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争吵 (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18369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争吵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8争吵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8争吵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8争吵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8争吵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争吵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争吵 (2).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8 争吵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2、学习生字词。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准备:抄有重点句段的小黑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词。3、学习课文14自然段。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但是,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争吵,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样做的?【设计意图: 新课伊始,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与课文的宗旨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读顺。(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辅导。 2、集体反馈。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3、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1)请八名同学合作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其他同学做评委,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内容。4、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合作读课文,使学生体现到团结合作的快乐;

3、让学生做评委中,享受成功的快乐。整个过程,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三、 再读课文,深化感知。1、大家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发生争吵了吗?2、自由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争吵的原因的?3、小黑板出示句子:“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我”真的不嫉妒克莱谛吗?(板书:嫉妒)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4、指导学生读课文14自然段。5、小黑板出示句子:“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6、读了这句话,你找到原因了吗?(他得了奖和他的微笑)7、像这样自己得不到,别人却得到了,心里不平衡,看不起别人,这样的心理就是嫉妒的心理。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过这样的心

4、理吗?谁来说说看。8、再指名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感情。9、“我”产生嫉妒心理后是怎样做的?(板书:报复)10、小黑板出示句子:“你这是故意的!”指导朗读:“我”的报复使克莱谛很恼怒,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呀?指名读读这句话。11、小组讨论:你认为他们之间产生这种嫉妒心理好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克莱谛,你会怎样解决?说说你的看法。1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嫉妒者常常自寻烦恼,过度的嫉妒往往会失去你身边的朋友,严重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13、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体会人物的心理,注意读出感情。【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什么是嫉妒;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小组

5、讨论,深入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为下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 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 认读要写的字。2、争当写字小老师:哪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3、各自抄写。【 设计意图 :学习书写的过程,不但是一个巩固识字的过程,还是一个体会汉字文化的过程,所以要重视学生书写的指导和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欣赏汉字的优美。】五、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争吵的原因,认识了嫉妒的危害性,懂得了生活中如何面对嫉妒者的方法,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克服嫉妒心理,做一个宽容大量的好孩子。请同学们课后再认真地朗读课文,想一想:争吵后,他们各自的心理怎样?我们下节课继续

6、学习。【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学生在课后需要对下文进行认真地阅读和思考,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 看拼音,写词语。fn n chng rn hujing hu hu( ) ( ) ( ) ( )bi i d j b jng z m ( ) ( ) ( ) ( )二、 比一比,再组词。悔( ) 愤( ) 竟( ) 拨( ) 诲( ) 喷( ) 竞( ) 拔( )三、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嫉妒( ) 防御( ) 缘故( ) 诚心诚意(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学的

7、生字新词【设计意图:知识的掌握,需要反复地练习巩固,对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二、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一)体会作者后悔的心理变化。1、 默读课文,想一想争吵后,他们各自的心理怎样?找出相应的自然段。2、 “我”为什么后悔?(板书:后悔)3、 小黑板出示:“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指导学生找出能体现克莱谛是个好人的语句。4、 指导朗读,重读“好”“绝”。5、 此时此刻,作者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承认错误了吗?6、 在平时的生活中,当你发现自己做错事时,你有勇气向他人承认错误吗?7、 指导朗读58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后悔而又矛盾的心理。8、 教师小结:以上段

8、落,作者抓住细致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把自己的矛盾的心理写得非常生动,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手法。(二)演读课文,体会宽容。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913自然段,要求学生读出感情,面带着微笑,由此引出“微笑”。2、小黑板出示:(1)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2)、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比较一下:为什么第一个“微笑”制造了矛盾,而第二个“微笑”又解决了矛盾呢?引导学生重读14自然段,让学生体会这是善意的微笑。3、从“再也不了!再也不了!”你体会到什么?4、分角色朗读,深化感悟。5、小结: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我们才能团结友爱,相互

9、宽容,和谐共处,老师希望你们在学习生活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通过朗读,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说说看。【设计意图 :在以上的设计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产生同感,使学生受到教育;表演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又是潜移默化理解词句的好途径。通过两次的演读,让学生深化感悟。】三、 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意,感悟明理1、 父亲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说的?2、 小黑板出示:“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3、 用直线画出父亲说的话,再读一读。4、 想想这些话蕴含着几层意思?(1、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2、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也不能还手,防御

10、就行了;3、要认识到错误,要知道辨别是非;4、要勇于承认错误,请求别人原谅。)作者的所作所为,表现在那些地方?同桌之间互相说说。5、 读了这些话,你有什么体会?【设计意图: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这样,学生对课文的教育意义有了更深的感悟。】四、 拓展延伸小组讨论: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的什么?1、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五、 总结全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做一个人见人夸的好学生。【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板书设计:18 争 吵 嫉妒报复争吵后悔和好 宽容 团结友爱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一、 课文内容我知道。争吵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 )而发生争吵的事,具体讲了“我”所受到的教育。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因为( )。二、 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2、( )他们笨,( )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3、( )在校内或校外,我们( )应讲礼貌。三、我要把爸爸的话抄下来,记在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