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浙江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564176 上传时间:2021-03-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浙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浙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浙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浙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浙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浙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浙江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版高考地理模拟试卷(浙江版)2019 版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行,但体积和质量很小的天体。结合下图,回答1 2 题。1. 太阳系中大部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位于()A.M 和 O之间 B.O 和 N 之间C.N 和 P 之间 D.P 和 Q之间2. 与地球相比,图中天体 O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是 ()A. 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B. 没有卫星C. 距日较远,表面温度低D. 体积和质量很大解析第 1 题,小行星带在

2、太阳系中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根据图中各行星的位置可判断出N 为火星轨道,P 为木星轨道。第 2 题,地球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有三个: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和适宜的温度。图中天体O因距离太阳太近,表面温度高,也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也没有液态水的存在。第 1页答案1.C2.A3. 下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分别代表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 () A.7 , a B.3 ,b C.2 ,c D.1 , d解析有 3 个箭头指向a,a 有一个箭头指向b,故 a 为岩浆, b 为岩浆岩,火山喷发可形成岩浆岩。答案B读图,回答4 5 题。4. 如果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3、正确的叙述为 ()A. 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 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 在气压带丁和风带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D. 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5. 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丙、丁两地中,丁地是陆地B. 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 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流温暖湿润解析第 4 题,在低纬环流中,盛行上升气流的丁为赤道低气压带 ; 盛行下沉气流的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第 2页为动力原因 ; 为低纬信风带。常年受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干燥,气压带丁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第5题,由海陆热力性质

4、差异形成的东亚季风环流冬季盛行干燥的西北风。答案4.B5.C读下图,完成67 题。6. 自然带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A. 纬度地带分异现象B. 干湿度地带分异现象C. 垂直分异现象D. 地方性分异现象7. 自然带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A. 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B. 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C. 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D. 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解析第 6 题,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0° 10° 之间,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却分布在10°S23.5°S 之间,主要是由于东南信风及地形( 西北部为巴西高原,地势抬升多地形雨) ,加之巴西暖流的影响

5、而形成,区别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带,故选D。第 7 题,自然带第 3页为热带荒漠带,其南北延伸较长主要由于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导致的,故选D。答案6.D7.D8.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关系的是 ()解析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矿产资源。天然资源 ( 如煤、石油等 ) 属于自然资源,但经加工转换的二次能源 ( 如火电、焦炭等 ) 则不属于自然资源。答案C下图为浙江省省际人口流动情况示意图。2019 年浙江省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3.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省外流入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21.7%。读图完成 9 10 题。9. 浙江省人口状况

6、是()A. 目前常住人口约5 500 万B. 少儿扶养负担加重C.1990 年后一直为人口净流出区D. 流出人口增速较流入人口快10. 浙江省人口变动带来的影响是()A. 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B. 人口素质提升缓慢C. 人口流入延缓老龄化D. 流入人口对城镇化贡献小第 4页解析 第 9 题,根据示意图可知,浙江省2019 年迁入人口为 1 182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1.7%,可计算出人口总数为 5 447 万,故 A 正确 ;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入,少儿扶养负担将减轻, B 错误 ; 根据流入和流出的数据来看,浙江省1990 年后一直为人口净流入区,C 错误 ; 根据两条曲线斜率判断流出和流入

7、变化速度大小,斜率大则变化速度大,流入人口曲线比流出人口曲线斜率大,则速度上看迁入人口增长快, D 错误。第 10 题,浙江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因此迁入浙江的为青壮年,使得浙江总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比例相对下降,延缓了老龄化。答案 9.A 10.C读城市规模的成本效益曲线图,完成11 12 题。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0 P1 城市成本低于效益B.P1 P2 城市成本增加最快C.P2 P3 城市成本低于效益D.P2 P3 城市效益增加最快12. 只从城市成本、效益角度考虑,最大城市人口规模为 ()A.P0 B.P1C.P2 D.P3解析第 11 题,读图可知, P0 P1 城市成

8、本高于效益,第 5页A 项错 ;P1 P2 城市成本下降快,B 项错 ;P2 P3 城市成本低于效益, C 项正确 ;P2 P3 城市效益下降快,D 项错误。第12 题,只从城市成本、效益角度考虑,城市的成本与效益应达到一个高水平的快速发展阶段。P0 是城市发展初期阶段,P1 是低水平的平衡,P2 是不平衡的快速发展阶段,P3 是高水平的快速发展阶段,D 项正确。答案11.C12.D读“江西省某地棉花种植及相关产业链图”,完成 1314 题。13. 读图可知此产业链 ( ) A. 扩大了棉花的种植规模B. 提高了棉花的商品率C. 实现了图中各产业的联系D. 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14. 实现此产业

9、链的关键是()A. 科技水平 B. 市场需求C. 劳动力数量D. 运输成本解析第 13 题,该产业链表示棉花生产的产品经过分类深加工,产出较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质经过技术处理,变废为宝, 达到充分综合利用的结果,因此该产业链使得棉花的生产、加工与转化、废物利用各阶段联系起来。第14 题,图中虚线部分表示的是原料转化为第 6页产品所经历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很明显影响该过程的主导因素应该为科技水平,故选A。答案13.C14.A读下图,回答15 17 题。15. 图中地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水稻种植业B. 商品谷物农业C. 大牧场放牧业D. 乳畜业16. 图示四个地点

10、中,按纬度排序从高纬到低纬依次为()A. B. C. D. 17. 若只考虑图示因素影响,图中四个地点最可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是 () A. B. C. D. 解析 第 15 题,读图知, 地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可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适合牧草生长,且一般人口密集,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第 16 题,和西风带相比,副热带高压形成的纬度低,因此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间越长,纬度越低,故 A 正确。第 17 题,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且靠近地中海气候的南部,因此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交替控制,其中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的时间长,故 C 正确。第 7页答案15.D16.A17.C

11、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 18 19 题。18. 阶段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水源状况 B. 科学技术C. 草场分布 D. 市场需求19. 发展到阶段以后,乙、丙两地区的牛奶完全由甲地区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乙、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造成地价上涨甲地区的牛奶生成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乙、丙两地区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奶牛产奶量降低A. B. C. D. 解析第 18 题,阶段牛奶生产基地靠近城市分布,市场需求是主要因素。第19 题,发展到阶段以后,乙、丙两地区的牛奶完全由甲地区输入,一方面是因为交通运输条

12、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为较远距离供奶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与牛奶生产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有关,既然集中于甲地生产,说明甲地牛奶的生产成本低。答案18.D19.B第 8页读图,回答2021 题。20. 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A. 环境污染B. 生态破坏C. 自然资源衰竭D.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21. 按环境要素分类,该环境问题属于()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 D. 生物污染解析第 20 题,据图可知该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第21 题,全球变暖是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而导致的气温升高,属于大气污染。答案20.D21.A2019 年 6 月

13、19 日一场罕见雾霾袭击新加坡。读图,完成 22 23 题。22. 罕见雾霾袭击新加坡,雾霾烟尘来自()A. 苏门答腊岛B. 加里曼丹岛C. 爪哇岛 D. 马来半岛23. 用于对雾霾的分布范围监测系统还可用来()A. 出行导航 B. 规划城市道路交通C. 进行矿物地质探测D. 建立城市管理数据模型解析第 22 题,注意图例,此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第 9页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在西南风的影响下苏门答腊岛的烟雾飘到新加坡。第23 题,对雾霾的监测应用了遥感技术,该技术还可以用于对矿物的地质探测。答案22.A23.C下图为雅砻江干流某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24 25 题。24. 通过对雅砻江

14、进行梯级开发,该流域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A. 甘蔗制糖 B. 精密仪器 C. 高档家具 D. 有色冶金25. 雅砻江水电开发受季节影响较大,针对“丰枯不均”的现象,开发时应注意 ()A. 统一管理,科学调度 B. 修高大坝,增加库容C. 招商引资,扩大开放D. 疏浚河道,发展交通解析第 24 题,雅砻江干流流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有色金属等高耗能工业,而甘蔗制糖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精密仪器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高档家具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第25 题,雅砻江水电开发受季节影响较大,丰季发电量大,枯季发电量小,因此要统一管理,科学调度。答案24.D25.A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2

15、 小题,共 20 分)26. 读甲 ( 北半球某地地质、地貌略图) 、乙 ( 甲图中第 10 页两地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 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 甲图中 A 为 _( 地貌 ) ,其主要形成原因是_。甲图中 B 处地质构造属于_。(3 分 )(2) 乙图中 m、n 两条流量变化曲线,最有可能在水文站测得的是 _,这说明湖泊对该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是_ 。(2 分 )(3) 植被从 A 到 D 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地域分异规律。如果这些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对该河下游的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有_。 (3 分)(4) 综合图中信息,该流域所属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下面四幅图

16、中的 ()(2 分 )解析第 (1) 题,A 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 B 处岩层断裂错动形成断层。第(2) 题,处有湖泊的调节作用,使径流量变化平缓。第(3) 题, A、 D 处海拔不同,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若植被破坏,会加剧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第 (4) 题,该地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且位于大陆东岸,故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C 项符合。答案(1) 冲积扇 ( 洪积扇 )流水沉积断层(2)n调节河流径流量,使径流量变化平缓(3) 垂直含沙量增大 ; 径流量变化增大第 11 页(4)C27. 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城市平面图,完成

17、下列问题。(10 分 )(1) 图中农田区由种植水稻转变为生产时令蔬菜,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分 )(2) 城市高收入人群住宅区往往选择C、 D、 E 中的_处,理由是_。 (3 分 )(3)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纺织厂、化工厂和精密仪器厂均有投资意向,你认为城市应引进 _厂比较合适,理由 _ 。 (3 分 )(4) 该市拟建一海滨浴场,若仅从风浪的角度考虑,图中 A、 B 两处中, _处比较合适。 (2 分 )解析第 (1) 题,随着该地区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对蔬菜需求量增加, 同时生产蔬菜可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第 (2)题, C 处背山靠水,邻近林地、科研所与理工大学,社会生态环境好。 第(3) 题,该城市科技力量较雄厚,又有电子厂,可引进精密仪器厂; 而纺织厂需大量劳动力,化工厂污染较严重。第 (4) 题, B 处较 A 处有优良的港湾,风浪较小。答案(1) 由于城镇化,市场消费的变化。(2)C生态环境好(3) 精密仪器科技发达、环境优美、现代交通便第 12 页利 (4)B点击下页查看更多2019 届高考地理关于中国地理的模拟题第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