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第五章管道综合)PPT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54495 上传时间:2021-02-27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地设计(第五章管道综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场地设计(第五章管道综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场地设计(第五章管道综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场地设计(第五章管道综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场地设计(第五章管道综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地设计(第五章管道综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设计(第五章管道综合)PPT课件.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场地设计,主讲人:,2,第五章 管道综合,知识要点:1:管道(或管沟)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距离2:地下管线的水平敷设顺序3:电力及电信电缆的平面布置原则4:管线密集处的断面图5:地下管线覆土深度的规定6:地下管线的垂直敷设顺序7:地下管道交叉的净距要求8:主要交叉点上下管线的标高或间距9:管沟的埋设深度10:不宜敷设在同一管沟中的管线,3,第一节 基本知识,一、管线分类 管线种类: 电力:高压电缆、低压电缆和路灯 电信:电话、有线电视、网络 燃气 热力(供暖) 给水:生活给水、热水、消防给水 排水:污废水、雨水 二、有关技术术语 、管线水平净距离水平方向敷设的相邻管线外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

2、管线垂直净距离两个管线上下交叉敷设时,从上面管线外壁最低点到下面管线外壁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管线埋设深度: 雨水管(或污水管)从地面到管底内壁的距离,即地面标高减去管底标高,4,5,热力管和燃气管从地面到管道中心(或管道顶面)的距离 4、管线覆土深度地面到管顶(外壁)的距离 5、冰冻线土壤冰冻层的深度 6、管线高度地面到地面管线和架空管线管底(外壁)的距离 7、压力管线管道内的介质由外部施工压力使其流动的工程管线(给水管、燃气管,管线可以弯曲) 8、重力自流管线介质向低处流动的重力作用特性而预先设置流动方向的工程管线(污水管和雨水管,管线不能弯曲) 三、管线综合 1、与市政管线的衔接 2、

3、平面综合 3、竖向综合 四、图例 在管线图例中,通常表示的是地下管线的中心线、管沟的中心线或支架的中心线,且线性用中粗线,并在适当位置表示管线名称。,6,第二节 规范规定,一、管道密集处管线的排序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1、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有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2、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为: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10KV电力电缆、大于10KV电力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 2003 二、管线避让

4、原则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1、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 2、小管线避让大管线 3、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 4、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7,三、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8,四、地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距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五、地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

5、范(GB5028998) 六、地下管线时的最小覆土深度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 2003 七、埋深大于建(构)筑物基础的工程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 八、管线与绿化树种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九、电力电缆与电信电缆的特殊要求 电力电缆与电信管、缆宜远离,并按照电力电缆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电信电缆在道路的西侧或北侧的原则布置。,9,十、综合管沟 综合管沟内宜敷设:电信电缆、低压配电电缆管线、给水管线、热力管线、污雨水排水管线。 十一、管线布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工程管线宜在地下敷设,在地上架空敷

6、设的工程管线及工程管线在地上设置的设施,必须满足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不得妨碍普通车辆、行人的正常活动,并应防止对建筑物、景观的不利影响。 2、与市政管线的衔接的工程管线,其平面位置和竖向标高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 3、工程管线的敷设不应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并应防止工程管线受腐蚀、沉陷、振动、荷载的影响和损坏。 4、工程管线应根据其不同特性和要求综合布置。 5、地下工程管线的走向宜与道路或建筑主体相平行或垂直;工程管线应从建筑物向道路方向有浅至深敷设;工程管线布置应短捷,减少转弯;管线与管线、管线与道路应减少交叉。 6、与道路平行的工程管线不宜设与车行道下,当确有需要时,可将埋深较大,翻修较少的工程管线布置在车行道下。,10,小 结: 知识要点:10个管道(管沟)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距离、地下管线的水平敷设顺序、电力及电信电缆的平面布置原则、管线密集处的断面图、地下管线覆土深度的规定、地下管线的垂直敷设顺序、地下管道交叉的净距要求、主要交叉点上下管线的标高或间距、管沟的埋设深度、不宜敷设在同一管沟中的管线。 熟记数据:4类 地下管线水平排序:电力或电信、燃气、热力、给水、雨水、污水 地下管线垂直排序:电信、热力、电力、燃气、给水、雨水、污水 电力管线位置:道路东、南侧 电信管线位置:道路西、北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