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教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40465 上传时间:2021-03-0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7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鉴赏教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诗词鉴赏教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诗词鉴赏教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诗词鉴赏教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诗词鉴赏教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鉴赏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鉴赏教学PPT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古代诗歌的,鉴赏,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能力层级E级),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3,1、形象: 即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也就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它是营造意境的要素。,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剌鸣。,1、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 统一的意境。这种意境的特征是什么? 2、这种意境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答:安静、宁谧。,2、答:对安宁生活的向往。,4,2、语言特点: 一般有清新、质朴、绮丽、含蓄、简练等。,题 君 山

2、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简析本诗的语言特色。 答:作者用浓墨重彩点出了湖山的秀美,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灵秀形神和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语言体现了绮丽的特征。,5,采 莲 曲 刘方平 落 日 清 江 里, 荆 歌 艳 楚 腰。 采 莲 从 小 惯, 十 五 即 乘 潮。 (1)有人说第二句中的“艳”一字传神,耐人寻味。为什么? (2)本诗中作者是怎样逐层写采莲女的?,(1)答:“艳”字不仅与上句里的“清”字相映成趣,而且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采莲女的美丽外貌。 (2)答:先写环境,然后写人物的外貌,最后写人物的心灵。,6,直接抒情(

3、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表现手法,赋、比、兴(创作方法)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达方式) 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抒情手段,7,题破山寺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本诗创造了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怀?,答:诗歌通篇写景,创造了宁谧澄澈,万籁俱寂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8,表现技巧(二),1、衬托 在诗歌创作中,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4、景物烘托)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对比),9,谢亭送别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简析本诗的衬托手法。,答:诗的一、二句是反衬,以红叶、青山衬离愁,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哀伤。三、四句是正衬,凄黯迷茫的色彩中表现了诗人的凄清伤感的情怀。,10,2、用典 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传递作者丰富的思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小 重 山 岳飞 昨夜寒蛰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时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下阕结尾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5、?,答:表达了诗人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11,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亭山,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娥眉曾有人妒:指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12

6、,1、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什么?,解析:考查对典故寓意的理解 答:主和派(投降派或奸臣小人)没有好下场,解析:考查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和评价 答:“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2、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13,课堂练习(一),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7、,解析: 1、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解答:“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2、考查对本诗思想感情的理解 解答: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15,课堂练习(二),登鹳鹊楼 畅 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6,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解析:考查对诗的情致理趣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答:王之涣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鹊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包含了“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