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同步练习卷.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558432 上传时间:2021-03-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同步练习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同步练习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同步练习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同步练习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同步练习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同步练习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同步练习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 的 A、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 拉 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 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A减小 A 物的质量B增大 B 物的质量C增大倾角D增大动摩擦因数【答案】 AB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 m 的物块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且Mm,将它们用通过轻而光滑的定滑轮的细线连接。如果按图甲装置在水平桌面上,两物块刚好做匀速运动。如果互换两物块按图乙装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共同加速度大小为AMgB M m gMmmC Mm gD0M【答案

2、】 C3如图所示的装置,小车总质量用M 表示,钩码总质量用m 表示。将木板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调节木板倾角为,使小车恰好带着钩码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再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钩码,由静止释放小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来源 : 学科网 A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B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C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D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答案】 DgsinMg sinmgM mMg sinM mmgM4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l2 m 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往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 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

3、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 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 s, g 取 10 m/s 2,那么该消防队员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2:1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l:7第 1页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答案】 C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在水平面上撞向弹簧,当滑块将弹簧压缩了x0 时速度减小为0,然后弹簧又将滑块向右推开。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整个过程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正确的是A滑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加速运

4、动C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kx0mgmD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滑块离开弹簧时,滑块的速度最大【答案】 C6如图所示,物体P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若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始终遵守胡克定律,那么在P 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P 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一次C有一段过程,P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D P 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最小【答案】 D7若水平恒力F 在时间 t 内使质量为m 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一段距离s,则 2F

5、的恒力在2t 时间内,使质量为m/2 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的距离是A sB4sC 10sD 16s【答案】 D8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20 kg 的物块 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静止不动,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5 N 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加速度a=1 m/s 2 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时A物块 A 相对小车向左运动B物块 A 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C物块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块 A 受到的弹力将增大【答案】 C9如图甲所示,粗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 0.3 kg 的小物块静止在A 点。现有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

6、 F 作用在小物块上,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F,小物块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为C 点,小物块从A 到 C 的 v t第 2页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物块到C 点后将沿斜面下滑1B小物块加速时的加速度是减速时加速度的C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2D推力 F 的大小为6 N【答案】 B10如图,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60的光滑楔形滑块的顶端P 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当小球对滑块的压力为零时,滑块至少以_加速度向左运动;当滑块以a2g 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 T 的大小是 _。【答案】3 g5mg311如图( 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 拉

7、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 a 随外力 F 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 2。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物体的质量为 _,斜面的倾角为 _。【答案】 2 kg3712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O 处有一质量为 m2 kg 物体。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的作用,F1 4 N ,方向向右, F2 的方向向左,大小如图乙所示,且在t2 s 时刻同时将两力撤去。物体在t 0时刻从静止开始运动,则 t0.5 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 m/s2 , t 2 s 时刻物体的速度为 _ m/s ,在 t _s时刻物体的速度最大,最

8、大值为_ m/s 。【答案】 0.5010.513传送带与平板紧靠在一起,且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内,两者长度分别为L1 2.5 m 、 L2 2 m 。传送带始终保持以速度 v 匀速运动。现将一滑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到传送带的左端,然后平稳地滑上平板。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5,滑块与平板、平板与支持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0.3、 0.1,滑块、平板的质量均12为 m2 kg, g 取 10 m/s 2 .求:( 1)若滑块恰好不从平板上掉下,求滑块刚滑上平板时的速度大小;( 2)若 v 6 m/s,求滑块离开平板时的速度大小。【答案】( 1) 4 m/s(2) 13 m/s14翼

9、型降落伞有很好的飞行性能,它被看作飞机的机翼,跳伞运动员可方便地控制转弯等动作。其原理是通过对降落伞的调节,使空气升力和空气摩擦力都受到影响。已知:空气升力F1 与飞行方向垂直,大小与速度的平方第 3页成正比, F1=C1v2;空气摩擦力F2 与飞行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F2 =C2v2,其中 C1、 C2 相互影响,可由运动员调节,C1 、 C2 满足如图b 所示的关系。试求:( 1)图 a 中画出了运动员携带翼型伞跳伞后的两条大致运动轨迹。试对两位置的运动员画出受力示意图并判断,、两轨迹中哪条是不可能的,并简要说明理由;( 2)若降落伞最终匀速飞行的速度v 与地平线的夹角为,试

10、从力平衡的角度证明: tan = C2;C1( 3)某运动员和装备的总质量为70 kg,匀速飞行的速度v 与地平线的夹角约 37(取 tan 37=0.75),匀速飞行的速度 v 多大?( g 取 10 m/s 2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轨迹是不可能的(2)证明见解析( 3) 13.3 m/s1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物体 A 以速度 v0、从水平平台上滑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B 上。长木板的质量为 M 、长为 L,小物体 A 与长木板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小物体的大小不计,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问:( 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满足什么条件,长木板才能

11、滑动?( 2)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c 时,小物体恰好能从长木板的右端滑落,求此时小物体滑落时的速度v?【答案】( 1)2Lgc m cM( 2) v0v0 M16弹簧测力计挂在升降机的顶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2 kg 的物体。当升降机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 16 N。如果从升降机的速度为3 m/s 时开始计时,则经过 1 s,求升降机的位移(g 取 10 m/s 2 )。【答案】 2 m 向上和 4 m 向下1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长L=1.5 m ,高 h=0.8 m 的长方体木箱,其质量为M =1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3。在它的上表面的右端放有

12、一质量为m=4 kg 的小铁块, 铁块与木箱间的摩擦不计。开始它们均静止。现对木箱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27 N。( g=10 m/s 2)求:( 1)经过多长时间铁块从木箱上滑落?( 2)铁块滑落前后木箱的加速度a1 与 a 2 大小之比;( 3)铁块着地时与木箱右端的水平距离s。【答案】( 1) 0.5 s( 2) 1:2(3) 4.32 m18如图所示,质量m=1.1 kg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传送带的右端,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传送带的长度L=5 m,当传送带以v=5 m/s 的速度做逆时针转动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7。已知: g=10 m/s 2, sin 37 =0.6,cos 37 =0.8。( 1)求传送带稳定运动时绳子的拉力T;( 2)某时刻剪断绳子,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位移;第 4页( 3)求物体运动至传送带最左端所用时间。【答案】( 1) T=5 N(2) 2.5 m( 3) 1.5 s第 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