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20245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酸的和甜的是 2019 年 10 月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苏弘。 不妨看看人教版二年级上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是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狸吃不到葡萄说是酸的,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只有小猴子敢于亲自尝试。”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的道理。二、教学理念:本文属于连环画故事,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续的插图阅读课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内容。通过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 动作,想像他们的语言, 揣磨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达到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2、。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朗读、分角色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读演,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第 1页四、教学重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把课文读正确、 流利,要有感情,读中感悟,明白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五、课前准备课文插图,一杯醋,一杯糖水,头饰。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激情引趣。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小马面对小松鼠和老黄牛的劝告是如何做的呢?(亲自尝试)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请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味道?(请两名小朋友上来品尝)引出“酸”和

3、“甜”。看来,只有亲自尝试,才能知道真相。今天,老师带来一大串葡萄,不知是甜的还是酸的,请小动物来说说,好不好?(贴葡萄)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故事和游戏导入,以轻松、活泼的语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课堂。 )二、浏览课文,了解大意。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中有几个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2、再读课文,图文对照,学习“狐第 2页狸”“猴”“兔”“串”“告诉”“颗”等生字,并介绍识字方法。(设计意图: 图文结合, 相互对照, 有助于学生对生字、字意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三、

4、图文对照,再读感悟。课文的插图是一幅连环画,你喜欢哪幅图,就把课文描写它的段落好好读一读,遇到好的句子就把它划下来,想想为什么好?(设计意图:把个性化的学习放在重点讲解之前,让学生更能自主地去探究,发挥自学的作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四、全班交流,重点品读。1、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它心里回怎么想?于是它怎么说?如何读好这句话?(学生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读。)2、小松鼠和小兔子心里怎么想?为什么哪样想?(如何读好这些话?)学生小组赛读,互评互议。3、小猴子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

5、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第 3页比较:小猴子望望架上的葡萄,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上面两句话,哪一句好?为什么好?“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有迫不及待的时候吗?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文本的语言,读。教师紧扣“迫不及待”这一词,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指导了朗读,更重要的是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迫不及待”一词。)4、分角色读第5、 6 自然段。读了小猴子、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对话,你有哪些想法呢?(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尝过葡萄,都是听狐狸说葡萄是酸的。)那么,小兔子和小松鼠尝了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呢?(甜的)让我们

6、甜甜地读这一段。5、学生美美地读第7 自然段。6、读读想想。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想想:你能把原因告诉他们吗?第 4页7、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狐狸的狡猾、心胸狭窄;猴子的聪明、活泼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单纯。)四、情景再现,课文表演。送头饰,再现课文内容。(设计意图:课文的再现,不仅是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际能力,表演能力等综合能力)五、感悟升华,课文延伸。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会对故事里的小动物说什么呢?那么我们就动手写几句话吧!(设计意图:这种开放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去写,想必更会异彩纷呈。)第 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