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课程纲要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84206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课程纲要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七单元课程纲要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课程纲要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课程纲要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期第七单元课程纲要科目名称三年级数学设计教师刘迅然日 期2013.11适应年级三总 课 时5课程类型基础课程学校新郑市外国语小学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

2、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课程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课程实施课时安排:1、认识几分之一1课时2、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1课时3、认识几分

3、之几1课时4、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1课时 5、1减去几分之几1课时 教学建议1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如单元主题图,通过学生喜爱的“游乐园”情境,出示五个与分数学习有关的小情境,来展示本单元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且后面一些例题的情境也是从主题图抽取出来的,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或者创设一些更加适合儿童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有关分数的知识

4、。2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给出分数的概念后,即刻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组织相应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3本单元可用5课时进行教学。评价(一)学习过程的评价学习过程评价采取课堂表现评价和作业过程性评价两种方法。针对课堂的评价采用节节评,周总结,月量化,期末进行总评的方式进

5、行操作,具体以评价表格为准,结合作业评价作为期末表彰的一个依据。(二)基础知识和数学素养评价评价方式多元化:纸笔测试、日常口头评价、实践操作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对于口算、笔算、解决问题、课堂提问等多采用表现性评价,利用班级文化版面,不仅有张贴、公示等形式,更注重开展活动:如口算比赛、笔算比赛、解决问题比赛、实践操作比赛等,以活动促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数学综合素养。1.口算与学生计算能力紧密相连,采用口算天天练的日常考察,并结合阶段性测试。评价方式为:口算接力赛,每节课前3分钟时间为口算练习时间,在全班搞口算接力赛。同桌限时口算比赛。通过视算和估算考察学生口算能力。2笔算笔算评价以日常作业、阶段性纸笔测试为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