《建高塔》课堂实录及反思.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03827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高塔》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高塔》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高塔》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高塔》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高塔》课堂实录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高塔》课堂实录及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09年4月1日至3日参加荆州市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建高塔课堂实录及反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材料独立地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应用知识和经验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剪刀、电风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四支建筑队,你们向大家推荐一下自己好吗?”组甲:我是梦翔队,梦翔!梦翔!我心飞翔,小组最强,畅游梦想!耶!组乙:我是奇胜队,奇胜,奇胜,出奇制胜

2、!耶!(师放课件)大屏幕显示:左边的是输电铁塔,中间的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右边的是通讯铁塔。师:这些高大的铁塔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生1:风力。生2:它们自身的重力。生3:雷击。生4:风的阻力。生5:拉力。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结构,是哪些特点使高塔不容易倒?生1:三角形结构。生2:框架式结构。生3:多边形结构。生4:上轻下重。生5:上小下大。生6:里面是空的。师:你还有哪些猜想?将你的猜想填在记录单的猜想栏中,写的时候要简洁、明了、能够分若干条。(学生讨论猜想塔不容易倒的原因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二、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师:为了证实你们的猜想是否有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建一座高

3、塔”。(板书:建高塔)师:在建塔之前我们先实行一个小实验。大屏幕显示:1、塑料瓶怎么放塑料瓶最容易倒?(学生上台演示:一学生把塑料瓶倒立。)大屏幕显示:2、塑料瓶怎么放塑料瓶不容易倒?(学生上台演示:一学生把塑料瓶平放,并在里面放一些沙。)大屏幕显示:3、怎么放,塑料瓶最不容易倒?(学生上台演示:一学生把塑料瓶平放,在里面放一些水,在塑料瓶的周围放一些沙。)师:你为什么这样放?生1:在塑料瓶里放一些沙。因为上面轻下面重些。生2:在塑料瓶的周围放一些沙。因为能够固定。师:同学们,有谁说说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倒的实例吗?生1:大树。生2:房子。(教师放课件)大屏幕显示:(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倒的实例的图片

4、。)三、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及高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师:现在我们一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开始制作属于我们自己的高塔吧!。(教师放课件)大屏幕显示:1、讨论设计建高塔的方法。2、小组讨论: 选择哪些材料?要考虑材料的特点。用什么方法让高塔不易倒? 我们的高塔设计图。3、建塔要求:让我们的塔又高又稳。4、限时十分钟。师:我们建塔时要注意安全,同时会评出优秀的建塔队。各小组动手建塔。师:各小组都建完吗?生:建完了。师:下面,有请小小检测员上台。小小检测员上台说明检测高塔的标准:A、测量高度,哪组的塔最高?B、用斜倾纸板的方法检验哪组的高塔不容易倒C、用扇风的方法检验高塔的抗风水平。检测员到各建筑队去检测并

5、记录。记录员宣布结果。优秀建筑队汇报本队建高塔的方法。师:通过实验,你的结果与你的猜想相符吗?学生汇报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轻下重,上小下大,风阻小。(板书: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轻下重,上小下大,风阻小。)四、欣赏群塔,谈收获师:大家对自己的猜想与实践实行了充分的比较验证,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世界各地的塔。(点击课件)师:联系生活实际,与塔的结构相类似的有吗?生: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教学反思:建高塔这篇课文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框架铁塔稳定不倒的形状结构特点,从而能够理解所有物体的稳定性特点。通过本课的教学,现在回头想想,我这节课可取的地方有以

6、下几点:创设情境,导入主题。我把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四个建筑队,并让各小组介绍自己,简单的自我推荐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明确了我们今天探究的主题。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在小组制作高塔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讨论制作方法并设计高塔图,再让学生选择材料动手制作。同学们在制作的时候非常乐意,也非常开心。学生的评价公正、公平。在各队建完高塔后,我让四位学生当小小检测员,让他们对各队从塔的高度、稳定、抗风阻三个方面评出优秀建筑队和最有创新建筑队。当然,本节课也存有不足之处,例如:有些问题还要精心设计;学生制作高塔的时间还不充足等。点评:很明显,这节课是老师通过吃透教材精心加工的,老师与同学关系的处理非常到位,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我认为有以下亮点:一是教学思路严谨;二是情境导入非常精彩,四支建筑队简单的自我推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检测员对各队的评价较客观、公正;四是学生建高塔的过程中,分工明确,制作氛围浓。五是学生明确了框架式结构的塔和实物塔的不同,如:各建筑队都用剪刀把塑料瓶剪了小洞,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圆形的,有创新意识。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问题的提出还要精心设计;语言还要精练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