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76451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课程标准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英语课程标准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英语课程标准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英语课程标准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英语课程标准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语课程标准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课程标准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英语课程标准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

2、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3.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4.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5.优化评价方式

3、,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三、设计思路1. 将英语课程目标设为九个级别。该设计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一到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目标要求。2. 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的基本要求。3. 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的要求。4. 六到九级

4、为普通高中要求。5. 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6. 八级和九级7. 三级课外预读量达到4万词以上,四级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0万词以上,五级要求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1、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

5、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 2、情感态度目标 是 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四、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

6、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五、 文化意识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六、教学建议: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和基本外语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营能力,3.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

7、习能力。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6.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1.根据所在地区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的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进行替换。3.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顺序做适当的调整。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以及具体进行实际情况的差异,教师还可以对教材做其他方面的调整。如何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

8、学习效率?1.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的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画图,模型、实物等传统媒体,。2.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等多种资源,提供充足的条件,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嗯哼空间。3.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注意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是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一使用儿童的认知特点。4.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例,丰富教学内容。如何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创造性的开展活动。2.英语课外活动应着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3.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

9、主性,尊重他们的策划和选择并给与恰当的引导和辅导,要关注活动的过程,如何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1.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专业知识包括英语语言基本知识,英语语法、词汇、语音、语篇等知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用英语实施课堂教学,阅读专业文献,参加学术交流,具有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2.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3.开展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七、评价建议1.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3.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4.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5.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学的过程。6

10、.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7.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8.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9.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八、英语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守以下原则:1.要依据本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2.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避免单纯考查语言知识。3.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4.要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况命题。5.要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果,杜绝繁、偏、旧的试题,要控制题量。6.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标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九、教材编写体现下列原则:1.思想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趣味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本标

11、准以学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十、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

12、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十一、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挂图、卡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等。 (一)教材编写原则 1、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 3、思想性则 4、趣味性原则 5、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 (二)教材使用建议 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 2、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3、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 4、调整教学顺序 5、调整教学方法6、总结教材使用情况十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2.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3.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4.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 十三、突出学生

13、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十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十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十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