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2蒸馏与萃取.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66772 上传时间:2021-03-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分层作业2蒸馏与萃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时分层作业2蒸馏与萃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时分层作业2蒸馏与萃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时分层作业2蒸馏与萃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时分层作业2蒸馏与萃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2蒸馏与萃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分层作业2蒸馏与萃取.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 (二 )蒸馏与萃取(建议用时: 45 分钟 )学业达标练 1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馏烧瓶内放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B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石棉网C实验时发现烧瓶中没有放碎瓷片,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再加入碎瓷片D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待蒸馏液体中,以便控制蒸馏温度D 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而不能插入待蒸馏液体中, D 项错误。 2已知丙酮 (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 g mL 1,沸点约为 55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A 丙酮与水互溶且沸点不

2、同,可用蒸馏法分离。3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 (又称海水脱盐 ),其方法较多,如反渗透法、水合物法、电渗透法、 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 下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导学号: 32602019】A过滤法B蒸馏法C分液法D萃取法B 海水淡化的目的是得到液态水,可利用水的沸点比海水中盐的沸点低,用蒸馏法分离出来。 4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合理的是()第 1页A溴水中提取溴:分液B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蒸馏C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过滤D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取氯化钠:蒸馏C A 项,采用萃取分液; B 项,

3、采用分液; D 项,采用蒸发。 5下列每组中的两组物质,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且油层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是 ()【导学号: 32602019】A汽油和水、四氯化碳和水B汽油和水、苯和水 (苯的密度小于 1 g cm 3)C食用油和水、醋酸和水D葡萄糖和水、酒精和水B A 项, CCl4 比水的密度大,在下层; C 项,食用油比水的密度小,在上层,醋酸与水互溶; D 项,葡萄糖、酒精与水均互溶。6下列萃取和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煤油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A饱和碘水和煤油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且一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B静置,待

4、分液漏斗中溶液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盛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上层液体在分液漏斗中保存D 分液漏斗不能用于保存液体。 7已知乙酸异戊酯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分层后的操作是()【导学号: 32602019】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第 2页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D 乙酸异戊酯的密度比水小, 所以在分液漏斗中乙酸异戊酯在上层, 水在下层,分液时应先

5、将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8某同学根据苯和四氯化碳互溶、苯的密度比水小、 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的性质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液体积木”。在试管中注入CCl4,再加少量水,再小心加入少量苯,溶液可出现分三层的现象,然后再用漏斗向水层中加入少量胆矾溶液及少量碘水(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无色、蓝色、紫色B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色、紫色C振荡再静置后溶液分为两层,水在下层D振荡再静置后溶液仍分为三层B 碘在苯与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它们都能从碘水中萃取碘,故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色、紫色。苯和四氯化碳互溶,故振荡后分为两层,

6、有机层的密度大小取决于苯和四氯化碳的相对多少, 故无法判断有机层是否在水的上面。 9根据要求填下列装置的序号及相应名称:【导学号: 32602019】(1)分离 Na2CO3 溶液和乙酸乙酯 (难溶于水的液体 ),选 _,操作名称为 _。(2)用 CCl4 提取碘水中的碘,选 _,操作名称为 _。(3)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选 _,操作名称为 _。(4)粗盐提纯,选 _,操作名称为 _。【解析】(1)乙酸乙酯是难溶于水的液体,与Na2CO3 溶液混合会分层,可以用分液法分离。 (2)用 CCl4 提取碘水中的碘,可用萃取分液法。(3)可以用作洗气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 气体。 (4)

7、粗盐提纯需要过滤、蒸发结晶。第 3页【答案】(1)分液(2)萃取分液(3)洗气(4)过滤、蒸发结晶10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 A_,B_。(2) 实验 时 A 中除加入 自来 水外 ,还 需加 入少 量 _, 其作 用是。(3)改正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4)收集完蒸馏水后,是先撤酒精灯还是先停冷凝水?。【解析】蒸馏时,蒸馏烧瓶A 中除加液体外,还应加入沸石(或碎瓷片 ),以防暴沸。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不能插入液体中。冷凝管B中冷却水的方向应是下口进,上口出,以增强冷凝效果。撤去酒精灯后,还有余热,仍有水蒸气逸出,故后

8、停冷凝水。【答案】(1)蒸馏烧瓶冷凝管(2) 沸石 ( 或碎瓷片 )防止暴沸(3)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管进出水方向应是下口进, 上口出 (4)先撤酒精灯 冲 A 挑战练 11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加Ba(NO3)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 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 SO24B一定有 CO23第 4页C不能确定 Cl 是否存在D不能确定 SO24 是否存在D

9、 向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中继续滴加过量稀盐酸时,沉淀部分溶解, 且产生 CO2 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22SO4和 CO3。在 中的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AgCl ,并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Cl,因为原溶液中已经加入了稀盐酸。 12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导学号: 32602019】A步骤 (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 (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 (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 (4)需要蒸馏装置C 步骤 (3)是蒸发结晶,应用蒸发皿。 13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密度 /物质熔点 /沸点 /溶解性gc

10、m3乙二醇11.51981.11易溶于水和乙醇262(CH O )丙三醇能跟水、酒精以任意2901.2617.9(C3H8O3)比互溶回答下列问题 (填字母 ):A蒸馏法第 5页B萃取法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D分液法(1)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_;(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解析】材料一中, 根据曲线图知, 纯碱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相差很大。提纯纯碱时,可以先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形成浓溶液,然后降低温度, 大量纯碱晶体析出, 而氯化钠不会析出, 再过滤可得纯净的纯碱晶体。材料二中,乙二醇和丙三醇沸点相差很大,可以用蒸馏法分

11、离。【答案】(1)C(2)A14海洋植物如海带、 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 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导学号: 32602019】灼烧浸泡海藻海藻灰悬浊液含I 的溶液XY 晶态碘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设计成如图所示:已知氯水中含有 Cl 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 I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提取流程中实验操作的名称:_, _。(2)四氯化碳是 _色、密度比水 _的液体。 F 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 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_。(3)从 F 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4)在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实验仪器(除泥三角外 )有_(填字母 )。A试管B瓷坩埚C坩埚钳D蒸发皿E酒精灯【解析】(1)从实验流程看操作为过滤,操作为萃取。第 6页(2)CCl 4 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上层液体为KCl 溶液,注意不含Cl2 和 I 2。(3)分液后得到碘的CCl4 溶液,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得到I2 。(4)给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用泥三角、坩埚、坩埚钳和酒精灯。【答案】(1)过滤萃取(2)无大紫红 (或紫 )KCl(3) 分液、蒸馏(4)BCE第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