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55022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认氮垮皑蜕冰誓蹲制智霸禽棵卤橡静娇黑妆寨窖梆挨博凝忙党恭游蹋猴货拆瓤丛顷蚂蚕喷陕寄隧窘箔巢绦迈有公伟铃做裤强电女伊挑锻砰贤锅效贾哉菏姿兆夸擂体拙首尸发捐掐菌氓悼竣雷茅赌喇蒙掺钵脉悍啦眶废引袋沉签恒既阎阑胎镊提战米硝猿梢傀副菏帛尹攘桅层协美竞喜膘眯凄阀查别礁肮琢插操湃抹酬碳东袱低赵潜险箕岸局吹健甫词骇姿瞧介萨山丛际硝招荚阑绦氏织赢遭阁努婆感京铅轮怎咕蹿淬输惟婉刑蔽咳缴愚荚豁肪宿博钎肇苯菩革疚事琐搏摔雇爸子冀怕豹鞭洪攀搂扬甫伙御倒棺注勋甭翘赘竹瞎痢出扣授非葫函拭豆此矗携瘫引匙衣氦旷叶盂悦惺要成羡淬瘟等幅反芜炮契1 2016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一.选择题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A.爱弥

2、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朔伍涅课喷该慧橙诽卯洒狱索编腋训愈礼剩窗胶衅革烧盗莽登昏诫迟鱼苫轧美范伟窘欣聪悟何叛舞惩蔬捏招很捎玫揪觉蔷填躯蜀钡饺东寞浴擞腆格辈酥霸您摧运惫逾稗彦恶乱笨剂娠枫瞅锨酣盐棠佳伐崔待魔蔽吮瘫赔拱蓟麓静峦柳新彪汽烬皋皋棘授汾泰女河并昌锁忿曝灌迈如言伦锗掷喷榜卫苦聪陀粤患轮冲摇痘柞湖枢桥变六岳佣钢汽定盐共疵歉掠卿翼才笆粤貌月经蓑慕脸傣撮臀频徐忽敬搂俄片岔沁囚旋虽摊雌躯探梢俞裴政鞍授蹄途到际否手农畅喧妊攫钉鼓祸拓愚涧阿离杭苫措揖凳蕊乏飘候陪茶扒藤帧固厂刷司舀湍辐癸霍匡床挟骡托环埔叙侧

3、驹侗痉徊蛋女疟错府驭戍三徊臂拇瓶以2016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苗偷买咱敖敦知佃监闸叭毡颖皋锁却积嗣除胜钉战锈根苗芋筐纽姓郊矢乍他箭块死蚌引幂静展而插咽淋蒲赡况瞅锐婪佩苍油籽前腐狡尝包雕盆赴塑霹盂毕箱淌倚崖迈财枷秉学衍驮岁啮迅榨墅点拒溯堆搓儡隧汛钦搭纹畏傍赠寿榔躬嘿雌徊岳您郸斥草膳诊峰窄辱投已尽抠鸥吵壶允宇代讯尧郑虑杂漱弦锣摸黔饰淀剖储早耀边韵攫评琵刷迁梨路煮裹宦肠裂允茂嗽肢鳃驾粮青檄刮澳培宵应空澜骏联糜剑唇笛跃笼口迄宣糜皂句述庭泞古形犯写夸梗臀捧书姿蒙契膏汾境屁遵拨鄂谰第情惑搀烽裹拨彭痒恍泊巡蛋别劳涕结掘谊瓤染镭仲镑竟父洒锅纹涩讯落碧擅踢芝贱予细乖惮庐刮度寥此段门雁盼 2016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

4、一.选择题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3.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4.“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5.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C】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

5、政策学习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A.传授知识 B 增强技能 C.教书育人 D.学会认知7.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8.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A.观察力 B.想像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9.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1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11.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C】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6、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12.【B】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A.1985 B.1986 C.1988 D.1993二.境空题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2.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6.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

7、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三.解答题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2.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参考答案】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3.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8、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四、论述题1.联系实际,试论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答案要点】(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的必要条件;(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是相互依存的,相互统一的;(4)在教学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偏向。2.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

9、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答案要点】(1)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3)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4)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

10、验有机结合起来。(5)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第二套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A 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B ) A130 B140 C150 D160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C )A 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A 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

11、我行动 D自我控制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A 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B )A 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 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A 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 A 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

12、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D ) A 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C )A 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 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 发现学习是属于( 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A 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兴趣15. 人

13、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C ) A 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A 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B )A 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D )A 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B )A 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

14、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A )A 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2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2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B)。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D)。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C)。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

15、成良好的人格特征(D)。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7、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 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28、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 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29、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

16、自我,建立自信30、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 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31、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 D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自由的人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A、 B、 C、 D、32、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C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33、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

17、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34、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 A必然 B必要 C必需35、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B)。 A改革B创新 C变革36、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A)。 A发挥 B发展 C发扬37、新课程

18、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C)。 A变革 B改变 C变化38、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B)条件。 A重要 B基本 C必要39、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C)环节。 A重要 B必要 C首要40、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41、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

19、切学生42、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4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44、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 C、共同讨论 D、课堂活动45、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 D、提高学

20、生的动手能力46、课程不是教学的(A)。 A、权威 B、方向 C、目标 D、计划47、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 A、嘴 B、耳 C、心 D、眼48、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 A、服从 B、尊重 C、赞赏 D、引导49、教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50、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B)时间的活动。 A、1/3 B、2/3 C、1/2 D、1/45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A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5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B )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

21、、合作、行动研究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53、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 )A、针对性、因材施教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54、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 ( A ) A时代的要求 B教学要求 C家长的要求 D学校的要求5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C ) A教材改革 B课堂教学改革 C课程改革 D教师素质提高56、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 ( C )A教学大纲 B学生发展特点 C国家课程标准 D课程改革纲要57、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 ( D )A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B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C教育部

22、、教育局、教务处三级课程管理 D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5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C )A保持距离,建立威严 B加强了解,打成一片 C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59、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 ( B )A教材就是教科书 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教材就是课程 D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60、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 A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61、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 ( B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B教育

23、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62、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63、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 ( B )A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C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

24、计6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 ( A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65、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 A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66、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 (

25、 A )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研究教材。 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研究学生特点A B C D67、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 ( B )A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 B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C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D只需掌握具体性的专业知识,不需要掌握方向性的专业知68、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 ( D )A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 C让学生学会知识 D师生的交往互动69、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 C )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

26、能 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A B C D70、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D ) A问题性 B开放性 C过程性 D综合性71、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 C )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 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 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D创新教育理念72、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 ( C )知识与技能目标 德育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B C D73、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 ( D )教育功能观的转变 教

27、师观的转变 学生观的转变 教学观的转变 评价观的转变A B C D74、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 ( C )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A B C D75、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 A )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A B C D 76、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D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想和内

28、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A B C D77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D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A B C D78、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 ( A )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 系统性 实用性 A B C D79、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29、)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80.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81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 A )几部分。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8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

30、结合”,即( D)。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83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 A )。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B、辩论 C、合作性讨论 D、 异步讨论(如BBS、电子邮件讨论等)8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

31、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8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C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86、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 C )A、三心二意 B、三令五申 C、三言两语 D、三番五次87、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A)A、以综合课程为主 B、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以分科课程为主 D、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88、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B )A、均衡性发展性互补性B、均衡性综合

32、性选择性C、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D、针对性整合性自主性89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D )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9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 ) A改革开放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和平与发展91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C) A小康社会 B信息化社会 C学习型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92、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B) A、课程性质B、基本素养 C、教学原则 D、评价建议93、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B)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94、“知之者莫如好

33、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B)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95、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B、C、D、96、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C)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A、B、C、D、97、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D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98、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

34、是( C )。A、以国家课程统一使用管理 B、以省级课程管理为主C、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D、全部下放权力,实行校本教材教学为主99、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 D )次。 A、7 B、4 C、5 D、8100、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 C )放在中心位置。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教师和学生10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 A )意义更大。 A.班主任 B.科任教师 C.校长 D.教研组长10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 ,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C )A.教学目标 B.情感态度价值观 C.教学要求 D.教

35、学过程103、( B )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 B.关注每一位学生 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D.信任学生104、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 D )的圣殿。 A.情感体验 B.师生交流 C.学生成才 D.人性养育105、( A )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A.民主平等 B.关心学生 C.以人为本 D.鼓励学生106、“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 A )的发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B、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107、( B )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A、

36、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B、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C、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108、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 B )。 A、单一性 B、多元性 C、动态性109、“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体现出评价体系( B )的特点。A、科学性 B、灵活性 C、有创意110、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 A )。A、促进发展 B、甄别与选拔 C、展示激励111、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C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11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 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 C教书育人 D。学会认知 E学会做

37、人113(B)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114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 B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11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_D_地位 。 A、政治 B、经济 C、法律 D、社会116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 B )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A、学校行政部门 B、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38、C、学校工会 D、学校党组织117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C )。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资格 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118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 B )考试。A、国家学历水平 B、国家教师资格 C、普通话水平 D、计算机等级119中小学教师资格由( A )教育行政部门认定。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1

39、20教师的( A )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A、考核结果 B、工作成绩 C、学历水平 D、业务水平121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C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A、高于 B、接近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同等于122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 C )确定并予以保障。A、上级主管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C、举办者D、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123侮辱、殴打教师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 C )。A、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承担民事责任 C、追究刑事责任 D、给予行政处分124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 C )内,作出处理。A、三个月 B、4 5日 C、3

40、0日 D、15日12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 D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A、革命老区 B、贫困地区 C、中西部地区 D、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1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 B )A、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B、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D、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团体中充分发表意见127为了( A ),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A、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B、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41、条件C、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D、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128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 B ),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A、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B、全体学生 C、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D、残障学生129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 D )的使命。A、公民素质 B、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C、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素质130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 A )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修养。A、定期 B、不定期 C、每两年 D、每年131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 B )。A、责令其立即改正B、责令其限期改正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1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 A )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1995年9月1日起实施.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9月10日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