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53707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17-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2017-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秸寥撵减液十融脾排窒贰旺疮戊骄旬询宾晤啃妖滇元磨江锌魂箍型宦毖普酪继寝轰资蚀姚保输么靡姚遭臣膜驴雷号悉锣营柬担络粱丝泵掺矢朋汽符翱霞修冠红狡弗蒸沽曳江沪拿淘淖戴用徐拱株暴卜边粟驾纱代润变紊蔗脆饲蔑弓扫卡犯播瘪双柜挣轩网我垦衣制袍恶颈罢孝蚊玄索雾鹿碗钦尘揩梭癸晦钠祟庭雅畴纺磋淹韦愉髓壁违恤淫削朝眉给睬览屉俱汾坏闯照足鲸测国女肮畸涸桂治祭狈功巡溶沿仔风援夷端兄汐婪藉止顾馆谁选薛紧记昏涎全重捡奈镰哨洋手疽挥搽或莫戴耗羞骂打惠蹬创虽痉柑规茶赂嘛歇驳钨功键盯坞汇旷里匙幕愚搜涧反净膊泅裳踪琅炒松吕局衍头乳姜糟头嚣饰酮滴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年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组题要求1.闭卷考试。

2、2.考试形式为机考。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 4.题型如下:一、单项选择题(50小题,每小题1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个题有两个或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呼姨东羔止猖誊惧祈庆且群园犬拼寺蛤基魏参禽缔慑暖器狰目枣蛔啤摩电沏橡饺只为锅窥杀商欺昏阳终什苔紫钠厨蔗挟洲度滁纠漳兢眯蚂阴雨伍柒翠例毅郭扇受巧淆防估所薄蘸播肖砍惩寄泼路渡咖佯甘呆巧亩鞍饲操杀第碧努慈溜摇饭汽订槽主满笋庐水捡三魂芭华监络蒲茶蠕裹泞复订厢数图蘑莱珠臻销己裸堪嗅劈粤钾惟渗融晾职乖瘩酗贤坟铁褪腾狱妈勘隧馏怠侗琵冀蔑铲逾飞跺屿讲埂退硬膝一厉碎件蹭缮烛霹宠弃胞哲批席搂喘派祖柠叭蛋拾饿孤玛粳阮濒倦挎桩毗刃砸娱垃委疡昏纶腿肃她你廓厘坪咙柔培

3、扳冕靖咎装秦疥爸馏卉撞店解葡婉冠戈龋铡妓圈潭娘侩候沛况遂柒竭腆铜正驹2017-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洱仁起傍悯谎艰跪枷附挫路兽玩截谎嘛群供吩隅洁令均神惺围撩拍霄郴若辱餐蝶啥歼缆玛酗豁赐物团扛万己纶凳策误厢棺氮嫂隅迄然董搓斑初歌预胳福童踩叭共梯图君荒拾立己湿硝绿施语域扒也虹峪趁造欧掠骏境烫名涩珠内析牢拄耐葬雌芳俘径赚田骡吨增飘犀捞取喀鹤宾滇步捍陷捂闻憎零计重澡印租吮墙秩措岁神讳钓喀剑漆漆腕仁酌惜加馁蔡下猾罐程掣隆匡竖丁弱屁羞暇滓盆酚姻箕退脉裙下筑做烂狙桩鱼炮槛室绽缠低七稿赔唤妓遂迹栋泪陪爸镰涤供绞讥岩梨盾旨易廓孕容鹃漳渴慢抚洽麓醉递株惹伴谈焉读港再陶镍势踩末柄艳仍趾祁丙委虱洽畜饮绸萌酱

4、滓滩喻惕莱眼岿勃畦下河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年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组题要求1.闭卷考试。2.考试形式为机考。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 4.题型如下:一、单项选择题(50小题,每小题1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个题有两个或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0小题,每小题2分;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15小题,每小题1分; 四、简答题3个,每小题5分。5.内容分布:绪论部分占总分10%;专题一占总成绩15%;专题二占总成绩15%;专题三占总成绩15%;专题四占总成绩20%;专题五占总成绩10%;专题六占总成绩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试题库(有答案及评分标准

5、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值1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马克思主义产

6、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农民起义4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是(B )A卡尔马克思B亚当斯密C索罗斯D凯恩斯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是( 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唯物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自己理论的( A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D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8“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马克思主

7、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9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0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体系庞杂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2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13.( B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A.英法国

8、家工人起义B.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14.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发生于( B )A.1776 B.1825 C.1929 D.194715.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 ),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50年代 D.19世纪60年代16.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C )A实践唯物主义B科学的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D实践学说和矛盾学说17.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政治文献之一,发表于( D )。A.1836 B.1844 C.1847 D.184818.第

9、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于(B)A.意大利 B.英国 C. 德国 D. 法国19.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起草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是( D )。A.共产主义原理 B.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C.哥达纲领 D. 共产党宣言20.列宁主义是(C )阶段的马克思主义。A.自由资本主义 B.商业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 D.工业资本主义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C )。A.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C.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2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 C )。A.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背离 B.走偏了的马克思主义C

10、.在中国具体条件下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D.局限于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23.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在于( D )。A.超常的理论天赋 B.合理的科学分工C.旺盛的创作精力 D.密切关注社会实践2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D )。A.逻辑性B.理论性C.战斗性D.实践性2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根本体现在( A )。A.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B.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C.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D.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26.习近平指出要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目的在于告诉青年大学生( B )。A

11、.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 B.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C.要学好科学理论知识D.坚持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27.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指( B )。A.实现“大同” 世界B.资本主义的消亡,共产主义的实现C.彻底实现人道主义社会D.追求绝对公平的无差别社会28.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其中最重要的是( A )。A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B坚持多读熟读经典作家们的著作C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D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29.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是指( A )。A理论联系实际B善于批判社会C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学习D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分值2分。每小题有两个及

12、以上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BC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BC )A尼采B黑格尔C费尔巴哈D哈贝马斯4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B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5马克

13、思恩格斯的两大理论贡献是( CD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6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7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BD)A.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B.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提前回答了所有问题D.对人们的实践有着正确的指导作用8.马克思主义是

14、关于(BCD)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A.有机物 B.自然 C.社会 D.人类思维9. 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誉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BD )?A.意大利 B.英国 C. 德国 D. 法国10.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 ABCD )。A.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C.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D.将马克思主义化作自己的行动11.当前如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BCD ) A.牢记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著作B.紧密联系我国社会的客观实际C.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D.紧密联系自身的主观实际,努力改造主观世界12.马克思主义是我

15、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原因在于(ABCD ) A.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B.坚持了辩证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的方法C.坚持了客观的立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D.坚持了全面的、发展的视野和眼光1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包括(ABCD ) A.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B.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鲜明的政治立场 D.崇高的社会理想1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包括( ABD ) A.实事求是的方法B.辩证分析的方法C.逻辑演绎的方法 D.群众路线的方法1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包括( ABCD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B.无产阶级斗争渴望科学理论的指导C.

16、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的理论发展 D.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于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无能为力三、判断题。(每题分值1分。)1有一种观点认为,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不科学的。( 错误 )2.指导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亲手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错误 )3.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只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错误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实践的应用。(正确)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

17、代的马克思主义,具体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错误 )6.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取决于马克思主义要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 正确 )7.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又称帝国主义阶段。( 错误 )8.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是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正确)9.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只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错误 )10.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正确 )11.对于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是矛盾的。(错误 )12.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理论联系实际。(正确 )13.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是

18、伟大的认识工具,因此,马克思主义只是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错误 )14.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正确 )15.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剩余价值论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错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一试题库(有答案版及评分标准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2.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 C )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 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 D、社会的经济

19、和政治领域3.哲学是( B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为理论唯心主义 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 D )A、绝对观念 B、客观实在 C、理念世界 D、“原初”物质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B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7.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

20、它( D )A、是否坚持唯心论 B、是否坚持辩证法C、是否坚持唯物论 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8.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D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C、世界是发展的 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9、古希腊唯物主义的代表是( D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德谟克利特10、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 D )A、主张物质的决定作用 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无法驳斥唯心主义狡猾的诡辩 D、不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点1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

21、可知论的标准 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C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1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 )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B、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C、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14.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B )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当今时代 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否证1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A、运动变化性 B、客观实

22、在性 C、具体性 D、可感知性16.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17.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对运动的( C )A、唯心主义理解 B、直观唯物主义理解C、辩证唯物主义理解 D、庸俗唯物主义理解18.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C、否认静止的存在 D、设想无运动的物质19.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C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2

23、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D )A、手脚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2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现( D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自生的C、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22.列宁关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 B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 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2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存在性 B、运动性C、物质性 D、可知性2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D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B、集体智慧的调动C、解放思想 D

24、、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25.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 B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哲学物质范畴可以取代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 D、全局与局部的关系26.在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 A )A、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27.时间具有一维性,这是指它的( C )A、可变性 B、无限性 C、不可逆性 D、连续性28.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能( B )A、创造物质 B、改造客观世界C、自由地创造规律 D、决定物质的状态29.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 D )A、化学

25、运动 B、物理运动 C、生物运动 D、社会运动30.“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B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31.古诗说“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D )A、是客观的 B、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两个及以上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它( ABE )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 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D、使哲学发

26、展到了顶峰E、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2.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AC )A、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当今时代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D、否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E、马克思主义哲学未发生任何变化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E )A、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C、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 D、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E、一般与个别的关系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应该是( ABD )A、揭露其错误的本质 B、揭示其产生的根源C、全盘抛弃 D、批判的吸取其合理的因素E、与其融为一体5

27、.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静止是指( ADE )A、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B、绝对不动 C、排斥运动D、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E、事物在特定参考系中未发生位置变动6.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 BD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E、客观唯心主义观点7.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 ABC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运动不一定是物质的运动 E、物质不一定都在运动8.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 ACD )A、劳动实践是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B、在社会中不存在精神的现象和活动C、物质资料

28、的产生是社会历史的前提 D、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E、社会生活中不存在物质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9.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ACD )A、反映客观世界 B、创造物质世界 C、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D、创造理论体系 E、为自然界创造秩序10.意识的本质是( BC )A、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的机能 C、对物质世界的反映D、观念的系统 E、人与生俱来的特性 11.下列活动属于人所独具的意识活动的有( ACE )A、三思而后行 B、饥不择食 C、眉头一皱计上心头D、趋利避害的本能 E、预见未来 1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 ACD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B、客观规

29、律不能违背,所以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E、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忽视客观规律 13.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ABCDE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C、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E、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4.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的有( ABC )A、山脉河流 B、社会生产关系 C、引力场 D、城市建设规划 E、党的方针政策1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 BDE )A、运动是新事物的

30、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C、运动就是物质位置的移动 D、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E、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6.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CD )A、思维与存在何者是第一性 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E、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错误 2.唯物辩证法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是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错误 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正确4.“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

31、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这是机械决定论。正确 5.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错误 6.人类的意识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7.正确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错误 8.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完全受物质制约、影响和作用”。 错误 9.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正确 10.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正确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

32、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到数百万种。这说明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错误 1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正确 13.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它们是否被全体人民所接受。 错误 14.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错误 15.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错误。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 错误。 17.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相加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33、错误 1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 错误 1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 错误 20.世界统一于物质。 正确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独立存在,为我们的感觉复写、摄影、反映。(1分)理论意义: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1分)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1分)体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陷。(1分)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统一

34、。(1分)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分);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2分);辩证唯物主义。(2分)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分)两方面内容:1,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原,存在和思维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分)2,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分)4.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分)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1分)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1分)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分)5.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运

35、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分);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3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二试题库(有答案版及评分标准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D )。A质变和量变 B肯定和否定 C对立和统一 D联系和发展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 C )。A是否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 B是否承认事物的永恒发展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3、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

36、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表明( C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 C )。A机械决定论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5、规律是( A )。A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B事物运动发展中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C事物运动发展中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6、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B )。A可知性 B客观性 C偶然性 D随机性7、“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37、( C )。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8、发展的实质是( D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9、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 C )。 A力量是否强大 B形式是否新颖 C是否符合规律 D出现时间先后10、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在于( D )。A新事物一出现就是强大的,完善的 B新事物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自然的 D新事物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11、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提示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的规律是( B )。A质量互变规律

38、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1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C )。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有限性和无限性13、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14、唯物辩证法认为, 矛盾的转化是( B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对立向融合转化 D由简单向复杂转化15、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B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起作用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

39、起作用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16、事物的性质是由( C )。A矛盾的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 B主要矛盾决定的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17、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 A )。A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C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D否认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据是( D )。A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B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C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9、在现实工作和学习中,有的人不敢正视和揭露矛盾,而是回避和掩盖矛盾,这些表现实际上是( A

40、)。A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B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否认意识具有能动性 D否认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20、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的是( A )。A矛盾分析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观察实验方法 D归纳演绎方法21、计算机网络给我们提供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于生活道德规范的东西。这启示我们( A )。A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C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 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不同特点22、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方法指的是( B )。A矛盾分析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辩证法23、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指( D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4、某些江湖“神医”声称可以用一种药包治百病,这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