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摄影技术简介.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96384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0.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摄影技术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传统摄影技术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传统摄影技术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传统摄影技术简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传统摄影技术简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摄影技术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摄影技术简介.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传统摄影技术简介,第一节 传统相机的基本结构与 工作原理 第二节 传统相机的种类 第三节 传统相机的基本操作与维护 第四节 感光材料简介 第五节 胶卷的冲洗与照片的放大,第一节 传统相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一、基本结构 主要包括镜头、光圈、快门、取景装置、聚焦机构、输片与计数几个部分。,1.取景器 取景器是照相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摄影者通过它来观察被摄景物并确定其取舍,这种取舍就是摄影者对所拍摄的照片的初步构图。,按照取景器与成像镜头光学主轴的关系,可分为同轴取景器和旁轴取景器两种。 同轴取景器是取景与成像在同一光学主轴上,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即属此类;,旁轴取景器是依靠独立的专用物镜和

2、目镜来完成取景,取景的光学主轴处于成像光学主轴的旁侧,它们之间相互平行,双镜头反光式和光学透镜取景器的照相机属此类。,2.调焦机构,调焦机构的作用就是使被摄景物能够在摄影胶片上形成清晰的影像。照相机的调焦方式主要有手动调焦和自动调焦两大类型。 自动调焦是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来进行全自动测距与聚焦,摄影时无需手动调节,只要按动快门按钮相机即可通过光学电子系统聚焦成清晰的影像。,照相机的调焦装置设置在镜头上,调节调焦环,就是调节摄影镜头和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对相机内部来说,则是通过调节摄影镜头和胶片之间的像距,使被摄景物能够在胶片上结成清晰的物体影像。,聚焦不够准确,叶子影像模糊,调焦环,摄影镜

3、头的调焦环上一般都标有调焦距离标尺,标尺刻度通常设有英尺(feet)和米制(m)两种单位,分别采用不同颜色标记,镜头筒上同时还标有调焦基线。调焦标尺如下:,m 0.45、0.5、0.6、0.7、0.8、0.9、1、1.2、1.5、2、3、5、10、; ft 1.5、1.75、2、2.5、3、3.5、4、5、7、10、15、30、;,2.聚焦指示 手动调焦时,除了依靠调焦环的调焦标尺或调焦图标进行调整聚焦外,要知道调焦是否准确,则可以通过照相机的取景器来观察聚焦指示。常见的聚焦指示方式主要有裂像式、叠影式、磨砂玻璃式等类型。,(1)裂像式。裂像式聚焦又称截影式棱镜聚焦器,它是在取景器的磨砂玻璃中

4、心装有两个半圆柱形端面倾斜相错的棱镜组成裂像环,调焦时观察聚焦屏中央的裂像环,当裂像环两个半圆内的同一景物被分为上下两截、左右错开时,表示聚焦不准;调整调焦环,使聚焦屏上错开的两截影像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物体影像时,就表示已经聚焦准确了。,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多使用裂像式聚焦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容易观察判断,而且聚焦精度高。采用裂像式聚焦方式时,观察调焦时一般应注意选择景物有明显垂直线条的部位作为聚焦区域。 这种聚焦方式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当环境光线较暗或者使用的光圈口径较小时,裂像环的两个半圆常会出现某一个发黑而无法指示聚焦效果。这时只要将眼睛在取景目镜处稍作移动,或是稍微移动一下相机一般即可解决

5、问题。,(2)叠影式测距器 叠影式测距器,由取景孔观察被摄物体的影像是两个浓淡不同相互交错的叠合影像,拍摄时须旋转测距装置,当交错的两个影像渐渐叠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清晰的实像时,即是测距准确。,3.卷片装置 卷片装置是由卷轴和机身上卷片旋钮或摇柄以及计数设备组成的。也有人把卷片装置称为输片装置。 快门连动式卷片 目前135照相机中大多采用这种卷片装置。卷片装置与快门开闭装置连结着,每拍一张,快门的弹簧即放松,只有卷片后,快门弹簧才重新拉紧,可作下一次拍摄。,4.相机后背 后背是照相机安放感光胶片的装置,主要有固定后背与活动后背两种类型。后背内一般设有胶卷仓、卷片轴、输片滚轴等。,二、传统照相机

6、的工作原理,针孔成像是最原始的摄影原理。在以透镜成像为结构的传统相机产生以前,人们就是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制作针孔镜箱来照相。,凡是镜箱前面的明亮物体,都可在镜箱内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影像。在当时,由于照相所用的感光材料非常落后,镜箱照相的被摄物体必须十分明亮,而且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才能得到一张并不十分清晰的影像。,使用镜头代替针孔时,这些问题解决了针孔成像存在的不足: 首先,镜头能使光线汇聚,在胶片上结成清晰的影像。其次,镜头能纳入较大数量的光线,因此能在极短的时间里使胶片充分地曝光。为了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镜头由二片、三片、甚至十几片形状不同、质地各异的凸透镜、凹透镜组合而成。,照相机工作时,摄

7、影镜头把外界的被摄景物成像在胶片位置上,通过调节通光孔径和控制快门的启闭,摄影胶片即被曝光而产生适当的潜影,从而完成了一次拍摄动作。已经曝光的胶片经过化学药液的冲洗,便可以显现出被摄景物的影像。,照相机工作原理示意图,一、根据相机的画幅大小区分 分为135型、120型、后背取景式大型座机等。常用的相机种类主要是135型和120型两种。 二、根据相机的取景结构区分 单镜头反光式相机、双镜头反光式、平视取景式,第二节 传统照相机的种类,1.135相机 135相机因使用135胶卷而得名。135胶卷指宽度为35mm,两边有齿孔的电影胶片。所拍画幅尺寸通常为2436mm,一般每卷可拍36幅画面。,135

8、相机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每卷胶卷可拍摄36张,这对抢镜头的新闻摄影和不需要制作大尺寸照片的各种拍摄都显得便利。其缺点是画幅较小,制作大幅照片质量不如120相机和大型座机。,这是一台由日本Fujifilm公司生产的双画幅相机:标准24 x 36mm画幅和24 x 65mm。,2.120相机 120相机使用120胶卷,其标准画幅为66cm,每卷可拍摄12张;因相机种类不同,也可拍摄64.5 cm画幅16张或67 cm画幅10张或69 cm画幅8张。,1998年,雅西卡和康太克斯向世界展示了拥有135单反性能的120单反Contax 645。,曾经在国内最受欢迎、销量也占第一位的120单反相机日

9、本的玛米亚(Mamiya)RB67,第一代PRO型,第二代PRO-S型和正在供应的PRO-SD型,可以拍摄67、64.5cm画面。,哈苏503CW,富士GSW690样片,120相机的主要优点是画幅大,扩印后的影像质量好,清晰度高,层次丰富,颗粒细腻。对追求影像技术质量的摄影,如人像、风光、广告等,120相机无疑是首先值得考虑的。,120相机的主要缺点是体积较大,携带不便,操作不如135相机灵活,每卷胶卷可拍摄的画幅较少。,CANHAM MQC5X7大画幅相机,大画幅4X5相机片盒,二、根据相机的取景结构区分,1单镜头反光式相机 120相机和135相机都有单镜头反光式,它的特点是相机内装有五棱镜

10、和反光镜,取景、聚焦通过同一镜头进行。主要优点一是镜头为可卸式的,可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2双镜头反光式相机 双镜头反光相机通常都是画幅为5656mm的120相机,它的特点是机身前的垂直平面上有焦距相同的镜头上下排列。上面的镜头通过固定的反射镜进行取景、聚焦,其相对孔径一般都大于摄影镜头,这样通光量多,便于在聚焦玻璃上结成清晰明亮的影像。下面的镜头是摄影专用镜头,,德国禄莱,光线通过上面的镜头,经45角的反光镜向上反射到水平的毛玻璃取景屏。毛玻璃上的影像与胶片上的影像同样大小。上面的镜头通过传动装置与下面的镜头连接在一起,使得一只镜头移动时另外一只镜头会自动随之移动相同的量。结果是调整上面的镜

11、头在毛玻璃上形成最清晰的焦点时,下面的镜头也会自动得到调整并在胶片上形成最清晰的影像。,3平视取景照相机,视取景照相机又称旁轴取景器式相机,它的特点是采用旁轴平视取景,有独立的对焦窗口。主要优点一是取景屏明亮,对视力较差的摄影者尤为适宜;二是拍摄时声音极轻,没有反光镜翻动的噪声,不宜干扰拍摄对象;三是极轻巧,便于携带,价格较低,适于普及。主要缺点一是通常不具备更换镜头的功能;二是存在视差。,蔡司(ZEISS),三、其他类型的照相机,富士公司推出了一款功能独特的迷你轻巧型一次成像相机,1。一步成像相机 又称瞬得相机,它使用专门的成像胶片,拍摄后立即可以生成正像照片。瞬得相机的画幅通常为7979m

12、m,它最大的优点是拍摄后即能观察到影像效果,适于拍摄留影纪念照以及需要抢时效的新闻摄影等。主要缺点是每次拍摄的画面只能成像一张,照片不易进行复制。,2、立体相机 立体摄影作为摄影艺术中以一种发展,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终将被广大公众所接受。鉴于市场需求,研制,设计立体相机。,第三节 传统照相机的操作与维护,一、基本操作 1、安装电池,检查电源 2、装入胶卷,调整胶片感光度 (1)装胶卷、卸胶卷均应避免强光直射,宜在背阳或阴暗处 进行,打开照相机后盖,把位于相机左边的倒片轴芯拉上, 放入135胶卷暗盒,使倒片轴芯复位。 (2)把露在暗盒外的胶片拉出少许,片头插入相机收片轴缝 隙中,使胶片边缘的方

13、形齿孔与收片轴旁的齿轮吻合。,(3)轻轻扳动输片装置的扳手。使收片轴拉牢胶片后即可关上后盖。 (4)把倒片钮按倒片方向(顺时针)倒一下,使胶卷在暗盒内收紧。,(5)空拍一张,转动输片装置的扳手向前卷片,这是时注意倒片轴是否跟着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如不见倒片轴转动,多半是装片出了毛病,或收片轴没拉牢胶片,或胶卷齿孔与收片齿轮脱位,应重新装片),如转动则表明装片成功。接着就可以正式拍摄。,3、选择光圈、快门,检查曝光 测光根据所拍摄景物的亮度选择合适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如果相机具有自动测光,可以依据测光结果选择光圈和快门速度。4、取景、测距、对焦、拍摄 5.每拍完一张,必须转动扳片钮,进行下一张拍摄。

14、 6.当底片拍完后,先按下机身下面的倒片按钮,转动倒片钮将胶卷倒到暗盒里,倒完后,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取出。送去冲洗。,1)按下倒片开关,2)展开倒片曲柄,按照箭头方向转动。,二、照相机的日常维护 1、镜头。 首先要保持清洁,不用时一定将镜头盖关闭,若镜头有尘,可用“吹气球”吹掉,灰尘很多或有污点、指印时,可用镜头纸或摄影麂皮轻擦,绝对不可用手帕或手指揩擦 。 镜头前最好罩上UV镜(紫外线滤镜),不用时罩上镜头盖。不能长时间对着强光体、以免镜头开胶。 要避免受潮。照相机每片镜片表面都有一层或多层镀膜,镀膜在潮湿环境易产生霉斑,一旦产生霉斑,很难或根本不可能擦去,严重地影响成像质量。,2、使用电池

15、的照相机要尽量使用碱性电池或质量较好的锰锌电池,长期不用照相机,应将电池取出保存。 3、照相机不要随意空拍,不然会缩短其寿命。机械式自拍器的寿命较短,更不能随意摆弄。4、机械照相机出现“死机”故障时不要强行上弦,否则易损坏齿轮。 5、使用中对卷片、上弦、按快门等操作不可用力过猛或硬扳硬扭,以免损坏零件。若发现某些装置运转不灵活或卡住时,不要自行拆卸,应送专门修理人员修理。6、相机长期停用时,将快门放松(放到B门)光圈处于最大或者最小状态,镜头焦距调至无限远。,第四节 感光材料简介,一、感光材料的发展历程 二、感光材料的种类 1.按感光材料的乳剂载体分类 2.按感光材料的摄影用途分类 三、感光材

16、料的基本结构 四、感光材料的成像原理 1.黑白影像的形成过程 2.彩色影像的成色原理,一、感光材料的发展历程,1851年,英国人阿切尔也发明了一种新的照相技术胶棉湿版法,用的是一种叫作胶棉的粘性透明液体。他把胶棉涂在玻璃上,该方法不仅成像清晰,而且也能够多次洗印,曝光时间也大为缩短。“胶棉湿版法”的最大缺点是,必须在玻璃基板沾满溶液湿润的情况下尽快完成摄影、显影程序,否则感光溶液一经干燥,感光度就会要迅速下降。 1871年,英国人马得克斯发现了一种明胶,可以与银盐混合后涂在玻璃上,干燥后银盐仍具有感光性能,于是干板诞生了。,1884年,美国的伊斯曼工厂开始成批生产赛璐珞胶卷,并研制出了使用这种

17、胶卷的小型照相机。 1888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又根据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所发现的原理,在赛璐珞胶片上涂上三层能分别感受红、绿、蓝、三色的感光剂,制成了彩色胶卷,使彩色摄影终成现实。,本世纪初使用早期彩色胶卷拍摄的照片,二、感光材料的种类 1.按感光材料的乳剂载体分类 感光材料按照乳剂载体来划分主要有胶片和像纸两大类型。摄影感光胶片一般分为卷片和页片两种形式。 2.按感光材料的摄影用途分类,按感光材料的摄影用途分类可以分为负性感光材料、正性感光材料、反转感光材料。,第五节 胶卷的冲洗与照片的放大,一、胶卷的冲洗 胶卷的冲洗关键是在胶片正确卷到显影罐中后,把握好显影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搅动、药液的稳定性。做到定时、定温、定搅动、定期补充药液,冲洗出来的底片必定会非常标准,,二、放大照片,放大照片的设备是运用光学成像系统,并利用光源的投射,将底片上的影像扩大后结像在感光材料上,使之感光,再经冲洗过程,获得大于原底片画幅的照片或正片。放大机是放制照片的基本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