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81490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之成为数学课堂的主旋律呢?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适合于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即自主、合作、反思教学模式,其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激发参与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竞争参与建构知识,能动参与拓展运用,创造参与反思归纳,提高参与。1、创设情境,激发参与。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时,我通过创设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从

2、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有力的基础。问题情境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跳起来主动摘果,教师要做学生探索求知的引发者。2、自主探究,积极参与。著名的教育家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实际行动。围绕问题情境,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在过程中开发了学生的智能,展示了学生的主体个性、创造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素质。这正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创新的重要环节,要求教师一定要耐心观察、等待,确保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质和量,起到此处无

3、声胜有声的效果。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出的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答的绝不暗示,正所谓好的老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而不是传授真理。有些课则可在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问题看书自学,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更富有挑战性,更能锻炼人的思维,因此不能只让学生做答,不让学生做问。事实上,人都有自主发展的本能,学生的一些灵活思维和创新有些可能是老师想不到的,要让学生自己以发现者、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卷入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3、合作交流,竞争参与。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

4、竞争的效果,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有助于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暴露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主体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能动地进行知识建构,有助于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建构知识,能动参与。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概括,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要鼓励学生个体能动地思维、特色地理解与加工,并把新知识纳入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找出新知识、新方法的难点、疑点、关键点、易错易混点,让学生能动地建构完整、清晰、正确的新知。5、拓展运用,创造参与。新知识的运用与拓展,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层次与序列,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与创新中体悟、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成功、感受解决问题进行创新的快乐。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你是如何想出来的?你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别的方法吗?哪个方法更好?为什么?并通过不断的评价激励,鼓舞学生创造性拓展运用,鼓舞学生走向成功。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评价方式为多鼓励、多维度的质性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