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的文献综述[专业教育].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06905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衡计分卡的文献综述[专业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衡计分卡的文献综述[专业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衡计分卡的文献综述[专业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衡计分卡的文献综述[专业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计分卡的文献综述[专业教育].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平衡记分卡的发展历程及现实应用状况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企业更多的考虑绩效考核评价的体系,希望通过运用科学、全面、效率的绩效评价体系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组织的效率性,员工的积极性等一系列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考核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就是以实际的业绩效果为考核评价依据的价值衡量体系。目前使用的比较广泛的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平均权益乘数、综合评分法、平衡记分卡、EVA综合记分卡等。其中平衡记分卡已经被大多数的企业所接受,成为其内部管理中普遍使用的战略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工具。平衡记分卡自创立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肯定,并且在以后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中不断的更新、改进与完善。我们研究的就是平衡记

2、分卡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的应用状况,它还存在的哪些地方来改进提高,以至于更加契合企业的绩效评价。什么是平衡记分卡人们通常也说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状况维度、客户满意维度、内部运营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这四个维度来审视企业业绩,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 平衡记分卡的发展历程平衡记分卡在国外的研究状况:平衡计分卡的发展阶段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平衡计分卡是作为绩效考核的改进的工具在使用,提出了四个角度的框架;第二个阶段是平衡计分卡

3、运用战略图工具,帮助企业解决衡量指标的问题;第三个阶段平衡记分卡已经上升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作为战略执行的工具来使用。ADI公司于1987年为了确保战略目标,推行了一个名为“质量提高”的子项目,简称QIP(Quality Improvement Process)。在该项目进行的同时,ADI公司继续将战略目标的实现的关键成功要素转化为年度经营绩效计划,由此衍生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平衡计分卡的雏形:ADI公司第一张“平衡计分卡” 。 在帮助ADI公司推行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Kaplan发现了ADI的平衡计分卡,并与复兴全球战略集团(Nolan-Norton)总裁David P. Norton开始了平

4、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 1990年美国的复兴全球战略集团专门设立了一个为期一年的新的公司绩效考核模式开发,参加此次项目开发的还有通用电气公司、杜邦、惠普等12 家著名的公司。项目小组重点对ADI公司的记分卡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将其在公司绩效考核方面扩展、深化,并将研究出成果命名为“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该小组的最终研究报告详细地阐述了平衡计分卡对公司绩效考核的重大的贡献意义,并建立了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考核维度:财务、顾客、内部运营与学习发展。 1992年初,Kaplan和Norton将平衡计分卡的研究结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进行了总结,论文的名称为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指标,

5、 平衡计分卡理论研究的第二个重要里程碑是:1993年Kaplan和Norton将平衡计分卡延伸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发表了在哈佛商业评论的第二篇关于平衡计分卡的重要论文在实践中运用平衡计分卡,在这篇文章中他们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根据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成功要素来选择绩效考核的指标。 1996年,Kaplan和Norton继续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第三篇关于平衡计分卡的论文,在论文中解释了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与绩效管理工具的框架。同年,他们还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平衡计分卡的专著平衡计分卡。 2001年Kaplan和Norton在总结众多企业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出关于平衡计分卡的第二本专著战略中心组织,该著作

6、的出版又标志着平衡计分卡开始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工具。2004年,平衡计分卡体系的第三本书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出版,详细论述了企业的远景和战略的问题,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略执行理论体系。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研究状况:我国是于1996年开始引进平衡计分卡的,并在其后期间逐步研究有关问题并进行探索性的尝试和实践。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的这几个方面:介绍性的引入阶段;在我国的背景下对平衡记分卡的研究;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中的应用;平衡计分卡与其他绩效评价体系方法的比较与研究;平衡计分卡扩大范围的适用性。相关方面的书籍研究有:1.1998年的王丙飞综合记分卡一种革命性的评估和管理工具,

7、是关于卡普兰和诺顿1996 第一BSC著作的简译本。2.1999年的李焰的公司绩效评价,是卡普兰和诺顿发布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第三篇文章3.2002年的姜定维, 蔡巍奔跑的蜈蚣如何以考核促进成长,是中国背景下的平衡计分卡的实践操作指导。4.2003年的宝利嘉战略执行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和实践,是关于卡普兰和诺顿1996与2000年的两本书的译本。5.2003年的毕意文,孙永玲的平衡计分卡中国战略实践,是介绍推广BSC的书籍。6.2003年的林俊杰的平衡计分卡导向管理,是对BSC与战略关系的分析与解剖。7. 2004年的姜定维, 蔡巍BSC,平衡计分 保证发展,阐述BSC精髓,理解BSC作用,指导BS

8、C实践。 总结:哈佛商业评论将平衡计分卡评为75年以来最具有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工具,其在欧美企业的运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平衡计分卡也越来越受到管理层的关注。平衡计分卡把企业的绩效考核层面提高到战略管理的层面,使得组织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果性指标和动因性指标、外部人员与内部人员、战略管理与战术管理这四个方面的平衡,从而使得企业从绩效考核管理层面的角度来推动整体业绩的提高。 但是在运用之前,企业应当已经确立了一致认同的战略。并且平衡计分卡并不具备指导性的作用,它是作为时候的评价体系而存在,在运用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实际操作过程的困难:且各指标权重的分配比较困

9、难等。例如:实施难度大成本高,指标体系的建立较困难,指标数量过多且各指标权重的分配比较困难等。因此我们的主要的任务 就是解决如何将平衡计分卡中国化,与中国企业相结合的问题。再实施的过程当中要注意的问题有:企业是否已经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企业高层间以及上下级之间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率的交流;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寻找适合自己的模式,不能照搬;在运用平衡计分卡之前要对成本与获益进行比较衡量;要有较高的财务质量的要求,企业要有较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非财务等一系列指标的取得要落实到确切的步骤,并且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对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标个体之间的取舍做出准确的判断等等。 参考文献1王静.论绩效管理之平衡记

10、分卡J.现代经济信息,2009,(8) :108-109. 2张运坤.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9,(2) :74-75. 3丰俊功.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绩效管理运用中面临的障碍及对策J.大连干部学刊, 2007,(1). 4Kaplan R S ,Norton D P. 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workJ.Bost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6(9/10). 5Kaplan R S ,Norton D P.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11、 management systemJ.Bost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6(3/4).6Kaplan R S ,Norton D P. The strategy focused organization how balanced 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Press,2001 2p.7许宏:平衡计分卡应用浅析,北方经济,2010.028李永海 刘晖:BSC在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企业技

12、术开发,2010.019祁世芳 阎东:将平衡计分卡导入战略管理,施工企业管理,2009.0610俞荣海.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战略执行D.复旦大学,2008. 11沈涟波.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控制新发展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5).12于泳泓 陈依苹.平衡计分卡的导入与实施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年7 月版:20-35.13孙钺.关于应用综合平衡计分卡对企业业绩评价的思考J.现代物业,2010( 6):68-6914魏世振吴越剐陈传明利用平衡记分卡加强众业战略的执行力J现代管理学,2005年第四期15李翔.平衡计分卡理论研究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D. 新疆大学,200605:16李玉萍 许伟波 彭于彪.绩效 剑M.北京:清湖大学出版社,200806. 17温素彬 薛恒新.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会计研究.2005,(4):60-6418Kaplan R S ,Norton D P2004bStrategy Maps:Converting Intangible Assets into Tangible Outcomes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4b4优异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