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遗传定律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557843 上传时间:2021-03-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遗传定律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生物遗传定律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生物遗传定律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遗传定律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遗传定律同步练习.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生物限时练十六1在豚鼠中,黑色(C) 对白色 (c)、毛皮粗糙 (R)对毛皮光滑 (r) 是显性。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 黑光白光18 黑光 16 白光B 黑光白粗 25 黑粗C黑粗白粗 15 黑粗 7 黑光 16 白粗 3 白光D 黑粗白光10 黑粗 9 黑光 10 白粗 11 白光2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 控制,叶的形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W、 w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基因型RRWWRRwwRrWWRrwwRRWwRrWw比值111122A. 双亲的基因型组合为RrWw RrWWB 测交是

2、验证亲代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C等位基因R、r 位于复制时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D 基因型为RrWw 的个体自交,与上表中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1/43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Aa、Bb 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假设在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9 种基因型B乙图和丙图所示个体分别自交,它们的后代均出现3 种基因型C 甲图与乙图所示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8 种基因型D只有甲图所示个体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玉米体内的D 与 d、 S 与 s 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玉米

3、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DDSS 2DDSs1DDss1DdSS2DdSs 1Ddss。这两种玉米的基因型是()A DDSSDDSsB DdSs DdSsCDdSS DDSsD DdSs DDSs5与家兔毛型有关的基因有两对(A 、 a 与 B 、b) ,只要其中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就能出现力克斯毛型,否则为普通毛型。 若只考虑上述两对基因对毛型的影响,用已知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的家兔为亲本杂交, 得到 F1,F1 彼此交配获得 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F2 出现不同表现型的主要原因是F1 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的现象B 若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

4、与亲本毛型相同的个体占 7/16C若 F2 力克斯毛型兔有 5 种基因型,则上述与毛型相关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D 若要从 F2 力克斯毛型兔中筛选出双隐性纯合子,可采用分别与亲本杂交的方法8.( 15 分)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 为黑羽, bb 为白羽, Bb 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 和 C 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 C 为短腿, CC 为正常,但CLCL 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 1)F1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若让 F1 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 F2 中出现_中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 。(2

5、)从交配结果可判断 CL 和 C 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 是_;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 是 _。(3)B 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 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科研人员对 B 和 b 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 基因 的 编码 序 列缺 失 一个 碱 基对 。 据此 推 测 , b 基 因 翻译 时 ,可 能 出现 _ 或_,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4)在火鸡( 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 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_。10有一种无毒蛇,皮肤颜色由两对

6、基因(O、o 和 B、b)控制,基因 O 决定橘红色素酶的形成,基因B 决定黑色素酶的形成。具有黑色和橘红色相间花纹皮肤的蛇称为野生型。杂交实验在纯合的黑蛇和橘红蛇间进行,其F1 全为野生型, F1 自交后, F2 出现野生型、黑色、橘红色、白色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 1。请据此回答:(1)分析可知, 基因能够通过,进而影响生物性状。 对 F2 中的黑皮肤蛇进行解剖, 其肌肉中并不含有黑色素,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亲本中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和。若让 F2 中的橘红蛇相互交配,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3)有资料显示,人为改变孵化温度和湿度能够改变幼蛇的性别。孵化温度控制

7、在23oC,相对湿度在90,孵出的全是雌蛇。将温度控制在 24 27oC,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 50-70条件下孵出的幼蛇,雌、雄比例约各占一半。请完成下列验证湿度、温度对蛇性别发育影响的实验。实验步骤:随机选取受精的蛇卵l00 枚,。将 A 组置于温度为23o C,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孵化;。检查各组蛇的性别比例。实验结果:。1.D2.D3.C4.D5.A6.( 1)蓝羽短腿 :蓝羽正常 =2:161/3(2 显性隐性(3) 提前终止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4) 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 ZZ 为雄性,WW第 1 页胚胎致死7( 1)控制酶的合成基因选择性表达(2)ooBBOObb橘红色白色 =81( 3)实验步骤:平均分为 A、B 二组将 B 组置于温度为 25,相对湿度为 60%条件进行孵化实验结果: A 组全为雌蛇, B 组雌蛇、雄蛇各占一半。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