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81288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前部,主要内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中的能量的传递流动及其带来的影响和效应。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前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呼应,又对后面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天气和气候等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铺垫的作用。大气的受热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能量传递过程,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所呈现的资源非常少,只有两段文字和一幅图。仅用教材的资源学生很难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要合理补充。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解释具体地理问题等。二、学情分析由于本节内容对于高一同学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2、,而且专业名词较多(如地面反射、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短波辐射等)这对于高一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所以不宜以平白直叙讲解的方式来教授。可以将复杂的过程分解为几个简单的过程分别图示讲解,这样同学们比较容易接受。又由于本节内容主要是比较抽象的空间能量传递的过程,所以用图示法和演示法来教授是很好的方式 。另外高一同学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可以用拟人或者比喻的方式来解释引导。如可以讲太阳、地球、大气比作小人,将能量的传递和吸收比作吃饭获得能量。另外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同学们对于新知识“看的着” 、“摸得到” 。三、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 1)学生通过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能画出大气受热过程示

3、意图。( 2)学生能说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受热过程之间的关系,明确地面才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3)学生能够利用本节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过程与方法 :( 1)利用图表法引导学生利用大气受热示意图等图表进行识图和绘图,培养学生图形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拟人、比喻等形象生动的讲解法,学生能从新的角度对地理事物进行从新认识和体会。( 3)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对于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同学们第 1页初步了解全球温室效应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环保、低碳意识。(

4、2)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生动形象学习,学生从探究和学习地理事物和现象中获得乐趣,陶冶豁达、积极的情操。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 1)大气受热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重点。( 2)由于与后面的热力环流等知识相呼应,故地球表面不同区域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的差异性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重点。( 3)明确地球表面是大气的主要和直接热源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重点。教学难点:( 1)由于高一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读图能力欠缺,故学生真正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空间环节是难点。( 2)由于本节内容牵涉到物理学知识,学生对能量的传递理解较吃力,故能量传递机理是难点。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结合PPT

5、演示和板书【导入 】假设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定为100%,而实际上最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却只有 47%,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板书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注意观察下面动画,思考问题:大气是如何受热的?【通过演示动画来得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以太阳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来到地球表面,其中这个过程中厚厚的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一部分被大气吸收掉,一部分被大气反射和散射。那么剩下的能量就被地面所吸收,地面就会增温,会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其中一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中,大部分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所吸收掉,这样大气就增温,大气就

6、受热了。一起来总结一下大气的受热过程:首先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层,将能量传递给地面,把这个过程形象的称为太阳暖大地;大地受热,一大地辐射的形式将能量第 2页传递给大气,把这个过程形象的称为大地暖大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而根本热源是太阳。大地在太阳辐射与大气之间充当了“中介”的角色。1、大气的削弱作用第一种作用:(1)大气的吸收作用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而能量比较集中的可见光,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第二种作用:(2)大气的反射作用特点:无选择性,只要有云层就会有反射,而且云层越厚,反射越强。生活实例:有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第三种作用:(3)大

7、气的散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有选择性,主要针对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较易被散射。生活实例: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现学现用: 生活中地理现象分析:1、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2、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大量CO2等温室气体,使气温升高?3、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早晨日出前东边天际已蒙蒙亮,傍晚日楼后天边仍有余晖,为什么?交通信号灯最显眼的用了什么颜色的?为什么?4、夏天我们穿衣服喜欢穿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冬天呢?【过渡】 大气受热以后,就会以大气辐射的方式向外辐射能量。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称为大气辐射;大部分射向地面,被地面吸收,与大气辐射方向相反,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将

8、白天地面散失的热量保存下来还给地面,称 为大气的保温作用。2、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能量,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因而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将地面辐射的热量又返还给地面, 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散失的热量。因此大气逆辐射又被称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现学现用: 生活中地理现象分析1 、多云夜晚气温比晴天夜晚高还是低,为什么?2 、深秋、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天还是阴天夜里?为什么?【课堂活动】画原理图比赛【课堂总结】 大气的受热过程我们可以用三句口诀来总结: 1、太阳暖大地; 2、大地暖大气; 3、大气还大地。课前提出的问题中,大气对

9、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损失。【板书设计】第 3页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升温大气逆辐射短波辐射长波 辐射长波 辐射穿透大气大气 吸收地面升温地面辐射地面保温1、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反射、吸收、散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教学反思】本教学过程设计充分利用问题探究与案例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 通过丰富鲜活的生产生活实际事例让学生亲身体会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让学生讨论、合作、读图、分析等方式,锻炼学生多方面的技能, 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 教师积极引导与课堂练习的及时反馈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知道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 有利于针对性的指导与提高。不过此节课的设计需要老师留出充足时间给学生, 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阅读、 分析、合作等方面技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并且学生的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不同,这就需要老师更好的发挥分层设疑,分层指导。第 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