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7鱼游到了纸上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89426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7鱼游到了纸上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7鱼游到了纸上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7鱼游到了纸上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7鱼游到了纸上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7鱼游到了纸上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7鱼游到了纸上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7鱼游到了纸上人教新课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 4 个生字 , 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3、抓住描写青年看鱼、 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从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的品质。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课前准备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诵读开场,导入课题【集体诵读】雄心壮志

2、坚定不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持之以恒全力以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第 1页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师:刚才我们诵读的四字词语和格言警句都与人物品质有关,有些就来自昨天我们整体预习的第七组课文之中【链接我的阅读积累收藏夹 2】,这组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不管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身边的普通人,他们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品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27 课鱼游到了纸上,看老师板书课题。(师板书)齐读课题。(生齐读)二、检查预习,指导书写。师:昨

3、天老师批阅了大家的【阅读积累的收藏夹 1】,发现同学们书写都非常的认真,尤其是孙嘉怡、刘硕等同学写的字笔画规范,结构匀称,比较美观,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师:从远处看,这几位同学的书写卷面整洁,布局合理,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从近处看,笔画穿插有序,结构匀称,不仅规范还很美观。你看,孙嘉怡同学们写的“纸”字的“斜勾”运笔流畅,有力度。刘硕同学写的“港”字,舒展的“撇、捺”让整个字更添了几分俊俏。希望同学们今后的书写中,也要向这几位同学学习,既要注意整体上卷面整洁、布局合理,也要注意单个字的书写,笔画穿插要和谐有序,规范美观。师:但是,也有几个生字,同学们掌握的不是很好,主要集中在“港、融、徽”这三个

4、字上。我们再来学习一下。 “港”最后一部分的正确笔画是 【师用红笔原字修改】:第一笔横折;第二笔横;第三笔要把剩余的口堵死,这是一个单独的字,念巳。如果留有空缺就是已经的已了。师:“融”有个别同学出现错误,左下方框内有几条横?生: 1 条。师:看老师来写【师用红笔原字修改】。师:还有“徽”字,有的同学与微风的“微”混淆,我们来比较一下。【实物投影比较】“徽”字,中下方是“撇折撇折点, 竖钩点点”, 而“微”字是“撇, 横折提”,看看自己的书写,有没有这样的错误,请将自己出错的生字,在旁边的田字格中,再工工整整的写一遍。(生修改生字)师:课前让同学们通过查词典了解几个词语的意思,看看大家掌握得怎

5、样?【出示词语:泉白如玉】生:泉白如玉是指泉水像玉石一样晶莹清澈。师:这里的泉指的是玉泉(生答),是啊,这也是玉泉得名的原因。第 2页【出示词语:赏心悦目】生:赏心悦目是指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师:看到了什么景物让作者的心情如此愉悦呢?生:清澈的池水和自由自在的鱼儿。师:从文中找出这个句子读一读。(生自读)师: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出示词语:一丝不苟】生:一丝不苟是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师:“苟”是指什么?生:苟且,马虎。师:生活中我们经常在一些词语中见到这个字,你能说几个吗?生:苟延残喘苟且偷生生:不苟言笑【出示词语:融为一体】生:融为一体是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

6、,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师:文中是说什么和什么融为一体了?生:聋哑青年和游鱼融为一体了。师:谁将文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师:现在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一读这几个词语。(生齐读)三、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打开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鱼游到了纸上这个故事。自读提示第 3页(1) 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 边读边思考“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提问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简单交流对“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

7、新课。1 、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可我们昨天见到的鱼却可以在纸上游动,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板书课题)读题。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作者在玉泉游玩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看鱼看得非常专心,画鱼画得活灵活现。)板书:看鱼画鱼二、品“画鱼”感受“鱼游到了纸上”。1、师:看来你把上节课的知识学到了心里去了,老师为你高兴,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鱼是自己游到纸上的吗?是怎么上去的?青年竟然能把鱼画的像在纸上游动,看来这位青年非常的厉害, 那他是怎么把鱼画得像在纸上游动的呢?请你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

8、找出青年画鱼的语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师: 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 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生齐读。)师:在谈感受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两个词,工笔和速写都是画的一种画法,工笔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特点是用笔工整,细致,速写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动态描写出来,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看看那张是工笔,那张是速写。2、下面谁来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生:我体会到了青年画画很认真,我体会到了青年的画技很高超)第

9、4页 :有相同体会的 手,你是从哪儿感受到他画 真的?(一 不苟)一 不苟是什么意思? 能用一 不苟来 一句 (做事很 真,一点儿也不 虎。 文中指青年画 很 真,一点不 虎。)很好,从你的句子中,老 知道你掌握了 个 的意思(像姑娘 花那 致,在 里把青年画 和姑娘 花 行了比 ,突出了青年画 的 致)除了感受到他的 真,你 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我体会到了青年的画技很高超)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他画 技 高超的?(很快地画出金 的 ,仿佛金 在 上游 。) :非常好,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来, 上你的感受我 女同学一 不苟的 工笔 描部分,男同学 力十足地 笔速写部分。3、看你 得 么起 ,老

10、也想 一 ,可以 ?但是老 希望你 上眼睛, 听 想象青年画的 都有哪些 。呆会告 我,准 好了 ?咱 开始。 配 范 句子。 : 开眼睛,你看到了 的哪些 ?(生 言) :你 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来, 上你的想象,把每个 都一 不苟地 在心里。再 。(配 )4、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啊!怪不得 位小姑娘叫了起来,出示小女孩的 ,你打算用什么 的 气来 句 。( ,金 游到了他的 上来啦!)那就 你把 份惊奇、 份 出来吧!(生 )5、同学 再来看看 句 ,作者是抓住了小女孩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呢?知道的 出来。出示( 言、 作、 神 )作者在 里抓住了小女孩的 作,神 和 言描写, 我 体会到青年

11、的画画得好。 种写作方法我 今后在 作中也要学会去用。 :小姑娘的 一叫可 是一石激起了千 浪, 的人 着, 着,(出示 文插 ) 想象他 会分 些什么了? (看, 位白胡子老 了 来, 看着画, , 位大伯伯也走了 来,探着身子,看着画, 小弟弟听到叫声跑 来,看了看画,又看了看 缸里的金 ,又看了看画, ) 一声声 都 成 了一句 , (指大屏幕)(板 : 游到了 上)6、青年听到我 的 声、 声了 ? 什么?明确他不 因是 人,更是因 他已 和 融 一体了。)用 上的 就是 -出示:(唯一没有任何反 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 已 融 一体了)。第 5页 :是啊,此 此刻青年和 已 融合在一

12、起了,已 到了不知金 是我, 是我是金 的境界了)7、太阳下山了,大家都准 回家了,可他 在那里静静地画,出示:(他似乎忘 了 ,也忘 了自己。)但他没有忘 (金 ),他手里所画的,眼中所 的,心中所想的,都是金 。你 他 到了什么境界?用 中的一个 来形容(忘我)三、悟“看 ”感受“ 游到了心里”。1、 文中 有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他 到忘我的境界的? 同学 快速地默 文,画出相关句子( )2、 来把他画的句子 一 相机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 缸 ,静静地看着金 在水里游 ,而且从来不 一句 。)3、 再来 句 , 从 句 中哪个 可以感受 个青年的忘我呢?(老是 呆呆地 静静地 从

13、来)“呆呆地”是不是 他在 呆呀?是 看 看得十分入神, 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静静地”是什么意思?他不只看 静静地,他 在什么 候也是静静地? ,画 。你 看他不管做什么都会静下心去做,多 心多投入的一位青年啊!“老是”是什么意思?能 他 一个 ? 明 常是 的,并非是偶然的。4、 :同学 把 句 完整地 一 ,想想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青年的?生:(出示神 、 作)。那么我 在写人物 , 种方法用不用得上?要学会学以致用哦。5、 : 可以从哪里可以看出他 到了忘我呢?生 出示:(他告 我,他学画才一年多, 了画好金 ,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 ,忘了回

14、家。)从中你感受到青年是一个怎 的人?生 。 :一整天就是指从早上到晚上,而且每个星期天都来,如果按一年 365 天算,那么他 察了五十来天! 五十来天不管 寒酷暑,无 刮 下雨,他从不 断,我 来想象一下他看 的情景,老 来描述情境,同学 把看到的情景 出来。好 ? 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 ,会看到(生接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 缸 ,静静地看着金 在水里游 ,而且从来不 一句 。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 ,忘了回家) 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 ,会看到第 6页 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 ,会看到 是一个寒 凛冽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 ,会看

15、到 :孩子 ,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是 持不懈地看 , 住了( 的特点), 住了( 的形象), 住了( 的 ),所以 游到了(心里)(板 : 游到了心里)四、理解“游到心里”与“游到 上”的关系。1、由 游到心里,你能想到一个成 ?但老 想起了一位画家,他是北宋的文与可,他最擅 画竹子,知道是什么了 ?(胸有成竹)2、 :是的,正因 青年 持不懈地 心地 察,正因 青年胸有成竹,才会 游到了他的心里,正因 他 先游到心里,所以才会有了在画 有了 游到了 上 种令人惊奇的事情的 生。3、你能用一个关 把“ 先游到了心里”与“ 游到了 上”的关系表示出来 ?4、 :

16、游到 上来的 位青年,他居然是位 人,而且他竟然做到了由心中有 到 上游 。从 个 程我 可以看出他身上有什么 的品 ?五、拓展延伸1、其 在生活中 有一些人具有 些美好的品 ?你知道 ?同桌交流。2、老 里有一段 像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可以 ?知道 个 目叫什么名字 ?(千手 音)但是 群姑娘却是 人,她 用表演感 了全国 众,甚至震撼了世界。3、从 些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 ?4、是啊,他 予我 的震撼是 得我 思考的,他 告 我 ,瞄准目 ,然后 持不懈地去努力,相信成功的大 会向你敞开的。5、相信大家都 住了 青年勤 注的形象,那么作者是怎么把青年写得如此生 形象的呢?1)、通 心地 察。 2)、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神 、 作来描写的。六、出示小 笔: :作者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下面就 我 来学以致用吧,完成下面的小 笔。第 7页提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想象当时人们的表情、神态、动作、语言,学习作者的写法把它写下来。七、板书设计:第 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