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42069 上传时间:2021-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一、教材 加法交换律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主题图表现的是李叔叔骑车去旅行,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问: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列出40+56=96(千米)或56+40=96(千米)两个算式,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得数相等,能够用“=”连接,然后在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进而发现加法交换律,在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最后是加法交换律的应用。基于以上思考,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2、能使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教学难点: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三、教法学法 以上是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在实际

2、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新授和练习尽可能从贴近学生身边的素材撷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谈话的情境给同学们一个轻松的氛围,然后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引出两个加法算式。40 + 56 = 96 56 + 40 = 962、自主探究,寻找规律(1)尝试解决问题。 列式,说用加法的原因,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意图:结合实际问题,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感知。(2)通过学生汇报,引出:40 + 56

3、= 56 + 40(3)在举例中验证 先观察黑板上的式子,再在练习本上写出几个式子验证一下,进一步讨论得出加法交换律。设计意图: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遵循先观察,最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再举例验证,进而发现总结规律,这样一个思路来教学。在这个过程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提升知识抽象概括的水准,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初步基础。3、请同学思考:50+3+4=50+4+3是否也应用了加法交换律?然后,用加法交换律填空:20+16+80=20 +( )+ ( )15+57+85=15 +( )+ ( )(1)计算等式左

4、右两边的算式,用脱式计算。(2)你发现了什么?这就是加法交换律在连加的算式当中的应用,有时能够使这种算式变得简单、好算!4、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学生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5、回顾学习过程,从提出猜想,再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最后是实践应用。6、当堂练习(1) 填空。(2)把算式补充完整。(3)指出下面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4)判断;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设计意图:新课刚结束就配以填空、判断、等多种形式的联系,既有利于概念的正确建立,同时也及时地巩固了新知。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提出猜想 40 + 56 = 56 + 40 举例验证 72 + 90 = 90 + 76 得出结论 5 + 7 = 7 + 5 实践应用 . 用字母:a + b = b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