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06052 上传时间:2021-03-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李建芬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数学课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是新课标体现的一种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共同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改变了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长方体

2、在课堂上展示讨论,兴趣大增。小组讨论后纷纷汇报:第一小组说,长方体有三组相对的面,相对的面是相同的,每组两个面,共有6个面;第二小组说,用相对面的方法来数有6个面,即: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第三小组说,相对的面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第四小组说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第五小组说长方体还有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探究得出结论。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带动了后进生的进步,后进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敢再让自己做旁观者,而同组的优秀学生也非常努力的带着后进生,关注后进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

3、与与表现。这样的课堂中,后进生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真正做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把合作性学习方式引入课堂后,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转换成“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发现和探究知识,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做真正的主人。合作中如有不同的观点、方法,大家讨论、交流后在达成共识。例如,教学“角的认识”时,我让学生们猜一猜:“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同学们纷纷回答:3个角、5个角、4个角。这时,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一张正方形纸,亲自动手剪一剪,数一数。结果几乎每个小组都分析归纳出:采用的剪法不同,剩下的角个数就不一样,三种答案都是正确的。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我们只有不断探讨,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改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