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托起数学学习的明珠.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09319 上传时间:2021-03-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多媒体托起数学学习的明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运用多媒体托起数学学习的明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运用多媒体托起数学学习的明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多媒体托起数学学习的明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多媒体托起数学学习的明珠.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运用多媒体托起数学学习的明珠 小学中的几何初步知识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在获得空间观念的过程中,视觉、触觉、听觉及其相互结合起着重要作用。空间想象力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是高一级的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课程可以提供感性材料,也可以呈现思维过程,以促进学生这一能力的提高。 帮助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对文、图、声、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享受快乐幸福的数学学习。 小学中的几何初步知识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在获得空间观念的过程中,视觉、触觉、听觉及其相互结合起着重要作用。空间想象力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空

2、间想象是高一级的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课程可以提供感性材料,也可以呈现思维过程,以促进学生这一能力的提高。 试用“圆的面积“教学一例,予以说明。 1、兴趣诱导 上课开始,屏幕上出现一些零乱散落的珍珠,教师导语:“为了便于珍藏这些珍珠,你有什么办法?”孩子们各抒己见,当一位学生说用线把珍珠穿起来,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展示他的美丽时,电脑动态呈现用一根线穿珠的过程,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出现在大屏幕上,教师顺势说:“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像这些散落的珍珠,只有经过及时的整理,应用起来才很方便。” 这时一颗颗珍珠闪烁,渐渐变成由“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串起

3、来的知识链。其中长方形最为夺目,教师点明,这里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最为重要,我们只是运用转化思想,很快掌握了其它图形的求积方法。 此时屏幕上又出现了一颗漂亮的散落珍珠,闪烁剥离后呈现出一个圆,引出新课教学:“今天我们学习圆的面积,能不能利用长方形面积求积方法来求圆的面积呢?” 2、认知指导 认知指导是在多媒体课件中主要教学手段的运用,本来散在的、游离的信息因素在多媒体技术手段作用下,有效实现了情境促进认知、认知深化情境的激励状态。 过去教学“圆的面积”教师直接利用教具拼插图形,有时难以细分,操作变换麻烦,学生难以参与教学过程。而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二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

4、,再把两个半圆分成八个相等的小扇形,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飞”出来(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分的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从而渗透“曲变直”的极限思想。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起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运用转化思想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化解为动的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实现了空间想像的心理转化,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心理趋合 学生的内心感觉并不一定随着教学活动结束而感觉自己认知活动的完成,相反心理上产生进一步完善感觉。因此,学生最终心理趋合还需在教师引导下完成。 可以在计算机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强化的形式主动促进心理趋合,总结学习方法,合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此课结束时,屏幕再次出现珍珠链及链旁不断闪烁的那个圆,渐渐那个圆丰满漂亮起来,恢复成圆润夺目的一颗明珠,与长方形同样串连起来,珍珠链再次闪烁,变成了一个由长方形构建的几何图形,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有了一个完整的感受和体验,成系统知识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