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测量》共三篇.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9590250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测量》共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测量》共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测量》共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测量》共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测量》共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测量》共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测量》共三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测量篇一 :测一测量一量设计意图:孩子们在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时,对大树的外形特征产生了兴趣,荣寅宸与毛坚在讨论小花园里的雪松有多高、有多粗?尤阳与王浩在 争论雪松和谷树谁长得高?谁长的粗?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 式进行测量,所以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目标:1、各种材料、各种方法测量树,知道树干有高矮、粗细等。 2、初步学习测量及记录的方法。环境创设:1、 户外。2、 长短绳子、各种尺(长短直尺、卷尺、三角尺)、记录纸、笔、 竹竿等,地上画有刻度线。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树,用语言简单表述出树的不同。 1、小花园里的树真多,你知

2、道他们的名字吗?2、这些树长得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二、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寻找测量树干粗细的方法。1、刚才小朋友说树干有粗细,哪棵粗?哪棵细?你是怎么知道的?(目测)2、有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细呢?幼儿讨论:用手环抱、尺量、绳子量三、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材料测量雪松后交流:1、粗细:(1)、 用什么材料测量?有多少粗(在记录纸上记录)?什么方 法测量的?(2)、 (选择用绳子测量的)怎样知道测出来的数字是多少?(3)、 为什么测量出的粗细不一样?(有的测底部、有的测中部) 2、高矮:(1)、小花园里哪棵树?有多高?你怎么知道?(目测:用尺无法测量高度时可目测) 怎么记录?(2)、瓜子黄杨

3、树长得高不高?怎么测?(直接测量) (3)、龙柏长得不高不矮,有什么方法测量?用钢皮卷尺直接测量;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四、小小树医生1、医生每年都要给小朋友体检,量量身高和胸围。现在请你们来做树医生,给这些树检查身体。幼儿每人选择一棵树进行高矮、粗 细的测量,并把数字记录在记录表上。2、互相交流记录结果。篇二:自然测量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践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2、 使幼儿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的 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的次数越多。3、 初步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二、活动准备:1、 在活动室内布置一张模拟地图,从各个城市通

4、向北京。2、 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笔、积木、筷子、布条、纸条等) 3、记录测量次数的纸、笔。三、活动流程:导入活动学习测量幼儿操作体验不同测量结果。四、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组织幼儿游戏:我的火车就要开,熟悉全国各地地名。2、学习自然测量。(1)教师请个别幼儿测量从一个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2) 教师与一位幼儿合作,再次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次数的 记录,最后说出测量结果。(3) 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适时进行辅导。(4)请部分幼

5、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1) 教师提问:“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 的结果是一样的吗?”(2) 请两位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的数目为什么不同,说出用长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少,用短的工具量出来的 次数多。4、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较 各种不同的结果。篇三:测量物体的轻重一、活动目标1 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2 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3 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二、重点与难点1 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2 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三、材料与环境创设1材料:分类盒、天平

6、、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四、设计思路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 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帮助他们理解。第二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纠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 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五、活动流程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1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7、1) 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 盒子里放两件物品。(2) 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 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1) 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 个重哪个轻?(2) 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 种方法更好。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1) 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 盒中。(2) 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4通过游戏理解大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 的。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 如: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