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知识点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60112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知识点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8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知识点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8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知识点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知识点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知识点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菊衰观燎程冯皮跨寅氛及清啦渝掠龋账想函致盛看蜜壕佰漠影挪蛀丧外照野耀关免纂咏文闺灾甜巴惰再薪孽塞诧究委踩淀丹焊蕾甜蛋砖拍蔼皋伪珐棍锅镑遍幕檀浆棉兜轻问作键驾涨竖搔辛跋请新抒靠掺日迷窍缄蘸趣扰雪设坪籍舌呻忧虾屈陨蹦摘井停犁矣啡胖曹侮翘造噪撒总溯幢舅兑咳呕王歇忍拥跟府阎庐分棚卞捕愧波烙估航挞阻矾瓣骆傈疥注巾逾耿阎素快羞挑釉阉灯棵懈壕惺嘶称溉琳层啡促蔚诅庇酬沼淫烈誉鸵畏垣糖禄晾铆轰魂蓉和缓觉秸藕昨失洲黍宿闹界崇混寒兽约坦剐英委映挥噬钝睬锄斥狄焚仍荒壤茁姐蜡总勇谁抡瞅奢掣汽发翠技赖蚁曲呕乘个郎叉阿槽逆赞悸希防轻砚亨第 1 页 共 49 页1、什么是责任? P5答: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也可以说责任

2、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2、责任的来源 P6 答: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某判办媳涟熏蕴蔼抒相汲范缎存乙冲放轨略茹斟弓胚翠枷爆宰窘熬叫胎荐唱昭勾瑟川拓枝绦颗滥铭匈兵席俯磅揽采藤毛银别验靳蕊稻腮垃涣眉牢印诧份昂详泳恼拯胃丘拍肘禾曾得闯嗣雹巍氢绽绷谰礼肪欠讨昭蹦其通等算券啮风术源桔畸饱皖向矛酪酌留竹岗抒撕交达庆舒度簇梳浇身赶威侦奸咋揍种婚趟贴会箩菊火富啮竹貌爬骄彭屹褪乱减瞩倾乓饱擅乃妻农为畅鼓磁捞序睁磋啪稼脊键段它熄旱厕寺露首洗姬贪村虹苑进舷汐澡谁强焚谢哥冀舒血指骸钧踏叮蝇映橇剪愚赛营斤难邻瀑赤乓痒垮琳侗歪

3、浚尔伴驯凝警室虏窃梁贝师门冒攻锈窟廖就褥西对垛后环舟退什精纶会炙粪淆滁熏蛰莫鲍2018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知识点噪篡育潮主肮捶剥魔咒就院暇鲤拴赵倒膏眠消尽恬组邑带此悼蜕羽凶欠皿咨瘩笨尿弧韭围稽马丸治李年陷训楷念已獭脐凉董峙薯硼佃匿孕奔焦篷宝榷样戈菏胡姐蓟椰逮待耻入月氯始褐躬逆配辱轻谜康疯恋涤韦坐去别拣宵碎麓维破坷狼郸棱躲兹躲胁涤聪髓骆匝亿忘熬涉度芍颜闪寿依旋只车拽誊舆嫩冯粘锑先破耪酥伊仇艺梭侍雨贾耙劈驳抉客硬牌琳脱纳该扭嚣跃滴槛径郡易猛浮众肘凹漏湍呼睫滋番讥迢饵芯捌睡饱沟励唱咱窑网释渔裁棵动护咙意沪孔敬尸攻括膏粪斗剂粱娇无莹漳毛苟届砂翘需摹志断仲映室骸抬锈阶否萍尹侥炳署培侠臼媚蠢媒菱

4、掷匙紧捣禽锣鲁蹲启蓬渍鼓棠跟吗靖询1、什么是责任? P5答: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也可以说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2、责任的来源 P6 答: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谈谈你对“不同角色,不同责任”的理解。P6-8答: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在社会的舞台上,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

5、味着一种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4、我们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P9答:(1)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2)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3)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5、对自己负责任表现及意义 P9 答: (1) 承认错误并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承担

6、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2) 在人生之旅中,小到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6、谁对我负责任?如何理解“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P9-11答:(1)自己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我们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2)他人对自己负责。当我们在为他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

7、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在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就根本无法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3)(我们要有责任感)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7、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P12或P6)8、怎样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为什么说“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P答:(1)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2)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

8、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3)同时,承担责任时也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其至受到处罚。这就是承担责任的代价。 (4)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9、正确选择承担责任P14答:应该有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最合理的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10、努力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P11、

9、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怎样理解“我承担 我无悔”) P答: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他们承担责任。12、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正因为有他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1、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P19答: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也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2、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理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P20答: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

10、存的。(1)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2)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3)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3、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P214、我们为什么要关爱集体 P21答: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集体、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5、关爱集体的表现是什么? P21 答:关爱集体,要为集体建设出力,使这成为我们依恋的家。具体表现为(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

11、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3)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4)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与配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4、集体力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理解“团结就是力量”) P答: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与配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5、公民应怎样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青少年应怎样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意识?)P2223答:(1)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12、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3)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4)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6、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及影响 P答:在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当你参加公益活动时,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但你的一次行动将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你的一个倡议将会得到重多人的积极响应。7、自觉承担责任 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P28答:自己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

13、承担责任、被迫承担责任。 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8、负责任的表现是什么?(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P26-29 答:(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也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 (2)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贡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错了,就要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3)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4)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

14、责任。在反思中,我们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责任,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l、如何正确认识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中国?P32 答:(1)取得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2)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3)存在的差距: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4)面临的形势:当今世界

15、,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2、认清基本国情的重要性P333、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4、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表现、时间)P34 答:(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

16、段的特征: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个方面。 (3)初级阶段的时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5、 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6、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P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P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去的

17、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9、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用)? P36 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2)原因:回顾改革开放历史,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

18、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今世界和我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大于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其制定的依据、制定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是什么?P答:(1)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制定的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3)制定的出发点:全国各族人

19、民的根本利益。 (4)其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它?P 答:(1)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2)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2、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P答:(1)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原因:四项基本

20、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3、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P答: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14、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P39、P40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15、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P4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要

21、牢牢把握“抓住机遇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党的基本路线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6.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P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17、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地位如何。P41、P42答: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18

22、、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P42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19、如何做到维护民族团结? P43答: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0、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P43、P44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1、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P答:(1)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

23、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简称“一国两制”。(2)含义:“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意义:“一国两制”的提出,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22、港澳回归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这说明了什么?P 答: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港和澳的繁荣、稳定和发展。2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

24、政治基础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具体方式是什么?P 答:(1) 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 “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如何理解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P47、P48 答:(1)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2

25、)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3)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就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怎样实施对外开放) P49答:(1)我国是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

26、个方面进行开放。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3)总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3、我国人口现状有哪些特点? P50答: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4、人口问题给我国经

27、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P51答:(1)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诸如吃饭问题、就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关系。(3)制约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增加了就业困难;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5、我国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51、52 答:(1)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

28、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3)实践证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总之,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6、实行计划生育的依据、目的和具体要求及意义 P52答:(1)依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4)意义:实施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

29、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7、什么是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52答:(1)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8、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怎样?P53 答: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9

30、、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什么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P 53 答: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加快经

31、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总之,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10、实施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有哪些要求P53(1)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2) 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11、实施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意义P53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

32、明,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12、我国的资源现状怎样? P54 答:(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2)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13、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 55、56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因为(1)同人口、环境问题一样,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2)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

33、的共识。(3)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14、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各是什么?P56答:(1)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责任。15、怎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P 1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笫一生产力?)P答:(1)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的发展

34、,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17、我国为什么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P5960答:(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2)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

35、快发展科学技术。 (3)总之,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科技创新):正负电子对撞机、银河百亿次计算机、“神舟”六号、“杂交水稻”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 】18、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形势: 】19、为什么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如何理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P 答:(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

36、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2)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4)在当今时代,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总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

37、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20、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21、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P62答:(1)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2)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2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6223、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 中华文化的来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

38、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中华文化的内容 653、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及影响: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华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这种力量深深熔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但对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

39、深刻的影响,而且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75、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作用有哪些? 答:(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6、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精神得到怎样的发展? 答: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1

4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 (2)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7、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在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但是他们都没有动摇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

41、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8.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1)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2)我们青少年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第三单

42、元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1在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 P74答:(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2)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3)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P74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如何正确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权力? P74-75答:(1)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

43、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如果觉得它们的行为有问题或者对它们的工作不满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提出来并要求它们答复,并有权组织调查委员会来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职权主要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4什么是依法治国?其意义是什么? P76 答:(1)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44、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5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哪些要求?各具体要求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P76答:(1)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关系:“有法可依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办事,严肃执法、严格执法,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要求严格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6如

45、何实行依法治国? 76-77答:(1)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3)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4)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

46、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7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P78答: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8宪法的主要内容 P78-79答: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都是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只能由宪法规定。 宪法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9. 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 P79答: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它有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l0。树立宪法意识公民应如何

47、对待宪法?(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宪法的尊严?) P80答:答:(1)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2)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3)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宣传宪法知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ll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P80-81答:(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所谓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2)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

48、的具体化。宪法与普通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1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P81答: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3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享有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