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四大深层次问题待破解.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947484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信息化四大深层次问题待破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院信息化四大深层次问题待破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院信息化四大深层次问题待破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信息化四大深层次问题待破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信息化四大深层次问题待破解.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医院信息化四大深层次问题待破解 医院信息化越深入,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显现。重视规划与选型原则,甚至考虑引入第三方咨询服务,是医院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最近数年,医院信息化进程明显加速。越来越多的医院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医 院信息化建设中。不过,在这波医院数字化风潮中,不少医院深层次问题也开始日益显现,并直接表现为IT系统成功率低、应用层次低、安全性差、病人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均未得到明显改善等问题,医院数字化成效与前景并非一片乐观。 四大问题 这些深层次问题归纳有四。 问题之一:应用面窄。 目前,不少医院虽然建成了医院信息系统,但系统的应用范围普遍有限,基本还是局限在门诊和住院收费等

2、应用,甚至就是用计算机取代算盘和计算器。有些医院虽然也实施了门诊或临床医生站,但医生仅是用来开开处方或医嘱,看不到像检验结果、检查报告和医学影像等诊疗信息,系统远未得到充分利用。真正对医院的医疗和决策有重大意义的PACS(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LIS(医学检验系统)、CIS(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和数据仓库等还没有得到普遍应用。 问题之二:漠视标准。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医院信息化在标准建设方面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如疾病和手术诊断等已普遍采用ICD-9或ICD-10国际标准,但医院卫生信息标准整体滞后于应用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医院信息系统是遵循HL7医疗信息标准的,医

3、院内部病人ID、各种诊疗和药品等代码均是自定义,病人在各个医院之间的就诊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共享。由于没有标准化接口以及诊疗和价格代码,医院为了实现与医保中心的信息交换,只好编制专门的接口软件,一个收费项目往往要对应不同医保中心、不同医保类别的10多个收费项目。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不仅直接增加了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成本,更进一步阻碍了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问题之三:欠缺规划。 有些医院对数字化建设也比较重视,购买了不少价格昂贵的设备,如高端服务器、交换机和海量存储设备等,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建成了门诊信息系统、住院信息系统、LIS甚至PACS等,但由于缺少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导致各系统不能有效融

4、合和集成,各系统独立运行,医院内部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沟通和利用。虽然医院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但系统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对于IT咨询服务的认识,医院目前还处于启蒙阶段。 多年来,医院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另一方面又苦于信息未能有效集成,无法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问题之四:信息闲置。 经过多年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不少医院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这些资源的利用率普遍不高。虽然医院信息系统也有像综合查询和医务统计等对信息利用的软件模块,但都是一些浅层次的利用,还不能做到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利用,从而对决策和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还鲜有医院开始应用数据仓库等智能技术。 同时

5、,医院的信息只能在医院内部得到利用,病人还不能通过像网站和短信等公共信息平台合法获取相关信息。为了得到检验结果,有时病人要往返多次才能得到,化验单丢失现象也时有发生。换言之,信息技术并未有效改善和提升病人的就医体验。 三点建议 基于多年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以及对业界的观察,笔者认为,当前医院信息化可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上述深层次问题。 1. 重视总体规划 要建好医院信息系统,做好总体规划是第一步,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 要做好规划,首先要确定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由于建设数字化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近期的需求和实现的可能性,制定分阶段

6、的实现目标和实施规划。实践证明,但凡数字化成效比较显著的医院,无一不是遵循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规律。 2. 把握选型原则 总体规划确定之后,关键在于做好软件的规划和选型。在实现以数字化医院为目标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软件规划和选型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成熟性原则。所谓成熟性原则,就是在进行软件规划和选型时,要坚持选择那些经多家医院长时间运行,并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医院信息系统。 适用性原则。所谓适用性原则,就是医院在进行规划和选型时,要选择那些能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实际需要的系统,其次才是资金和其他因素。目前,医院管理软件种类很多,比较成熟的软件也不少。但是,在选择医院信息系统时,一定要

7、坚持适用性原则。有些医院在选择软件时主要从节约成本考虑,而忽略系统的成熟度、稳定性和功能性,结果发现系统无法投入应用,实际上还是造成很大的浪费。也有些医院盲目追求高投入,花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引进国外软件,忽略了该系统是否与医院的管理思想、工作流程以及国内的实际情况(如医保接口等)相吻合,同样导致系统无法实施成功,造成更大的浪费。 标准化原则。所谓标准化原则,就是在进行软件规划和选型时,要坚持选择那些遵循标准接口的系统。如HIS、LIS应具备HL7等国际通用的医疗信息标准,PACS应遵循DICOM和HL7等标准。另一方面,在医院实施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各种项目的代码如疾病、药品和诊疗等代码,应采用

8、国际或国家统一的标准代码,甚至医院内部的病人ID号也应采用统一的代码(如身份证号码)等,以便信息能够方便地交换和共享。 集成性原则。集成性原则就是紧紧围绕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汲取各家所长,为我所用。数字化医院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开发和实施的难度非常大,通常依靠一家IT公司很难顺利完成,必须把多家各有特色的产品和功能集成在一起。 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就是医院在软件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数据一致性和高度共享的原则,避免产生内部信息孤岛。医院建立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一次性的数据采集,发挥多方面的管理效应,既能体现

9、医疗管理和经济管理的目的,又能及时反映各种管理运行状况,并使之规范化,而且还能利用信息网络系统不断改善和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及运行机制,解决管理难点和重点,满足频繁变化的医疗制度改革的需要,为管理者及时提供医疗数据及医疗动态。因此在进行软件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一致性原则,特别是在把多家有特色的产品集成在一起的时候更要坚持信息的一致性。 在坚持集成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过程中,集成性原则要服从一致性原则,有时为了系统的一致性要牺牲集成性。如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最初在全院实施“军字一号”工程,因此后来所有集成或开发的系统都没有离开“军字一号”工程这个基础,包括与IT公司合作开发的PACS也是完全基于

10、“军字一号”工程,与“军字一号”信息高度共享,其自行开发的门诊医生工作站与原有系统也是高度集成。 3. 引入咨询服务 医院毕竟是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为中心,数字化建设要为医院管理和临床提供服务的,因此,要求医院管理者花大量时间去掌握医院数字化建设的规律是不现实的。而大部分医院的IT人才也很匮乏,要求医院要有一个既懂信息系统、又熟悉医院管理和医疗流程的复合型CIO对大部分医院也是不切实际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独立于软件开发商且在业内比较权威的机构,帮助医院进行咨询和整体规划,无疑是提高医院数字化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咨询服务对医院来说并不陌生。现在很多医院都会请专门的设计机构进行院区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且逐步得到医院管理者的认可,医院的院区也建得越来越漂亮;但目前很少有医院请专门的咨询机构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规划和设计,这主要还是认识和观念上的问题。 其实,由于医院数字化建设越来越向临床应用深入发展,其建设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也越来越高,解决方案提供商也越来越多,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选择,医院往往无所适从。而独立的咨询服务机构可以根据医院的总体要求、管理模式和就医流程特点等,对数字化建设进行总体设计,进而帮助医院进行系统集成、选择供应商和产品。这样,医院虽然在咨询上花了一些费用,但可以避免很多弯路,提高实施的成功率,缩短实施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