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计划模板.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07731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计划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计划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计划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计划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计划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计划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计划模板.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一生物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计划模板书中自有黄金屋,学习是快乐的,下文是由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计划模板,欢迎大家参考阅读。一、教学设计思路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研究探讨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满足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生物圈”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课下收集有关生物圈的资料,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多渠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

2、与交流、思考与辨析、创新与实践的能力,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二、教材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这里的家,运用得比较贴切、形象,让学生知道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培养学生爱护生物圈的情感。情感对人的影响是感性的,知识影响是理性的,理性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所以情感培养应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弄第 1页清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才能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所以“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以及“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应该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而“生物圈的范围”涉及到

3、地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收集有关生物圈各方面的资料,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刚开展探究活动,能力尚未形成,因此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2.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四、教学策略对“生物圈范围”的学习,组织学生对生物圈的层次结构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弄清楚地球上的哪些地第 2页方有生物,

4、然后 到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一整体。“生物圈 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本 的重点, “家”的含 很重要。通 教科 上的 6 幅 片,再 合 前 生收集到的一些 片,引 学生 比、分析,培养学生分析 的能力、 料的 理能力。然后 行 和 , 同生物圈 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目前人 只有生物圈一个家,我 它, 而 学生 行情感教育。五、教学 程 后反思 霍姆林斯基 :“如果教 不想 法使学生 生情 高昂和智力振 的内心状 ,就急于 授知 ,那么 种知 只能使学生 生冷漠的 度,而使不 情感的 力 来疲 ”。所以上 伊始,教 有意 地 学生 和所学内容相关的生 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 着

5、 烈的学 的欲望 入角色。生物圈 开始,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 件,并用激情豪 的 言引起学生注意:同学 ,在浩瀚无垠的星空中,有一个 、 、白相称 成美 案的地球, 浮在茫茫的宇宙中,孕育着无数的生命,包括人 在内的所有生物都在 里繁衍、生息 是一个充 生机勃勃的世界 ! 下面就 我 共同欣 美 的地球吧 ! 于是,一幅美 的太空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容易激活学生的 第 3页点,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情境。然后,提问学生:观看了美丽的地球风景,你们认为生物应该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 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吗 ?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探知生物圈的范围创设了良好的开端。把舞台留给学生,变被动为主

6、动,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通过“角色扮演”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自我展示的机会,并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成功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气氛中主动获取知识。众所周知,信息能力是 21 世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信息能力就是实现搜集信息与课程整合,即:知识不是教师灌输进去的,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探索、自我构建而获得的。所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物圈及各大星球的资料,组织学生课上讨论、整理分析资料,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并通过我的引导答疑,最终弄清动植物生存都需要营养物

7、质、阳光、空气、水等,认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从中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学会科学的方法与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观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可见想象力能锤炼学生第 4页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对造就具有独特见解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为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让它飞得更快、更高、更远。比如学生在角色扮演结束时,我提出了一个超越性的问题:我们人类主要生活在哪一个圈层 ?学生回答:岩石圈。然后接着问:人类的活动仅仅局限于岩石圈吗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到大气圈

8、或水圈中呢 ?学生踊跃回答:我们可以乘宇宙飞船到大气圈,坐潜水艇到水圈。我对学生给予了及时的评价,让他们有一种兴奋和喜悦。然后接着说:可以看出,人类可以借助自己的智慧突破自然的限制。请同学们继续想象,人类是否可以移居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呢 ?学生虽然众说纷纭,见解不一,但是从课堂的气氛中足以看出他们积极主动、乐于参与,经过学生相互点评后我总结道:人的智慧虽然伟大,但是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物圈,那么,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都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呢 ?解惑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下一个问题。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有效的教学能唤起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思维,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彰显独立的人格,弘扬主体性。所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职责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应更多地激励思考,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解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一个接纳、支持与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第 5页起分享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现在是不是感觉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总结的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计划模板很有用呢?感谢大家的阅读。第 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