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38784 上传时间:2021-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学案学习目标:1 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 在读中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情感。3 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旷达胸襟。 学习重难点:1.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2.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一、自学交流,整体感知1. 本文作者是 , 朝人,字号 ,是唐宋“ ”之一。与父亲弟弟并称“ ”。他的词雄 浑豪迈,是宋代“”词派的代表。你还学过他的哪些诗词? 2. 搜集本文的背景资料,写在下面课上交流3. 听读课文,正字音,强节奏,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范读放声自读检查生字齐

2、声读欣然( ) 遂( ) 寝( ) 藻荇( )( )概括内容: 二、小组合作,疏通文意1解释加点的词语(1)欣然起行( ) (2)遂至承天寺( )(3)水中藻荇交横( ) (4)盖竹柏影也( )(5)相与步与中庭(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结合课文注解,翻译课文(1)相与步于中庭(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1作者夜游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去一去,品修辞;添一添,品意境)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4怎样理解文中的“闲”字?四、拓展延伸

3、,小结反思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其实始终都是在写人,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此刻,面队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五、达标检测,巩固提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月色入户( )(2)念无与乐者(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 _(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 _3.默写填空文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 ,用的修辞方法是 ,点明了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七、作业设计 1.默写背诵这篇短文 2.完成本课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