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及合奏指挥法九大要点.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37930 上传时间:2021-03-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九大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九大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九大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九大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九大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九大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唱及合奏指挥法九大要点.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合唱及合奏指挥法九大要点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驾驭节奏,并暗示出强弱缓急。一、 为什么需要指挥? )配器不是总写全的。巴洛克时代很多作品中的通奏低音,怎么玩由演奏者自己做主。)时值不是严格的,即使严格按乐谱演奏,每个音符的时值也是由指挥家自己掌握。比如说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谐谑曲乐章中段,贝多芬规定的速度是符点二分音符(即每分钟演奏个符点二分音符),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符点二分音符的时值都是秒,而是指挥家可在Rubato(自由速度)方面自由发挥.总体上大致满足符点二分音符的规定就可以,而实际上指挥们很少把这段音乐演

2、得那么快的,甚至经常有符点二分音符五十几的版本出现。浪漫主义及其后的作曲家都鼓励演奏者采用Rubato。)乐谱上的各种标识,比如Staccato(断奏),Legato(连奏),ff,mf,pp,mp,渐快,渐慢等等,多强多弱多快多慢,如何渐,都由指挥决定。极端的例子是钢琴踏板,踏板的使用完全由演奏者自行决定,乐谱里没有规定。)指挥决定单件或一组同类乐器如何演奏以达到某种效果。比如小提琴的运弓,是走得很长,还是象穆拉文斯基那样要乐团走得很短。是整齐划一地运弓还是象斯托科夫斯基那样混合运弓(他还经常把小提琴放在右边)。还有揉弦怎么揉,诺灵顿要求弦乐不揉弦,出来的效果异常透明清澈。)指挥决定各声部声

3、响的比例,甚至详细到乐手坐的位置,切利比达什排练布鲁克纳的合唱作品是,反复调整合唱团各声部的强弱。)指挥掌握作品甚至是一组作品(比如马勒交响曲全集)的结构和比例。这是最重要的,是伟大和平庸的分水岭。)功夫在排练。演出的时候,指挥的作用比排练时要小得多,差不多就是提示乐团按排练进行吧。整部作品如何演奏早就排练好了。一个指挥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排练上。卡拉扬的伟大不在于那些演出和录音,而在于他把柏林爱乐的声音整合得至善至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然也有更注重演出时即兴发挥的指挥,那是另一种难得的境界,比如富尔特文格勒。)可以说,总谱只是指挥家需要关注的一个维度,之外还有至少几十个维度需要凭借指挥家的艺术

4、修养和想象力创造力去诠释,指挥家的艺术水准也主要是从这些总谱之外几十个或更多的维度上来体现。一张乐谱所能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如何把它具体组织成美妙的声音,即是指挥的工作。指挥决定最终的效果,是表现得经典抑或平庸的分水岭。二、准备工作和合唱组织对于活动需要,临时点将的“指挥”,合唱组织责任比摆花瓶义务重要。您也许要面对各种希奇古怪的想法和乱七八糟的人们通常的合唱组织初期,其实还谈不上多少艺术修养,说考验您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还差不多。 这个问题先搁着,在您可以考虑如何指挥之前,首先需要的是:熟悉曲谱(至少听记熟练)。乐谱(或者说烂熟于心),正是您赖以吃饭的家伙,而对乐曲的理解水平决定了您能否有驾驭的

5、能力。把你理解的,正确的情绪传达给大家;用你的头脑和大家一起唱、用你的手控制住节奏和提醒。经过反复的指导和练习,大家默契了这首曲子,指挥台上的你才是真正的指挥。只要几个主要的、认真的队员注意你的指挥,你就能驾驭节奏;当你和队列的每一个部分都有默契,你将驾驭一切。即使各种原因,没有这些条件。只能要求大家唱齐、唱出气势则可,你也可以当大家的花瓶,手势既然中规中矩,谁也挑不了什么(毕竟专家还是少数地)。如果您有时间,请看看具体步骤: 、分析作品 指挥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乐谱、分析作品。我们不是莫扎特,一首你唱熟了的歌曲,除非看到曲谱,你根本不会发现自己原来遗漏了那么多细节! 对作品的思想、风格、表现手

6、法理解越深入,对作品的解释和表现就越到位。强弱、快慢、情绪、段落结构等等,都纪录在乐谱上。理解和熟记乐谱,是指挥的必经之路。 、编制 合唱团声部位置安排有很多种,根据不同作品的需要,以及各声部的特点来安排。 同声合唱(男声合唱或者女声合唱),至少会分高、低声部,人数配备比例参考:同声二部合唱:;同声三部合唱:;同声四部合唱:。 )混声合唱(男、女混合组织或者童声、男声混合组织)二部的,高、低声部人数配置比例一般为:。混声四部合唱配置为:左上男高,左下女高;右上男低,右下女低,人数配备比例:.:.:.。 、组织排练 当指挥胸有成竹之后,通常需要经历多次排练,才能与团体达成默契和一致。正规的排练组

7、织要经历:抄写乐谱,个别练习,集体视唱,分声部练习,集体和排,连排,最后是彩排,这些步骤。 在能够充分把握作品的前提下,如果有条件,应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合唱队水平的高低、时间要求的长短、演出的性质、规模、条件等因素制定排练计划。如果时间要求很紧,则要善于抓住作品的重点,适当加大“合练”的时间。个别练习的目的,无非是让大家尽快熟悉和理解作品,同时也是指挥帮助队员解决技术问题的好机会。经过初步的个人练习后,指挥应尽快组织集体视唱。初次和练的要求可以松些,这里指挥就要对作品给予解释,要给予合唱队明确的要求。分声部练习,指挥有机会给予更细致的要求和处理,在这个环节要完全解决声部内的问题。 集体和排是

8、极为重要的排练,针对整体和各处细节上的音乐处理,需要反复排练,精雕细琢,直到达到要求为止。需要注意的是:当各个声部的队员把自己的声部唱熟了之后,“合”的过程也是不容易的。就好比初学钢琴的人左、右手都分别弹熟了,但是和起来还要练好一会儿。 业余的合唱团非主旋律部分容易跟着主旋律跑,这时候你要单独把这个声部拿出来练一会,然后与主旋律配合,再把剩下的声部加进去。 各个声部的声音要达到和谐统一,让合唱队员留心听别的声部的声音,不能因为怕跟着别的声部跑了就故意放大声音,只顾自己唱。指挥这个时候的任务就是控制整体的和谐,哪个声部冒出来了就示意他们弱下去。 遇上音高问题,高音区发出的声音刺耳难听,指挥就要帮

9、助队员调整自己的发声方法,利用泛音达到音高,完善声音效果。比如要发“a”就让队员发a的时候想着“ao”。或者唱不上去就用假声,千万不要使劲喊,这样出来的声音不仅难听且对嗓子不好。 连排,已经是总结性的排练,要求尽量一气呵成。合唱队通过连排,可以始终保持演出状态。彩排的目的是让合唱队在正式的演出条件和要求下,进行非正式的“演出”。灯光、音响、舞台布置、艺术造型等等都会具体落实。彩排的成功标志着排练的最终结束。如上,是我针对排练而提出的一点个人建议。总的来说,指挥必须熟悉曲子各部分的技术情况和每个成员的演唱特点,只有找出关键,才能对症下药。 三、指挥的姿态要求 姿态:首先请您放松心态,站正站稳、昂

10、然挺胸。在没有动作的时候,把自己变成一棵松。通常来说,您个子不高,站在合唱队前面。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者,也便于演唱者看清指挥。表情或温柔美好或刚毅冷峻随情况需要,恰当的时候请用恰当的目光给予大家恰当的暗示,如果的确不知道该往哪里看,请注意合唱队第二排中间那个人的衣服扣子。 脚是站立的根基,您可以微微张开也可以略有前后,只要站稳、站得好看。经常走来走去晃来晃去的风格一般不提倡,缩脖子整衣襟搓鼻子揉领带更加不必要。指挥的着装原则:.质量考究(正式场合需求);.舒适、合体(不是狂暴风格的对外套袖子没有特殊要求);.与唱队色彩和风格搭配、协调;.避免艳色,喧宾夺主;.可以比队员着装正式、严肃;

11、.尽量适应舞台美术和灯光要求;.党和人民提出的其他要求(例如象征意义的服饰或者佩带某些象征意义的饰物)。因此通常来说:黑色和非纯白的暖色调正装或类正装的职业装、休闲装比较合适。(“易中天灰”不很适合大型场合。)学生活动:大家都穿校服的场合,你亦不应例外,至多换成校服的礼服款(若你有的话),或者与校服统一的其他便装。特殊行业(如军、警):也尽力一致。队员着工装、作训服,若你没有,可以着协调的便装;队员着常、礼服,若你没有,应至少是色调统一的正装。静:双肩请坦然而松弛,需要时将肘轻松端起,臂略微前伸,使手抬到略同肩的高与宽,大臂不要夹紧或者随意伸展放松,如果找不到感觉请幻想弹一架吊在半空的钢琴。

12、离身体的空间以能抱住一个人为宜,高度徜徉于脸前不高于眉或者端在胸前最常见(常位),对于宽广、低沉的乐章也可以放在肚腹前不低于腰(低位),在高音和激昂的时候亦可向上擎起高过眉如“擦玻璃”(高位)。手的活动空间以曲子风格有异,动作以明确和得力为佳,通常不必过大: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指挥的主要工具。尤以合唱的指挥,通常是徒手的。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往往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一般的姿势是手掌朝向前下方,虚握或不握拳,手指自然而松弛,如握苹果状(大个的苹果),能够灵活地做出任何动作。 关于手的分工,通常以右手为主掌握主旋律,左手为辅给予提示。或者说:“右手节拍和速度,

13、左手情绪和变化”。例如合唱不考虑分声部处理,只驾驭一条主旋律的情况,那么可以让左手略低于右手,以突出主要;而在多声部处理的场合或者复杂的歌曲,双手要进行分工。此时的位置要根据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机以及情绪和变化等因素做相应调整,双手地位也许是均等的。 动:总以手舞带动小臂的动作为主,假设胸前有一个圆,在那个活动空间里足够划出清晰的线条即可。大臂和肩作为稳固的支撑,不可随着节拍乱晃。一般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大幅张开除非在慢而强到很夸张的乐章,到那时双臂可以释放,于是有“翻云覆雨”的大气。在情绪舒缓柔情的乐章,动作要灵活并舒展,参见四拍子的弱打法,是一套“蝴蝶翻飞”的柔和线条;在节奏紧凑的乐章,动作也需

14、要表现紧张而短促,下面指挥图里的线条和距离自然要变得精简而直接,有时候几乎就是跳跃的“点”了。 左手:刚才说了右手为主,一般主管节奏;左手则多作为暗示,主管情绪和变化:以不同的手法提示不同的情况例如Mr.Bean指挥圣诞乐团的时候用手指凭空当旋钮调节乐队音量,您也不妨在和团体默契的情况下采用一些暗示:例如旋律线走高而情绪饱满,您可以用左手作出向上托起的动作;再例如旋律线走低而情绪压抑的时候,就是向下压制的动作种种手段不一而足,但无一不是生动易懂而且简洁美观的。 于是真正的指挥左手一点不清闲(尤其在多声部中要分开照顾),具体手法请咨询专业人士(音乐表演专家,不是中医和推拿专家)。这里说得有点多了

15、,简单的当辅助手没什么大事的时候,双手可以做对称的相反动作,例如2拍子两手的行程像划船,详见图解。注:不管是指挥合唱还是乐队,与他们的交流不仅用手势,更重要的是用眼神。眼神的加入会使你的指挥充满活力。试想一下你目光呆板地面对着你的合唱团是多么可怕!你的队员也会觉得不舒服。所以,眼睛要与每一个声部进行交流例如在进入预示拍时,就要配合眼神给他们暗示了。卡拉扬指挥的时候是闭着眼睛的,他的乐队队员很怕他睁眼睛,因为当他突然睁开眼的时候,那是他听到了错误的音符。 四、指挥法图解提供几种基本又常用的拍节走向,每种拍子分出强和弱的两种打法,都以单只的右手为例 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

16、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第二拍弱拍的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三拍弱拍顺着第二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三拍击拍动作,第三拍反射动作由里向上弹起。 4拍(4/2、4/4、4/8),是一种复拍子,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弱拍,次强拍,

17、弱拍。第一拍强拍,两手应保持适当距离,向下作击拍动作,反射动作沿击拍动作自然向上弹起,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一拍的反射动作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动作了。第二拍弱拍,指挥动作在第一拍指挥动作的里侧,击拍动作幅度相应收小,反射时两手不能产生交叉,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 第三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四拍是弱拍,顺着第三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 6拍(6/2、6/4、6/8),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反射动作向上弹起,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二、第三弱拍,指挥动作都在第一拍指挥动

18、作里侧,动作幅度显著收小,注意不要让双手产生交叉。 第四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并注意控制动作幅度),反射动作弹起时回向里侧。 第五拍弱拍,动作幅度显著收小,击拍动作略斜向外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六拍弱拍,顺着第五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六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特殊拍子:五拍子是一种混合拍子,它有两种组合方式。 二拍+三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七拍子也是一种混合拍子,它有三种组合方式。二拍+二拍+三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二拍,为强拍、弱拍、弱拍、

19、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二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 图解:节拍点:看不懂线路没关系,关键在于节拍所在的点节拍点!驾驭节奏更多的是靠节拍点的把握,而不是用动作来挥舞节奏。2拍子像划船,有两个位置,拍子则大概是下左右上四个位置图中提供节拍点的位置,并非一成不变。所谓的“打拍子”就像四指弹跳音的动作,在发音拍击打那个节拍点,而不是划拉过去,否则节拍由点变成了线,也就没得可打了。越是对于作品陌生和配合生疏,越要强调有明确的节拍点。指挥于是就代替了伴奏带,成为快慢的标尺。 反射线、旋律线,动作设计:一个拍子是一段行程,完成一拍手要返回来准备走下一个拍子或者说为

20、了划到下一拍子开始,这个动作即“反射”或者叫“弹回”,也就是图上那么多线条的缘故。反射动作首先是为了顺畅的到达节拍点而服务的。如果您的手腕足够放松,当然,熟记节拍点行程动作将是很圆滑和自然的;而在十分紧凑、跳跃的歌曲里,这个行程则是用“弹跳”过去的。 如您所知,动作的高低幅度以及强弱、快慢,是与乐曲紧密联系的(所谓“旋律线”),因此影响到节拍点的位置和反射线方向与幅度会根据情绪而发生一些变化。这里就体现出来此反射动作的意义在于能够提供“预示”:真正指挥家的一扬手中,往往已经包含着下一拍的高低、强弱和快慢例如下一个音符高亢,指挥会在上一拍打完后反射到高位去打下一拍;再例如下一拍变慢,那么之前的反

21、射动作就拉的比较长了 综合运用几个基本的指挥手法去配合歌曲的情绪和变化(弹钢琴、蝴蝶飞、擦玻璃、翻云覆雨、指“点”江山),根据歌曲的起伏设计您手位的变化(高位、常位、低位)再配合眼神和姿态,设计出一套优雅和清晰的表达语言,一个指挥的动作因此是丰富而深刻的。一方面,曲子的具体情况决定动作的设计,另一方面,如何将动作合理并富有表现力,还需要推敲和艰苦的练习。指挥留给人们的印象总是激情和潇洒的,如果您的动作左支右绌忙不迭,不协调不美观,那就必须要考虑一下哪里不合理了。 如果您没有时间去体会这些,那就“打拍子”好了。一个“会打拍子”的人,也已经脱离了跳舞和做广播体操 有一个很酷的动作卡拉扬爱做滑翔动作

22、:当曲子柔和得可以的时候,就不要那些棱角圆圈了,手像飞机一样“飞”到节拍点上就行了节拍点的省略和动作的精简,是与作品的表现息息相关的,也是以配合默契、融会贯通为基础的。同理指挥中还有“主动拍”和“被动拍”(实拍、虚拍)的说法,然而这篇帖子的大多数读者,不妨把她作为研究的目标,而暂时不要轻易尝试。 综上,指挥动作无非就是点和线,节拍点和预示然而各种表现手段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指挥的动作设计部分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将点与线精而美的组织,以充分地描述一部作品 注:虽然对于新手来说,指挥动作只能是“做广播体操”。然而对动作进行选择和设计还是必须的。 必须以作品的内容和各方面的要求为依据来选择和设计,动作力

23、求清楚,优美和精省。通过指挥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指挥语言,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各种要求传达给每个成员,以使作品得到恰当的诠释和表现。五、准备!预示和起拍 请在前奏中把握好节拍,在将要开始的时候把手先端起来,摆好位置,大家一起集中注意力是为准备动作:“喘口气!准备开唱啦!”第一个动作往往太突然而使合唱队措手不及,那么我们需要在正式拍节之前加一个小小的提示动作起拍。 所谓起拍,就是在发声音符之前再加一个动作,以提供给唱队心理准备的时间。比如向正式动作的相反方向先小小的划一下,然后再“反射”到发声拍开始打拍子。那个感觉,就像用锤子钉钉子之前的扬手动作,先告知钉子“我要打你”,而后锤子才落下。通常来说,

24、起拍动作可能比较隐蔽,而且要以正式动作的节拍点区分仅仅是为了心理准备,并避免误解。合唱开始需要起拍,如果中间有间奏分割成两个段落,那么需要收拍并在下一个段落再次起拍。起拍的时间不是很严格要求,如果大家反应都不灵敏的话,能抓好节拍达到预示的目的就行,还有要练习熟,别有人在起拍就神经过敏抢唱了起拍又分强起与弱起。大多数歌曲是强起拍,也就是真的像图上说明的“第一拍,强”,那么毫无疑问要从第一拍的动作开打,一小节的最后一个音一定能漂亮地收束回来。而有些曲子我们将遭遇所谓“不完全小节”,第一拍不是强!如果还从第一拍动作开始打,那么一小节结束后发现:没收回来。继续打下去的结果是小节全乱套了。 这样的歌曲由

25、于是“弱起”,就不该先做强拍动作。简单的说:从第几拍起唱就从第几拍的动作开打例如一首二拍子的歌曲,发音拍是这个小节的第二拍,那就在心里默打掉第一拍,从第二拍(向内)打起,于是下一小节就正常了乐曲开头的不完全小节,通常就这样被处理掉了。 在“完全的”和不完全小节里还有很多复杂情况,例如遭遇休止符和延长记号等等,这里不多说,欢迎有针对的探讨和补充。 注:前面说过预示的问题,应该强调一下,其实研究指挥就是研究预示。每一拍都有预示,每一拍都是下一拍的预示。 如果你要指挥一个强拍,那么就应该在前一拍加强力度(速度加快,反射线加长)专业素质很高的合唱队员是很容易明白你这个动作的意义的。一般的就要与你的合唱

26、队好好排练一下了。 阿巴多的指挥干净利索,他的预示也短促得如闪电般,不得不佩服他的乐队的反应能力。他们的配合已经是非常的默契了。 区别于只是打拍子作体操的人,我们会发现专业指挥其实一直都在预示。我们看指挥的视频,往往他们的动作总是比发音“早”。但是业余的朋友,不必这样要求自己。六、延长音处理和收拍 当段落或曲子结束的时候可能有延长音(拖音),此时指挥手可以静止在“被延长的”那个音符上,如果抓不好延长音的节奏,也可以用左手的停滞,而右手继续打拍子,直到下一个起拍。延长音处理,也适用于曲子当中的长音非常长的处理。 如果一小节里长音“不长”或者前后间隔紧密,而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可以不必理会。合唱段

27、落结束要有明确表示收拍。 收拍即在收声的那一刻,于结束的音符向相反方向再“划一个流星”,或者“抖一下”。这个动作可以握拳(捏住!),也可以不握拳(STOP!)。缓慢的弱收拍:如果停在下面则向上划半个圈“)”,然后手自然垂落;缓慢的强收拍:同理划半个圈,然后手要砸下来; 干脆的收拍(无延长音):向前上方挑一下,然后手自然垂落;渐弱收拍:动作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停住不动,直到观众有所反应。 合唱段落结束时(下面是间奏了)要有适当收拍,然后手放下,等下一段落起拍。最后最后的收拍动作大多需要鲜明有力,无妨在理解正确的基础上酷一点。 七、合唱中需要指挥的部分如果是在台上的伴奏(比如钢伴),您需要至少为他提供

28、起拍。作为有伴奏录音的合唱,以及大场面中只负责合唱队的您,合唱中的前奏和间奏都不需要指挥(录音机不需要指挥)。而但凡是和唱部分您必须指挥到收声那一刻,既是任务完成时。 您可以把间奏当作合唱继续指挥,或者一段落收拍后,安心等待着就行。也许等待比较漫长,站得有点傻,您也可以用辅助手在下面跟着间奏伴奏轻轻数拍子的(像延长音的处理)。前提是不要遗忘该起唱的时候那个起拍。 可以设想,歌曲如果被一段间奏分割成两部分,那需要两次起拍哦! 若作品中有合唱和重唱甚至独唱交织的情况,个人建议:您只要为他们提供预示,进入和退出的时机就可以。把握好节奏,团体是您主要负责的。 了解了都在什么部分需要指挥后,您可以根据曲

29、子的情况预先设想出效果,也许有必要传达您组织活动的“策划者和创意人”:“拜托!不是任何流行歌曲都能改合唱,否则真的会很糗” 八、合拍与分拍 歌曲用什么拍子只是歌谱的规定,具体取决于块慢的程度,需要指挥去决定自己的动作选用什么节拍。比如比较快的四拍子歌曲,有时候需要换用二拍子:|1234| |12,34|,把复杂简单化,这就是一种合拍。而有时候歌曲很慢但是变化很多,用原来的拍子难以表达了,就要反过来把“简单复杂化”考虑分拍。合拍和分拍要考虑歌曲的具体情况,保证节拍的清晰和动作韵律。一般来说,二拍子和三拍子是最简单,也最适合初学者上手的一种打法。而四拍子打法最为流行,因为他能兼顾很多的变化,非常有

30、利于指挥去“描绘”。 而对于一些混合拍子,一般都要经过合拍处理,不然指挥不但自己很难,也是和唱队过不去咯。 指挥的动作要力图清楚,美观和精省。九、别忘了鞠躬 指挥本人应面向观众鞠躬,军人则应当全体行军礼。合唱及合奏指挥法图解(指挥图!)默认分类 2007-04-29 09:08:07 阅读1499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1)指挥的姿态要求: 躯干稳直、泰然。不能弯腰曲背,前弓后仰

31、,不要耸肩,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 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助手的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 脚是站立的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置。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但不宜太多,更不能随意走动、下蹲。当然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 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 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

32、具和武器,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 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动作。 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2)指挥法图解: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3拍(3/2

33、、3/4、3/8),强拍,弱拍,弱拍: 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 第二拍弱拍的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三拍弱拍顺着第二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三拍击拍动作,第三拍反射动作由里向上弹起。4拍(4/2、4/4、4/8),是一种复拍子,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 第一拍强拍,两手应保持适当距离,向下作击拍动作,反射动作沿击拍动作自然向上弹起,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一拍的反射动作 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动作了。 第二拍弱拍,指

34、挥动作在第一拍指挥动作的里侧,击拍动作幅度相应收小,反射时两手不能产生交叉,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 第三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四拍是弱拍,顺着第三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6拍(6/2、6/4、6/8),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 第一拍强拍,反射动作向上弹起,不要过分斜向外侧。 第二、第三弱拍,指挥动作都在第一拍指挥动作里侧,动作幅度显著收小,注意不要让双手产生交叉。第四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并注意控制动作幅度),反射动作弹起时回向里侧。第五拍弱拍,动作幅度显著收小,击拍动作略斜向外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六拍弱拍,顺着第五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六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