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计算法则教学.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9588835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计算法则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计算法则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计算法则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计算法则教学.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计算法则教学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计算法则教学_数学论文政治军事思想理论台湾问题环境人口学三个代表党员材料社交礼仪党性分析保先教育民主生活入团申请思想汇报党课教育入党申请转正申请入党相关和谐社会党会发言事迹材料慰问贺电计算法则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它是使计算方法达到程序化、规范化的一般规律。研究计算法则教学,一是研究这个“一般规律”的活动方式在头脑中如何形成,二是研究如何使这种活动方式符合计算法则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是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编写的,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探索计算法则教学的课堂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下面以100以内加减法中“两

2、位数加两位数”为例,探索计算法则的心理形成过程。 两位数加两位数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笔算,其计算法则不仅是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而且也为以后学习万以内加减法奠定基矗因此,只要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法则教学的基本规律和途径,其他有关计算法则教学均可依此类推。 一、学具操作,理解算理 计算算理和法则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不理解算理就不能自觉地运用法则。小学生对计算法则的运用,往往出现一些错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算理不理解。学生对计算法则有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教师误认为只要死记硬背法则就行了,不必再费功夫去理解算理,因此教学时对理解算理的教学往往是囫囵吞枣,匆匆而

3、过,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在计算法则的教学中首先要理解算理。 学具操作,建立算理表象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动作表象概念、符号。学具操作就是让学生在感知大量事例的过程中,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逐步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教学时要遵循这一规律设计教学环节。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只有理解这一算理才能保证竖式计算的正确性。如果不理解这一算理,那么笔算“345”或“534”往往会出现“相同数位不对齐”的错误。 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建立正确、牢固而清晰的表象,才能支持抽象思维。教学时应根据这一理论进行教学。 1摆小棒。先摆24根,在24根下面再摆3根。一共多少根?提问学生:

4、怎样摆的?要求一共多少根应该怎样计算?引导学生说出:先把4根和3根合在一起是7根,再把2捆和7根合在一起是27根。接着问:如果先摆3根,再摆25根,求一共多少根应怎样计算?这里运用“表象迁移”突出“根与根相加”。 2先摆24根,再摆20根,一共多少根?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接着再问:如果先摆20根,再摆35根,求一共多少根,应怎样摆和算?突出“捆与捆相加”。 3先摆23根,再摆14根,一共多少根?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 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以上摆小棒,说明了什么。通过以上“捆与捆、根与根分别相加”的学具操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牢固而清晰的表象,从

5、而为理解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奠定了牢固的感性认识基础。 二、联系实际,讲清算理 “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相同单位对齐,这是笔算加法法则中的核心。但是为什么笔算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这要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来说明。如何使这种智力活动方式符合运算法则的要求,使学生体会到法则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就是例1“34+5”的教学任务。 口算引入 教师提问34加5怎样口算。前面已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通过口算迁移进一步说明“个位数相加”的道理,从而为竖式中“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奠定了基础。 教学竖式 1师:34加5我们已经学会用口算,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竖式怎样写呢?先想一想刚才摆

6、小棒时,是怎样摆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竖式写法,其中特别要强调“4和5上下对齐”,也就是个位上的数要对齐。 2说明笔算顺序规定:从个位加起。例1“34+5”的教学重点是相同数位对齐,关键是理解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至于笔算加法顺序从个位加起的规定,从教学实践看,由于受读数、写数及口算“从高位数算”思维定势的影响,刚开始仍有部分学生愿意“从十位加起,原因是不进位加,不管从个位加还是从十位加都能笔算正确。只有到进位加法时,学生从实际笔算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从个位加起”的优越性。 基本练习 做第84页“做一做”第2题。练习前让学生先想一想写竖式时应怎样对位。订正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对位及计算

7、的顺序。 总之,例1的教学要注意两点:一要抓装相同数位对齐”这个重点。教学时通过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对照“操作表象”讲明竖式写法个位数对齐。二是不宜过早地把“个位对齐”抽象概括为“相同数位对齐”。教学中一定要克服通过一个例题总结法则的做法。实践证明,抽象概括过早过快,学生容易养成死记硬背的弊病。 三、抽象概括 心理学告诉我们,长时间地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教学时既要克服“一个例题总结法则”的做法,又要在积累了较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括,让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体会到法则存在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在评价错误的过程中知道法则的必要性。也就是说,教学时

8、要创设“练习的情境”,让学生融在情境中,理解和升华对知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是抽象概括的最佳时机。例2“34+25”的教学就是要完成概括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的任务。例2区别于例1的不同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因为例1只是个位对齐,而例2则是个位、十位分别对齐,更进一步突出了“相同数位对齐”。 1教学例2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是几位数加几位数。提出问题:两位数加两位数怎样算呢?由于已有例1的知识迁移,因此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独立完成摆小棒和竖式计算。当发现有的学生“相同数位不对齐”时要引导他们用法则改正,并说明法则的必要性。 2让学生说一说“34+25”是怎样算的。最后引导学生概括:通过

9、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可以看出,笔算加法要注意两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四、法则具体化 当把客观存在的规律抽象概括为法则后,必须注意改变在课堂上拿出几分钟让学生当堂死记硬背法则的做法。应该把以教记忆为主变成以教思维为主,即通过法则的具体化,运用所学法则指定具体计算,在判断推理中进一步理解法则,巩固法则,正确计算。 1练习第85页“做一做”第13题。通过“做一做”的基本练习,完成正确的竖式计算和进一步理解法则的教学任务。 2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通过改错让学生判断,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法则。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引导学生纠正错误,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判断中巩固法则,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为什么是错误的,而不只是如何把它改正过来。 3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通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加两位数四种不同情况的练习,让学生学会笔算加法。 总之,计算法则教学,要通过动作感知具体事例,借助充分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再在表象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计算法则。并通过概括具体化,即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理解、巩固法则。 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北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