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观察物体人教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88603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观察物体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观察物体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观察物体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观察物体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观察物体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观察物体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观察物体人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观察物体人教版课题内容:基于第一学段教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运用教材简析:教材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空间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学会观察和判断,体悟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事物,所得结果是不样的,注意引导学生判断不同结果与不同位置间对应关系, 积累观察经验, 发展空间观念。 共安排了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是从教室前后两面拍到的照片,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观察者的位置。第二道例题通过从前后左右四方位观察玩具猴,要求学生在实物与相应视图间建立联系。“想想做做”通过让学生在比,说,连中进一步积累观察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直观思考能力。学情分析:此

2、前学生已掌握左、右、前、后的知识,并有了二维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2. 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锻炼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学法设想: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第 1页比 判断,推 判断从而 出解决的方法。教学 程片断一:(一)从熟悉的情境出 ,有 次地 察 件出示:一只卡通胡 卜的横切面 :猜猜看,它可能是什么?生:太阳、 蛋、 干落日 鼓励孩子展开自由的想像,与此同 他 的 造力也得到了保 ,孩子 的回答有的竟极

3、富 意。 件:胡 卜的 旋 的 程。生:胡 卜!(出乎意料)。 此 安排学生熟悉的情境直入主 ,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 堂教学中,并 生 厚的 趣,意会到“不同位置 察到的同一物体” 果可能不一 。 : 什么同 的一个胡 卜 在一下子就看出来了?生 1:因 看的地方不同。生 2: 才看到的少, 在看到的多了。 生共同小 :同 的物体因 察到的位置(或 角度)不同得到的 果也不同, 我 就一起来 察物体(板 )(二)两个方位三个方位的 察1、 件出示教室前后的 片生判断 察者的位置,并表达判断理由。2、两方位三个方位第 2页 画汽 徐徐而来,三个小朋友 然而至。 :三个小朋友会看到什么呢?

4、一 ? 什么?生:小明会小 会小 会不一 再次体会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学生肯定的 气、流利的表达, 判断的理由也 述的很清晰,学 程真的不 是 的 程,更是一种能力与素 生成的 程。 (追 ):小朋友知道小 (右 面的)站在汽 的哪一面? 此 解决后面的左右两 而 除障碍,降低 度生 1:小 站在汽 的右面,因 我跟奶奶到姑姑家就坐 的 生 2:不 ,是左 ( 比划) 其 在 与 的交 中学生 所学知 的体 何其深刻!在群体当中,我 确 需要一些有个性而又善求异并因此而出 拔萃的人,教 正确引 使之成 群体前 的中流砥柱 , 并 大家 立一个 的目 :你真了不起!多 心的孩子!老 跟你握握手片

5、断二:从四方位 察,在 物与相 建立 系,提 判断方法。 :有位小客人早等不及了,小 出可 的小猴吧! 拿出小猴玩具。 :打个招呼吧!第 3页生摸摸猴子的小 蛋、小屁股、耳 其 ,孩子 早就想摸一摸了!安排 一 的确很有意 , 小猴四面形象的构建. 想象与表述都离不开它;再者,学生此 的注意力全在小猴身上,你不 他“全方位”地接触,他 根本就不会 真 行下面的活 。其次,摸一摸 些“特征”也暗含着分清 片的方法。 : 看,你坐在小猴的哪一面?看到的是哪一部分?生回答(略) 上眼睛想一想, 才看到的是? 先 察后 ,再想象, 是在考察学生 察的有效与否,同 也将活 充分 化 拿出号信封,生 自己

6、看到的 片 : 片 的小朋友站起来。( 有的小朋友站起后又被其他小朋友示意坐下,并有 内小朋友主 教 判断方法,看得出学生已自 地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探究解决 的方法)。 看得出,学生 前后两面很容易,左右两面 周折,尽管有 物在前面。不 很快就互相改正 来了。“ 正”才是知 真正形成的 程。 因 利 、 并相机指 生用 作 明生:我是拿着 片到小猴身上比一比的(大 70%的学生生用此方法)第 4页生:我是根据小猴左右耳 来判断的(有十多个学生 手 成) :抓特征解决 , 主意的确很好。生:我是看小猴 朝向我的左 ,而正好 片也是生 : :假 不 一 , ( 起手中 片)会 引 化方法。 生

7、位置重 片, 用方法。( 2)判断 面而来的 物左右面的 片,帮小叮当 照片,并 明判断依据。 此 用学生喜 的小 物穿插,以使学生本已疲倦的思 二次 ,从而以 极的情感投入学 ;知 面上,也是 学生所学知 的一种提升, 学生所学知 及空 想象力的 合考察 片断三:巩固深化, 化已形成的 知(一) 茶 1 画一画 拿出茶 放于桌中央,生自行 察。 取出 2 号信封,互相 一 ,画一画。 2 作品展,找找作品中相异点。 3 做 95 第 3 , 一 物 (二)出示 牛灯 片, 口述拍照片的要求,生 合适的拍 位置。第 5页(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已然形成。)教后效果分析学生能 100%很容易地判断前

8、后两面的图片, 并能流利地说出判断理由。说明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观察经验和空间观念。对于本课的难点:物体左右两面的图片,有 70%的同学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说理,说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总之,本节课无论从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的培养均已达到课始的目标,效果很好。教后反思:本节课我曾尝试直接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教师在讲台上用一个学具茶壶来讲解对于左右两个侧面如何分清,并引导学生明白“我”和“他们”对面时看到的同一个茶壶有何区别,明了观察结果与观察位置的对应关系。学生中的大多数也能找到实物图间的对应关系,并用由易到难的排除法进行斟选,甚至有的比小组合作交流和电教媒体参与的准

9、确率还高。)是这种授受式的根深蒂固?还是上面的课例不太科学?我分析了一下两种方法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方便,我们把借助多媒体和学生全程参与活动的课例称为 A,“授受”方式的称为 B。一、 A 课例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从两方位三方位四方位,从熟悉的教室场景到可爱的玩具,从易观察第 6页的小物体需要想象推理的大建筑,从可以直 看到一个 面的物体到两个 面都需想象的抽象 ,从 物 物 ,由浅入深, 化活 , 教材 行有效重 ,做到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内容 本,适当向外拓展延伸。二、在 知 程中,学生活 充分,小 合作, 生互 ,摸摸、看看、 、画画,学生全 全程参与知 的形成 程,活而

10、有趣亦有序。 堂真正成 学生活 的舞台, 情感、 度、价 得到培养, 知 系 有真 、身 其境的体 ,在活 的同 也 累了一定的 。在此 程中,学生的学 已由 的“授受” 程 一个主 感知、 悟和建构的 程,是一个融 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于一体的充 挑 、富于思考的 程。三、 霍姆林斯基 :当知 与 极的活 密 系在一起的 候,学 才能真正成 孩子 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故本 充分利用 教媒体的声、形、色及可操作的 物作 施教媒介,以“小客人拜 ”的情境 穿全 ,学生学得主 且生 。充分激 了学生参与的 情和比 ,表达的欲望。在“玩”中学、“ ”中学。A 所采用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本就是体

11、学生主体性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形成信息多向交流和反 的新型 堂教学 构的重要活 方式。本 注意在独立的基 上 学生的所第 7页得进行有效融合,每个学生都有事做,有信心说,避免了合作交流的形式化。总的来说,如果说B 课型的设计学生是在教师“说”数学中听数学看数学的话,A 课程则是学生在积极地做数学 用数学中玩生活中的数学。其实,数学活动课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活动,充分地体验和感受,这样才能对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慢慢渗透相应的数学知识,学生学得也较开心,课堂气氛亦相对融洽。可以说A 课型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为学生个性特长开辟了广阔天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意义。第 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