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判断句,也字.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16353 上传时间:2021-03-0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判断句,也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古代汉语判断句,也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古代汉语判断句,也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古代汉语判断句,也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古代汉语判断句,也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判断句,也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判断句,也字.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漢語通論(七):判斷句,也字,一、句式分類,根據謂語的詞性,可以把句子分爲不同類型。動詞或動詞短語作謂語的爲敍述句;形容詞或形詞性短語作謂語的爲描寫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的爲判斷句。,二、判斷句,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短語爲謂語,表示判斷的。在現代漢語裏,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用係詞(判斷詞)“是”字來聯繫,例如“我是中國人”。但是在秦漢以前,判斷句一般不用係詞,而是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來幫助判斷。例如: 制,巖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傳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傳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戰國策趙策),1.

2、1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古代漢語表示肯定的判斷句主要有四種形式: (1)“者,也。” 在主語後面用語氣詞“者”字表示提頓,然後再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幫助判斷。這種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應的句子,是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典型結構。如: 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戰國策趙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戰國策趙策) 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臣之所好者,道也。(莊子養生主),(2)“,也。” 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幫助判斷。如: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一)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左傳僖公五年)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左傳宣公二年)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3、(左傳僖公四年) 衍,人臣也。(戰國策趙策),(3)者,。 在主語後面用者字,謂語後面不用也字。如: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虎者,戾虫。(戰國策秦策) 陳軫者,遊說之士。(史記張儀列傳)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4),。 “者”和“也”字都不用,如: 夫魯,齊晉之唇。(左傳哀公八年) 荀卿,趙人。(史記孟軻荀卿列傳),在以上的四種判斷句型中,第一種是古代最典型的,也是用的對多的;第二種次之,也比較常見;後兩種判斷句的判斷意味沒有前兩種強。,值得注意的是,判斷句並不都是表示肯定的,也可以表示否定。古代漢語要表示否定的判斷時,一般是在判斷句謂語的前面加上副詞“非”,如: 是

4、非君子之言也。(禮記檀弓上) 楚雖大,非吾族也。(左傳成公四年)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戰國策魏策) 管仲非仁者與?(論語憲問) 故王之不王,非挾泰山以超北海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上),這種“非”字雖然可以翻譯成現代漢語的“不是”,但它本身並不是否定性的判斷詞,不是“不”和“是”的結合體,而是否定副詞。“非”的語法作用是對整個謂語的判斷進行否定。,1.2 “是”的詞性,在先秦,“是”一般是用作指示代詞的,有時它在句子中的地位很像判斷動詞,但是仔細分析之後可以發現,它仍然是指示代詞,如: 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爲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論語季氏)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論語里仁

5、) 以上例句中的“是”都還是指示代詞,不是判斷動詞。,在以下的判斷句中,判斷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時候是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前面敘述過了,然後用指示代詞“是”或“此”復指,使意義更爲明確。如: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爲政)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這種用指示代詞“是”作主語來復指上文的判斷句,在古文中很常見,不能把“是”理解爲判斷詞。,“是”作爲判斷詞直到漢代才出現。從漢語發展的歷史來看,判斷詞“是”正是由上述的指示代詞“是”發展而來的。用“是”作判斷詞的句子,史記中有幾例,如刺客列傳:“此必是豫讓也。”但也有學者懷疑此類句子是經後人改寫的。最可靠

6、的證明是1972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其彗星圖有以下的記載: 是是帚彗,有內兵,年大孰。 是是苦彗,天下兵起,苦在外歸。 這說明當時的口語中已經用“是”作判斷詞了。其後的文獻中也逐漸多見。但是直到清代,絕大多數文言文中的判斷句還是不用“是”作判斷詞。,1.3 “乃”“爲”等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謂語前面常用副詞“乃”加強肯定,如: 是乃仁術也。(孟子梁惠王上)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齊策),以上的“乃”有人看作是判斷詞,理由是副詞不修飾名詞。其實這是以今律古,古代漢語的副詞是可以修飾名詞的。這裏的“乃”是副詞,其作用是加強判斷

7、語氣,這類副詞還有“即”“必”等,如: 梁父即楚將項燕,爲秦將王翦所戮者也。(史記項羽本紀)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同上),古漢語中還有一個“爲”字也經常被誤認爲是判斷詞,如: 吾乃今日而知先生爲天下之士也!(戰國策趙策)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爲政)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論語微子) “爲”本義是做,涵義非常廣泛,上述例句中的意思大約是“算作”“作爲”等,不是判斷詞。,先秦時期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爲”才與今天的判斷詞“是”相當,如: 余爲伯鯈(chu),余,而祖也。(左宣2) 這個“爲”已經沒有作爲的意思了,但這種用“爲”表判斷的句子在先秦是很罕見的,而且“余

8、而祖也”這樣的句型中也不能加“爲”變成“余爲而祖也”。,1.4 判斷句的活用,判斷句的基本作用是謂語對主語進行解釋或分類,典型的判斷句主語和謂語所指的應該是同一事物或者同一類別。但是在語言實踐中,某些判斷句主語和謂語的關係不能按照形式邏輯的要求來加以分析,這就是判斷句的靈活運用。判斷句活用主要有兩種情況:,1、用判斷句的形式表示比喻,如: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2、用判斷句的形式表示因果關係,如: 孟嘗君爲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戰國策齊策)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論語憲問)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莊子養生主),二、也字2.1 煞

9、句的也字,上文已經說過,用在判斷句末尾的“也”字一般用來加強判斷的語氣,這是“也”的基本用法。這裏要講的是由這個基本用法引申出來的一些用法。 1、用在因果句的末尾,如: 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爲之泣,念悲其遠也。(戰國策趙策) 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莊子逍遙遊) 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孟子梁惠王上) 前兩個例子是由果溯因,說明真相;最後一個例子是由因及果,進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2、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說話人對所說的事情的真實性深信不疑。如: 蔓難圖也。(左隱元) 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左僖32) 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僖32) 客無好也。(戰國策齊策) 今君有一窟

10、,未得高枕而臥也。(戰國策齊策)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由於說明因果關係和確認事情的真實性都帶有論斷的性質,所以用“也”字煞句是很自然的。,3、用在命令句的末尾,如: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公元年)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論語先進) 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史記項羽本紀) 兩個例句中冥靈或祈使的意思是由禁止性否定副詞“無”“毋”來表示的,加上“也”字則不再是單純地表示祈使,而是帶上了肯定的語氣。這與判斷句還是有相通之處的。,4、用在疑問句的句尾,如: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戰國策齊策) 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戰國策齊策) 曷爲久居此圍城之

11、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 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論語憲問) 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張) 以上句子中的疑問語氣不是由“也”字表達的,而是由疑問詞表達的。,有人認爲這種“也”字的作用和“邪”(耶)字相同,那是不對的。“也”字和“邪”(耶)字的區別在於:(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問,“邪”(耶)字本身表示疑問。例如莊子齊物論:“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就不能換用“也”字,一換“也”字就不是疑問句了。(2)“也”字雖然用在疑問句裏,但仍然帶有一點確定語氣,所以“也”字後面容許再用疑問語氣詞。例如論語先進:“唯求則非邦也與?”又如莊子齊物論:“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2.2 句中的“也”字,“也”字

12、有時用在單句或複句中作語氣詞,表示頓宕。 1、用在單句的主語之後,如: 師也過,商也不及。(論語先進)求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論語先進)今由與求也相夫子。(論語季氏)鳥之將死,其鳴也哀。(論語泰伯)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2、用在時間副詞或表示時間的詞組之後,如: 今也則亡。(論語雍也)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上)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3、用在複句的第一個分句之後,如: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左傳僖公三十年)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爲之泣,念悲其遠也。(戰國策趙策)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13、禮記禮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 這個分句往往是表示時間的。,三、繫詞“是”的來源,關於繫詞“是”的來源,主要有以下觀點: 1.來源於指示代詞“是”; 2.來源於表確認意義的副詞“是”; 3.來源於表肯定義的形容詞“是”; 4.“是”一開始就是判斷詞。 第一個對繫詞“是”進行歷時研究的學者是王力先生,他在中國文法中的繫詞一文中認爲繫詞“是”是由複指前文的指示代詞演變而來的。,20世紀60年代洪心衡先生在其裏的“是”字研究一文中認爲繫詞“是”是由表示確認意義的副詞“是”變來的,與複指代詞“是”沒有關係。 80年代洪成玉先生在其判斷詞“是”的來源一文中認爲判斷詞是從形

14、容詞“是”發展來的,形容詞“是”對事物表示肯定,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正確,對”。 還有一種說法認爲“是”一開始就是繫詞,不存在產生、發展的過程(參見任學良判斷詞“是”見於先秦說,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80年第2期),現在學界一般認爲:漢語繫詞“是”是由複指前文的指示代詞“是”發展而來的,同時,這種演變與“是”本身具有表示肯定強調的意義也有密切的關係。 古時判斷句的主語如果較長,中間有所停頓,往往用代詞“是”或“此”複指,充當形式上的主語,如: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爲政) 君子不以親親害尊尊,此春秋之義也。(穀文2),有時主語不長,也可以用“是”或“此”複指,如: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論語里仁) 日月星辰瑞曆,是禹舜之所同也。(荀子天論) 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孟告上) 夫行數千里而救人者,此國之利也。(戰國策魏三),以上這類主語其實中間不必有停頓,“是”和“此”的複指作用也逐漸弱化,因此均具有演變出繫詞的可能性。但詞性轉化和詞義變化往往還取決於詞的內部要素,即詞的原有含義。“是”本身具有強調、確認的作用,於是自然地逐漸演變爲表示判斷的繫詞,而“此”與“彼”相對,指示性很強,沒有強調或確認的意思,所以不能演變成繫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