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社会投资商的风险管理2700字.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24876 上传时间:2021-03-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P模式下社会投资商的风险管理27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PPP模式下社会投资商的风险管理27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PP模式下社会投资商的风险管理27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P模式下社会投资商的风险管理2700字.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PPP模式下社会投资商的风险管理2700字 PPP模式是指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是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PPP模式在对社会闲散资金的吸收能力以及分散投资风险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逐渐在世界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得到推广。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在PPP模式下社会投资商的投资问题。 PPP模式 社会投资商 风险管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发展与完善中,随着产生了大量的资金需求,仅仅依靠财政支持已经无法满足其需要,必须依靠社会闲散的投入,这就为PPP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要求。但是我国目前在PPP

2、模式的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该模式运行起来比较复杂多样,因此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较高的风险。一、我国PPP模式发展现状分析从1994年开始,国家计委逐渐开始在一些BOT项目中进行试点,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最初主要是针对一些外来资本,后来逐渐在一些民生、市政项目中得到推广。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我国在PPP模式的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处于探索和推广阶段。从发展前景来看,传统的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来建设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需要,并且政府投资建设也存在很大的弊端,比如资源浪费严重、施工效率等

3、下等,这些又转而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因素。因此,及时引入社会闲散资金,大力推进PPP模式的应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二、PPP模式下我国社会投资商面临的风险问题(一)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一直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由单纯的财政支持,并且是由国有企业来进行垄断经营,PPP模式的应用是对这一模式的彻底打破,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必须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变,要更多地发挥监督和管理的职能。但是目前我国的相关监管机制还很不完善,如果政府部门不能在这一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或者出现滥用职权或者职权越位的情况,都会损害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也会破坏整个投资市场的秩序,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PP

4、P模式的应用以及社会投资商所面临的风险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监管机制的建立。(二)缺乏成熟有序的市场机制PPP模式在基础设置建设领域的应用,即要实现基础设施投资的社会化,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完善的市场机制,依赖于完善的产权和竞争机制。与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相比,PPP模式的重要转变就是引入了市场竞争,社会投资商、社会资金的引入从本质上来将就是引入了市场中的竞争因素,因此要想实现这一模式的顺利推广和应用就离不开成熟的市场竞争机制,离不开一个发展完善的市场环境。我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市场机制仍然很不完善,这也成为社会投资商投资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三)投资权益缺乏保障?淖芴迳侠唇玻?

5、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实现了多种方式的融资,但是具体来讲,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很多融资渠道并没有在民营企业的融资中实现充分开放,短期资本借贷目前仍然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是短期信贷具有期限短、规模较小以及品种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成为限制社会投资商资金累计的重要因素。同时,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投资权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法律环境的约束,社会投资商投资所有权的安全与完整仍然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三、PPP模式下社会投资商的风险管理对策(一)提前做好投资的风险评估工作在正式签约投资项目之前,社会投资商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6、。首先应该对PPP模式做出科学详尽的分析和判断,判断其风险水平和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对自身的投资实力和风险应对能力有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进行项目的谈判。其次,要注重研究项目合同中的条款内容,判断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在进行合同谈判时进行充分讨论和修订,并及时根据其中的风险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后,要注重考察合同方的信用水平和偿债能力,并预留一定的备用金以应对各种风险问题或紧急情况。(二)注重分散风险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都是大型的项目,持续的周期也比较长,项目收益也很慢,这就意味着社会投资商要想参与到PPP项目中,就必须有足够的资本来保证项目的运行,或者有完善的资金链为支撑,否则很难保证项

7、目的顺利完成而承担违约风险。因此,社会投资商要注重借助资本市场的机制,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分散投资风险。具体来讲,就是私营企业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保证企业能够长期获得比较稳定的资本流入。同时,要善于利用政府的政策优惠和税收优惠,合理规划企业的财务活动,保证企业能够稳定有序地运营。另外,私营企业可以同合作的银行机构、供货商、项目建设承担者等之间建立合作共赢的机制,这样能够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进而能够有效地分散项目投资的风险。(三)培养PPP模式下的专业人才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发展中最具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因素,社会投资商要善于利用这一因素,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推动PPP模式下企业运营的重要作用。PP

8、P模式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合作模式,这一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因此,一方面私营企业要注重引入这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全面掌握财务、法律、沟通谈判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对人才的后期培养,结合具体的PPP项目组织人员参加相关的培训,充分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和项目的运行情况,有效维护社会投资者在PPP模式下的权益,尽可能降低其投资风险。四、小结本文从社会投资商的角度出发,具体PPP模式下社会投资商所面临的投资风险和化解风险的具体措施。但是PPP项目风险的分散以及PPP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还需要政府观念的转变,以及市场机制、法律环境的进一步完善等,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参考文献1郭媛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投资风险及其对策J.中国商论,2017,(15):177-178.2钱利明.PPP项目的投资风险与应对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7,(18):125,127.3关锐,宋肖玉.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完善措施J.商,2016,(11):1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