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硫酸高一化学教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52033 上传时间:2021-0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硫酸高一化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硫酸高一化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硫酸高一化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硫酸高一化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硫酸高一化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硫酸高一化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硫酸高一化学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硫酸 _高一化学教案第三节硫酸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硫酸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两部分。硫酸是在初中学过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讨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硫酸的用途。浓硫酸的特性主要介绍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中特别强调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不同,通过实验对浓硫酸的还原产物进行有效检验。在介绍硫酸的用途时,教给学生读图方法,认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在已有的离子反应、稀硫酸检验及氯离子检验知识为基础,学会硫酸根离子检验的一般原理及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性质;2使学生了解硫酸的用途;3使学生掌握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重点

2、:浓硫酸的性质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教学难点:浓硫酸的氧化性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述法、比较发现法、例举法教学用具:实验用品课型:新课课时:2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新课的准备:复习稀硫酸的性质,指出具有硫酸的一切通性。引出课题。新课进行:第三节硫酸一、硫酸比较:纯硫酸、浓硫酸、稀硫酸发现:纯硫酸中只有硫酸分子, 浓硫酸中为水合硫酸分子, 稀硫酸中有氢离子及硫酸根离子。(重点学习浓硫酸)1、纯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沸点为338,高沸点难挥发性。说明:浓硫酸的稀释方法。2、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硫酸的吸水性三种形式: 与水任意比例混溶, 溶于

3、水剧烈放热; 吸收气体中水蒸气 干燥剂,不能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与结晶水合物反应。【实验】浓硫酸与胆矾反应,由胆矾蓝色变为红色说明吸水性。硫酸的脱水性 炭化(变黑)【实验 6-3】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实验 6-4】蔗糖(加几滴水)中加入浓硫酸。结论:这几种有机物均变黑,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调: C12H22O11 12C 11H2O ;吸水性与脱水性的根本区别;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沾上皮肤如何处理?硫酸的强氧化性说明:稀硫酸与铜、木炭均不反应,与浓硫酸反应不反应呢?【实验 6-5】浓硫酸与铜反应,要求学生注意反应现象,分析反应产物存在的依据。化学方程式:

4、Cu 2H2SO4=CuSO4 SO2 2H2O强调:硫酸所起的作用(氧化剂与酸的作用)。叙述:浓硫酸也与木炭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CO2 2SO22H2O强调:钝化现象及有关应用(分别举Al 、 Fe、 Pt、 Au ,说明不同) 。3、浓硫酸的用途,指导学生读135 页图示,说明硫酸的用途。新课的延伸:1、足量的铜与 50ml18mol/L 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反应停止后,被还原的硫酸为( A ) 0.45mol ( B) o.45 0.9mol ( C) 0.9mol (D ) 0.45mol 2、设计一个实验,检验碳与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的方法。教学小结:浓硫酸具有高

5、沸点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作业: P137 二、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新课的准备:1、回答:浓硫酸的特性:高沸点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比较吸水性与脱水性的不同?2、浓硫酸与铜反应时,起氧化剂与酸作用的硫酸物质的量比为多少?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3、浓硫酸与碳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4、提问:检验Cl 方法。新课进行: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设问:硫酸与硫酸盐溶于水时都会产生硫酸根离子,这个反应来检验硫酸根离子呢?【实验 6-6】要求学生注意比较实验现象?稀硫酸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三支试管Na2SO4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Na2CO3白色沉淀沉淀溶解与

6、钡离子可以发生反应,能否利用按课本要求,填写表6-2加入 BaCl2 溶液加入盐酸或稀硝酸稀硫酸现象化学方程式Na2SO4现象化学方程式Na2CO3现象化学方程式强调: BaSO4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检验 SO42的方法,可溶性钡盐稀盐酸或稀硫酸。化学反应方程式:H2SO4 BaCl2= BaSO4 2HClNa2SO4 BaCl2= BaSO4 2NaClNaa2CO3 BaCl2= BaCO3 2NaClBaCO3 2HCl= BaCl2 CO2 H2O说明:实验室通常用先酸化再加入可溶性钡盐的方法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讨论题:如何用实验方法鉴别 NaCl 、 Na2SO4、 NaN

7、O3 与 Na2CO3 溶液?介绍选学内容:硫酸钙CaSO42H2O 2CaSO4 H2O ,石膏绷带、调节水泥凝固时间;硫酸钡不溶于水、不溶于酸、不被X 射线穿透, “钡餐 ”、白色颜料。新课的延伸: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有以下多种选择,哪些是可行的?稀硝酸硝酸钡溶液稀盐酸硝酸钡溶液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硝酸钡溶液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稀盐酸教学小结:硫酸根离子检验的一般方法;硫酸根离子检验的化学原理。作业: P137一、课堂巩固三、四作业课后小结: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

8、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教学过程: 引言 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 第二节离子反应 设问 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

9、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练习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HCl 气体、Ca(OH)2固体、 KNO3固体、CO2 、Hg、NH3、KOH溶液、金刚石、石墨、蔗糖、酒精、硫、铝由上答案分析出非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学生讨论出答案后,师生共同小结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 (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

10、融状态下。如:碳酸钙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如:CO2、SO2 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 、H2SO3 能导电,所以CO2、 SO2 不是电解质。( 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 BaSO4、AgCl 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测不出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 5)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 设问 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 板书 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

11、因(引到学生回忆初中所讲的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能导电的原因) 学生分析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 设问 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 P14 实验 1-1让学生观察,讨论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板书 2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学生阅读 教材的相关内容 分析总结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多少(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当溶液

12、的体积、浓度以及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 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 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单位体积内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从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在水中溶解时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 2 3 下一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AZ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2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和常识。3理解电子云的描述和本质。4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类比推理

13、能力。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原子为什么显电中性? 板书 一、原子核1。原子结构质子:1.6726 10-27kg原子核原子中子:1.6748 10-27kg电子:1.6726 10-27kg/1836注意:核电荷数=质子数 =电子数近似原子量 =质子数 +中子数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原子质量的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决定原子种类的是:1.6726 10-27kg1.66 10-27kg2质量数质子的相对质量 =1.007 11 2 3 4

14、5 6 7 8 9 10下一页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2、初步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能力。(三)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激发创造意识, 培养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重点与难点: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教学方法:设疑、讨论、讲解、练习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特征是什么?2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出化合价变化,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PCl3 Cl2 PCl5 Ca(ClO )2 C

15、O2 H2O CaCO3 2HClO3Cu8HNO3 (稀) 3Cu(NO3 ) 22NO 4H2O AgNO3 HCl AgCl HNO33用双线桥标出电子得失,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哪种物质被氧化,哪种物质被还原? 2Na Cl2 2NaCl MnO2 4HCl MnCl2 Cl2 2H2O Cl2 H2O HCl HclO 2H2S SO23S 2H2O 板书 四、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建议稍作拓展)1、 常见的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O2、 Cl2 、 Br2 等;(2)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3 、 CuCl2 等(3)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

16、H2SO4 、HNO3 、 KMnO4 、MnO2 等。2、 常见的还原剂:(1)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 K 、 Ca、Na 、Al 、 Mg 、 Zn 等;(2)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2 等;(3)某些非金属单质: C、 H2 等;(4)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 、 H2S、 KI 等。3、在可变元素的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如:Cl2、S、SO2、H2SO3 等;学习中应注意: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要以实际反应为依据,是相对而言的, 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 可以作还原剂, 也可以作氧化剂。 因此对规律性的知识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死记硬背, 灵活掌握知识, 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4、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1)依据元素化合价判断1 2 3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