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36368 上传时间:2021-0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七年级13册第一单元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课时:1课时授课教师:附城中学 贺雪东教材分析以艺术与科技完美的结合来进行发明创造,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虽然方向不同,但更兼具融合相通、互补的一面,从“盘古开天”的神话中,先民的第一声呐喊鉴定了动态艺术的存在,从原始时代敲打出的第一块石器工具开始,不仅揭开了人类的文明史,它既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一次造型艺术的创造与欣赏。考古材料证明,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祖先就开始用兽皮、兽骨、象牙、羽毛来装饰自己,尤其是新石器时期大量出现的彩陶,造型各异,在材料的选择、成型技术和艺术加工等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科技水平,如:大汉口出土的一件兽形器,整个彩陶造

2、型犹如一只仰首、竖耳、狂吠的动物(配图)动物的口就是倒水的瓶口,它的臂就是陶器的把手,设计非常精巧美观,又如马家窑出土的一件尖底瓶,瓶上四方连续的旋纹,给人一种流动的韵律感,尖底瓶的造型不但美观,上重下轻是为了便于倾斜汲水。春秋战国时代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而带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冶铁技术的进步,铁制的生产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中逐渐普及对于提高劳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工艺美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工艺,从铸造技术到艺术风格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铸造工艺由传统的渐铸发展出了蜡模、焊接、镶嵌等工艺,形制由传统的礼器向着生活日用器转化,纹

3、饰出摆脱了商周时代狞历森然的风格,神秘的宗教色彩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轻松自由的新风格,并出现了许多精美绝伦的青铜工艺器,如:曾侯乙编钟(配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编钟,整套编钟共65件,依大小不同分层排列,至今仍可演奏乐曲,它音律准确、音域宽广、音色优美,体现了古代高度发达的铸工艺和科技成就,每个编钟造型独特,以纹饰美化,多个编钟组成统一的整体,其中托举编钟的铜人全身彩绘,束带配剑,可见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工艺是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在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新成就。秦汉时期的长信宫灯(配图)造型别致,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宫女跪尘持灯,宫灯的烟气通过右臂进入持灯人头部、体内,烟灰贮留后

4、再排出,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灯座可转动,灯罩可启合,可调节烛光的亮度与方向是古代工艺和科技结合的典范。浑天仪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冶铸技巧、机械构造等多方面的科技与工艺高度发展的结晶。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发展的总趋势来看,秦汉时期是一个走向衰落的时期,中国青铜艺术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与战国时代相比,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无论在数量还是品类上都减少了,造成这种现象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它工艺门类的发展,如釉陶和漆器等工艺的发展,它们以其制作简便,质轻且表面光洁等特点优势,逐渐代替了部分青铜器,冶铁业的发展使铁工具逐渐代替了铜工具。唐三彩是烧制的一种低温铅彩釉陶器,当时的科学烧制技术促进出工艺水平的提高,宋朝

5、的赵州轿(配图)拱形的石桥符合了建筑力学的要求,也满足了人们视觉美感的需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现的平形透视是西方在视觉艺术中的巨大贡献,科学的透视原理的运用,加强了画面的立体效果,在二维空间中体现了三度空间。解剖学的出现,不仅成就大批的艺术家迈向一个新的艺术领域,也使医学,光学等科学得到了发展。由此可见,从石器、木器、陶器、青铜器到现代合金器皿,从埃及金字塔、万里长城、屹立如林的摩天大厦到遨游宇宙的空间飞行器,无不是古代造型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结晶,艺术美的规律影响着科学发展创造的规律,反之科技的进步发展也带动了艺术的发展,“科学需要艺术,艺术出需要科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否通过查阅

6、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等方式,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控究美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2、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同的原理。3、 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比较其不同的造型和装饰趣味。4、 进一步学习透视知识,提高空间表现能力。5、 能否结合所学透视知识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二、教学重点:欣赏具有庄重而阳刚的青铜器之美,了解古代艺术的发展脉络,由厚重的青铜工艺,打击音乐逐渐发展成轻而实用的冶铁工艺和轻快柔美的管弦音乐。三、教学难点:认识古代科技与艺术的关系。解决办法:1、古今对比,巧妙导入出示大量的中国古

7、代与科技有关的艺术品的图文资料,由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讨论编钟、鼎、长信宫灯、孔明灯、浑天仪、赵州桥、唐三彩等古代艺术的结晶与现代科技的某些联系。2、 范图导入,创立情境欣赏西方的有平行透视原理的绘画,及金字塔等建筑。组织讨论中、西方古代艺术的成就及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及中西方艺术的特质。3、 提问引导,激发思维教学方法:互动讨论式:1、 提出科幻艺术推进科学设计,使发明创造成为现实,还是先有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艺术产品的发展?2、 从思维科学角度看,先有科学的猜想才有形象的产生还是由形象本身总结出科学的结论?组织学生找论点,写出自己的观点,组织分小组进行争论从中体会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欣赏 展示表格,

8、明确欣赏程序讨论自由讨论,小组分工合作争论师生互动,讲评分析 写结论写出心得,归纳总结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前准备收集图片资料收集图片资料让学生在收集资料过程中认识科学的价值课堂导入古今对比,巧妙导入;范图导入,创立情境。使学生发现古代艺术的结晶与现代科技的某些联系。通过赏析图片轻松转入这节课知识的学习课堂发展1 解说:范图中的艺术品是如何与科技结合起来的。(展示范图)编钟、鼎、浑天仪、赵州桥等。2 让学生展示他们所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尝试说明艺术品的科技含量及其艺术特征。接下来老师予以补充说明或评点。3互动讨论:1、 提出科幻艺术推进科学设计,使发明创造成为现实,还是先有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艺术产品的发展?2、 从思维科学角度看,先有科学的猜想才有形象的产生还是由形象本身总结出科学的结论? 1 让学生理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条件和方式。2 让学生自由地表达个人的体会和观点3组织学生找论点,写出自己的观点,组织分小组进行争论从中体会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课程作业写一篇个人心得,于下一次上课的课前提交。(字数100以上)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