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教师的批评语言艺术化.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05754 上传时间:2021-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使教师的批评语言艺术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使教师的批评语言艺术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使教师的批评语言艺术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使教师的批评语言艺术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使教师的批评语言艺术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使教师的批评语言艺术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使教师的批评语言艺术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使教师的批评语言艺术化市一小 李芬芬批评语言作为批评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比起表扬语言,它对学生的心理刺激更大,运用得当,则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反之则抑制学生积极性,产生一系列的负效应。因此,在实施批评教育时,怎样的批评语言更为学生接受,如何有效地运用批评语言就成了一门艺术。提高批评语言的艺术是增强批评有效性的最直接手段。那么,如何使得批评语言艺术化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七点要求:一、客观对待批评语言首先立足于客观,批评前先作一番调查研究,了解事情真相,再做出正确无误的批评。批评时,力求把话说到点子上,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切不可未经调查就妄下结论,夸大其词,激起师生间不必要的矛盾。做到客观对待,要

2、求教师:(1)情绪控制。批评之前,请确保自己的情绪处于良好稳定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批评是客观公正的,没有受消极情绪或学生的前印象影响,语言的措辞也是经过冷静处理的,容易让学生接受的。(2)给学生申辩的机会。注意倾听学生的申辩,有助于摸透学生的“脾气”,弄清事情的原委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批评时也就能察言观色,有针对地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语言、语气进行批评教育。另外,在客观基础上还要做到公正。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好坏,教师的恶喜而一边倒。一视同仁,对学生的是非观、正义感等有正面的引导作用。二、适度批评语言做到适度,包括:(1)批评语言的长度恰当。所谓批评语言的长度就是批评语言的量值。实践证

3、明,批评语言越简练越能被学生接受,切忌冗长、罗嗦、单调、重复的语言。(2)批评语言的高度恰当。所谓批评语言的高度是指批评语言的内容、内涵方面的问题。把握高度恰当,一定要把握好影响刺激的“度”,即批评语言的分寸,切不可把话说得“过绝”、“出格”,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3)时间控制恰当。批评讲究时效性,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合理的批评。此外,还要求每次批评的时间长短恰当,点到为止。(4)场合控制恰当。教师根据批评事件的严重性,学生差异性,选择适合的场合进行教育。一般来讲,不提倡教师在教室门口、办公室、课堂教学中这样的公开场合对学生进行批评。三、尊重被批评的学生受他人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要

4、求。中小学生的身心慢慢走向成熟,自我意识也逐渐强烈,此年龄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存在盲目性、敏感性、渴求性、极端性,因此教师要注意批评语言的艺术,把握好语言的“高度”和“强度”,尽量控制在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做到:(1)不侮辱学生的人格。(2)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3)不威胁恐吓学生。四、因“材”施言学生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不同气质,要求教师在批评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讲究批评技巧,切勿将批评语言公式化,概念化。说什么、怎么说要因人而异,灵活变通。如对待外向豁达者,教师可采用一针见血的方式批评,这类学生性格开朗,充满热情,自我醒悟意识较强,对教师的批评想得开,看得透,无心理负担。批评时,语言

5、不求含蓄,但要中肯指出问题并明确改正的方向,如“老师觉得你做得不对” ,“在这件事上,你应该”;对内向拘谨的学生,由于他们和别人相比有更强的自尊意识,对缺点和错误要么过于自责,要么怨天尤人。因此教师在语言的使用上,要求委婉,晓之以理,点到为止,给听者思考的余地,不可把话说得太尖锐。如“老师也知道内心里,你也不想犯错,只不过”,“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至于倔强者,教师注意要压住火气,冷静处理,以免激起他们的抵抗情绪。语言上,建议富有情感,争取以情动之。另外,多采用具有商量性质的个别批评方式,把学生置于平等氛围,使其心平气和地接受批评。立足学生需要,语言还要因事而异。如对特殊错误行为要避免在公开

6、场合批评,否则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信心;对普通性错误,应事先与学生打个招呼,使他们有心理的准备或事后做出合适的解释;对涉及面广,学生又较为敏感的话题,应深入调查,实事求是,选择恰当的场合针对性进行批评。另外,还要针对事件选择恰当的时机,如一些习惯性的错误就应及时指正。五、巧用暗示语言暗示语言是指不挑明事情,委婉地对学生的不良表现进行劝导的教育用语。它最大的特点是委婉含蓄,易被学生接受,同时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针对这种特性,对待学生的犯错行为,教师应巧用暗示性的语言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其一,运用暗示语言支配学生的潜意识。借助各种含蓄、间接的语言或非语

7、言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使他接受有一定根据的主观假设,并按这种主观假设去行动。比如,教师在批评过程中,可对学生做适当的肯定暗示,给学生塑造一个“自我”镜像,让学生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著名的“罗尔斯”故事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它讲的是小时十分调皮,让教师头痛的罗尔斯在一次捣蛋后,校长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来一顿破口大骂,而是出乎意料地对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这句话对罗尔斯震动很大,四十多年后,他真的成为纽约州州长。当然,暗示语言能否产生影响既取决于教师的自身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自我意识等众多心理因素。其二,运用激将暗示。每个人都拥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

8、重和重视,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下意识地编制理由来自我安慰,自我保护。有时,学生发现犯了错误或者明知行为错误时,为了维护自尊,往往会采取保护的方式来抵抗教师的正面批评。在这种情况,教师就要讲究批评技巧,注意批评语言的艺术了。特定条件下,可以使用反语或暗示语来刺激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在自我判断,自我辨别中意识到行为的对错,以此达到自我醒悟,自我教育的目的。六、扬抑结合批评与表扬一样在教育中有两种作用,一是对消极心理的抑制,一是对积极心理的激发。因此,为了减少批评的副作用,不妨在批评时伴随着表扬。伴随表扬的批评不仅不会削弱批评的积极性,相反可以加强批评的抑制作用,同时可以抵消批评带来的消极影响。在语言运用技巧上,可以寓褒于贬之中,常见的有“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这种“合二为一”的做法,其积极意义在于充分利用了批评语言与表扬语言的互补性,容易让学生达到心理的平衡,乐于接受教育,把批评转化为动力。七、灵活运用辅助语言我们要使批评语言艺术化,就要充分利用这种辅助语言来传递情感信息。所谓辅助语言就是无声语言,包括手势、表情、眼色、动作等。批评时有意使用这些无声语言,将起到暗示的作用。如一个轻敲桌面的动作,一个三秒钟的注视,一个微笑都可以强化表达的效果,使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从而诱发学生反思自己正在进行的不良行为,最终收敛或停止不良行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