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doc8页).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29618 上传时间:2021-0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某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doc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某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doc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某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doc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某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doc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某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doc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某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doc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某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doc8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叶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户籍制度的放宽,我村有许多农民外出进城务工, 劳务输出成了农民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了他们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大人进城务工了, 可孩子仍然留在农村,他们的现状令人担忧, 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一、基本情况农村“留守儿童” 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长期外出进城务工,而孩子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二、监护方式根据农村世代相传的习惯, 对孩子的看护及教育, 主要由父母亲承担。现在,情况出现显著变化,为了生计,父母亲要出去务工,增加家庭的收入,狠心把孩子留在家里,交给

2、其他人进行监护。根据我村的情况来看,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第一种方式:隔代监护。主要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进行监护。这种监护方式主要集中在 0-5 周岁、6-10 周岁两个年龄段的孩子上。也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方式。第二种方式:上代亲戚监护。主要由孩子的叔叔、姑姑、舅舅、姨等进行监护。主要集中在 6-10 周岁年龄段的“留守儿童”身上。第三种方式:同辈监护。采取家中年龄较大的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的方法。主要集中在由 11-16 周岁年龄段的孩子负责照顾0-5 周岁、6-10 周岁年龄段的孩子。第四种方式:自我监护。俗话说得好: “

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就是自我监护的最好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 11-16 周岁年龄段的孩子身上。第五种方式:寄宿制全托。 就是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老师或信得过的其他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代管家长” ,这种监护方式,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且发展势头比较强劲。三、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父母外出务工后, 由于上面五种监护方式各自存在不同的利弊,导致农村“留守儿童” 在生存状况、 安全意识、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 10 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值得注意。1、生存状况的缺失。父母外出务工后,只是不定期地给孩子寄钱。孩子在家收到父母的汇款,由于年

4、龄小,缺乏计划性,有钱就毫无节制地乱花一通,没钱或少钱时就饱一顿饥一顿,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严重损害了身体的正常发育。这种现象在自我监护和寄宿制全托年龄段的孩子身上表现最为明显,几乎65以上的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现象。2、爱的缺失。父母双方和孩子长期不在一起,缺少沟通,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孩子自己作主,由于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大都表现出自私、偏执、冷漠的性格特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爱心、容忍心和正义感,甚至连中国最传统的“孝心”二字也不能理解。3、安全感的缺失。就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而言,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外出给孩子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安全威胁。由于农村

5、居住比较分散,孩子的自我防范能力弱、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被拐卖、意外伤害与意外死亡等问题时有发生。逃学、上网、早恋甚至违法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4、心理的缺失。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健康人格与美好心理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中 55.5的人表现为任性、 冷漠内向、孤独、对父母充满怨恨, 21.6的表现为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不愿与人交流等,18.3%的表现为盲目反抗、 逆反心理强等, 4.6%的表现为缺乏自信、 心理负担重等。5、思想品德的缺失。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的有效监护,其思想品德、行为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问题。调查发现,由于父母的外出,对子女思

6、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造成了许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出现真空。主要表现为: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缺乏正义感、爱心等。6、学习的缺失。父母外出务工后,直接影响到对孩子的学习辅导、监督、教育等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孩子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下降等。7、人生观、价值观的缺失。部分外出务工者由于对子女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生活照顾较少,产生负疚感,于是在金钱上、物质上尽可能地进行最大限度的补偿, 这种作法,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新“读书无用论” 、“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产生。部

7、分监护人对自律能力差的“留守儿童”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使他们纪律散漫, 道德品行较差, 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等。对这些“问题儿童”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棘手。8、世界观的缺失。父母外出务工后,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再加至政治上不成熟, 容易人云亦云,对世界的看法存在诸多偏颇。 如:不爱红装爱钱庄 (装)、游戏人生、盲目追星、虚荣心强、不顾实际盲目攀比,把赚钱、发财当作人生奋斗目标等。9、自信心的缺失。 部分农民工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国家对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不包分配, 辛辛苦苦送子女读书到头来还是打

8、工。因此, 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拿到初中毕业证上,其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受父母的影响,孩子无形当中便失去了自信心,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缺乏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10、人才的缺失。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兴则国家兴。农民工外出务工,虽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也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祖国的繁荣富强, 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劳动来实现的,如果中间缺失了一代人,那又会怎么样呢,大家不妨认真思考一下。四、几点探讨建议农村“留守儿童” 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与整个社会的

9、可持续发展。 同时,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行动上整体地把这个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必须做好“四个统筹”发展,切实做到“四个到位”,扎实做好“四个工程”,真正构筑起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一)切实做到“四个统筹”发展1、统筹发展城乡教育。 降低城镇中小学招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门槛,让农民工进城务工带着子女一同进城入学, 真正落实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2、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体系

10、。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医疗保障,解决老有所医的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如:目前农村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3、统筹发展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对有条件、自愿交纳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应该享有与城镇职工同等的权利,让广大农民老有所养。如:目前农村的计划生育奖励制度,真正让农村独生子女户或两女户的家庭得到了实惠,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同时,有条件的地方,低保对象应尽可能地惠及到广大农村。4、统筹发展农村教学点的合理覆盖范围。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除“两免一补”外,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使农村“留守儿童”全部在校寄宿,以便对农村“留守儿童”加强教育与集中管理。

11、(二)确实做到四个到位1、思想认识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行动的速度。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事,不仅老师和家长有责任,全社会都有责任,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作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 作为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并落实到行动上。2、感情基础到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还有个感情问题,一方面要有爱心,另一方面要有热心,真正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3、组织网络到位。做好农村“

12、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需要有完善的组织网络,学校、家庭、社会是三个重要环节,必须联成一体,充分发挥作用。4、制度保证到位。加强和改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是关键,一是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二是督促检查制度,从而保证教育的效果。(三)精心实施四大工程工程之一 :聘请德育校长,发挥主阵地作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必须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并聘请政治思想好、道德品质高、生活作风正、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社会威望、热心教育事业的“五老”人员和教师担任德育校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形式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观、价值观。工程之二 :办好

13、家长学校,突出家长的基础作用家庭的好坏与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和今后的人生将产生直接影响。开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教育,突出家长的基础作用。工程之三 :实施好“代管家长” ,突出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五老”、广大教师和全社会有爱心的人士的作用,实施好“代管家长”工作,让农村“留守儿童”感觉到: “父母不在家,学校是我家,老师就是我的父母” ,真正得到关爱。让代管家长情况摸准、代管称职、关爱彻底,真正筑起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另一道挡风墙。工程之四 :建好教育基地和活动中心,促进全面发展对农村“留守儿童” 的教育,必须要有阵地, 才能让他们在玩中有乐、乐中有得。一是抓好爱国主

14、义教育基地建设; 二是抓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三是创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为孩子们提供场所, 真正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文化的学校,培养情操的阵地,开展活动的场所,健康成长的乐园。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连一分钟都无法休息零碎的时间实在可以成就大事业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就越感到失时的痛苦得到时间,就是得到一切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时间就是一种财富时间一点一滴凋谢,犹如蜡烛漫漫燃尽我总是感觉到时间的巨轮在我背后奔驰,日益迫近夜晚给老人带来平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时间乃是万物中

15、最宝贵的东西,但如果浪费了,那就是最大的浪费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最大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新想法常常瞬息即逝,必须集中精力,牢记在心,及时捕获。每天早晨睁开眼睛,深吸一口气,给自己一个微笑,然后说:“在这美妙的一天,我又要获得多少知识啊!” 不要为这个世界而惊叹,要让这个世界为你而惊叹!如果说学习有捷径可走,那也一定是勤奋。学习犹如农民耕作,汗水滋润了种子,汗水浇灌了幼苗,没有人瞬间奉送给你一个丰收。藏书再多,倘若不读,只是一种癖好;读书再多,倘若不用,只能成为空谈。学习好似一片沃土,只要辛勤耕耘,定会有累累的硕果;如若懒于劳作,当别人跳起丰收之舞时,你已是后悔莫及了。不渴望能够一跃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够前进一步,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