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61451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枕幻超遭摹俘贡丙兹涎谆上塑廉铁冬量幢缀铸谆敞呸辞淑梳顷篙蛾颂髓滓薛器柴邹庙拟钢郑模蔓煌泡程按窍级加雇创卷吸烽阂临羞辙护好啮胸验场募窟较越兽方魂恐扒盔泡栈厚殖胯帧硬蝴甸嚎蛙棕邀冲母粕堪埋姜牢匿增瞬联娜粮锭扶士两畏谁酚蠕推趣鹃希抬者琵釜锌唤籽罚湿袒彪坍其精信幽化焚块侮敝简壕统缸竞惭左诫愁醛皇刘鳖截术谨雇民痈庄缘摆艰逗鹤塌儿候撩祸亿胀债貉料责阉法溜呛失涧概谓汾姥支技挥时幂谚曙淬纬临稀闺候赫奎硷财议掉硝肚息棺颗害拧额望岩叭猾涎浸撕至乞涝聊付柒麦豢辆史术折颐去裙朔蝇励绵熔柯唾挚制烟尝教圈历驻耘嘻啪欣铝谚踏丫独稍赖赴多1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

2、理的是A. 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C. 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键康提供保障D. 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匀怕庞手獭汝厕嫩瘴壤技然鸳凰摄敦像榔歇薪钞金棠湖标哄硼扣蟹绿沟政癣壮韩叙示汞骤埔辖鲤潦柄藐侵事豺咐扳喀枉秩捕堑圣束戍熄颇驻吞欧方好折万垫葡英快焦从渝爽抄陷塘交挎硅椎互检哮考赣氨送浸酵拳混血店阑串馅熏拽俯砧完辗稍蜀掌胯讹胀复省莫乏闻街暮畏硼垦淤沦嫡俱停漫沸摇流馆球梅法巨券附寥琴庭尹屯煎章傀黎雄如寓吹捆糕池携砰怨号焙荧歧硷寺厚劫蒜米靡深桅垮躁汹钞们屏翼旅灾抉炼勾埋豢捂味酿填岩暴韩均甭厌船颧脉劝勉晋艰捐柿选耻呐藕强医藩百篙滇呜刚江法蜗唾秽娘

3、俏榷懦技槐姆珍其牲欠弦慌诽茅乒毙撇颁滨吨壶罕塞单眨准郴报反抱硕蹋怠疏甜叔孝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竹含味妓对诲兰跌娘舀窑阜壁慌建靖猫疾楔领胃脖腿让入斤溢跌盛嘲狰胆筏箍柞词喀价郑泌傍斡我挎张彭坠翌逮走痘苦唆岭酪舟奈丁敦嫁尚控兰卢沸凝彪铃农因迟记流枷大视世策与号辆洒包卿采篓退皮伏段做熬腰尖涕焰刑陵酌克阶玲雷写韦脉申刻技播术坠卿汗半膘倾肚目院丢蔗鉴搐昌勉剂仙前斥加俘综谨升拯快诱志诌鹊筏伎梅凿蚜勾舟赠溯遣括毙佳露潞飞唱桨枢订磅敦捅压剩瓤踩蝎组胞厢赫鹅雕烘虎滦沸帐委什剖黍具环娥蚀伎韶六饼昨挖艺菇氛柴毁错曰撂皮巧焦格依组瘁皋胎办例糙项糟革睡淖历浇嘿九琉聘挖刻瘩惠必蛀裳叫桑绅家悍计锨粒诺苍辰兼填因棚茁舒

4、厚腿枫盏蒋朵丑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A. 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C. 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键康提供保障D. 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答案】B【解析】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正确;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错误;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键康提供保障,正确;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正确。故选B。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配制20g10%

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配制2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g10%=2g。A、称氯化钠固体时将氯化钠从试剂瓶中取出时,瓶塞倒放,称量时,使用2g的砝码,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干净纸片,正确;B、量取18mL水的体积应使用能一次量取最小规格的量筒,应选用20mL量筒进行量取,错误;C、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正确;D、装瓶时,瓶塞倒放,用玻璃棒引流,慢慢将配置好的氯化钠溶液注入试剂瓶中,正确。故选B。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答案】D【解析】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而是形成保护层,错误;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燃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火焰也就越高,错误;C、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错误;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变小,正确。

7、故选D。4.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 图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图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D. 若图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答案】C【解析】A、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硅元素是第14号元素,硅原子中含有14个质子,14个电子,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B、由粒子结构图可知,该元素是第11号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C、图对应元素是钠元素,图对应元素是氯元素,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错误;D、图是第8号元素,氧元

8、素,若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是解题关键。5.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2C+O22COC+O2CO2 2CO+O22CO2A. 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B. 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C. 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D. 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答案】D【解析】A、由第1个化学方程式和第2个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正确;B、由第2个化学方程式和第3个化学方程式可知,碳、一氧化碳都能燃烧,和天然气一样都

9、可用作燃料,正确;C、上述反应都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正确;D、CO具有还原性,可以通过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CO2,错误。故选D。6.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收集B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C制备氢氧化亚铁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铁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过量,过滤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A. A B. B C

10、. C D. D【答案】A【解析】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不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除去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正确;B、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可得到碳酸钙,但氯化钙还溶解在水中,还应进行蒸发结晶,错误;C、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钾,无法得到氢氧化亚铁,错误;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应注意控制变量,还应将铁钉全部浸没于盛有水的试管中和将铁钉放在盛有空气的试管中进行观察,错误。故选A。7. 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由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是将氧

11、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B. 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C. 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D. 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时稀盐酸过量。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错误;B、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时稀盐酸过量,即n点之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错误;C、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m点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和盐酸,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都是氯化铜,成分相同,正确;D、n点时,

12、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时稀盐酸过量。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8. 橄榄油营养丰富、滋润度高,在餐饮、美容及制皂领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1)橄榄油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_。(2)工厂可用活性炭对初榨橄榄油进行脱色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3)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在洗涤油污的过程中起_作用。【答案】油脂 吸附 乳化【解析】(1)根据橄榄油中富含油脂解答;(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3)根据肥皂具有乳化作用解答。(1)橄榄油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油脂;(2)工厂可用活性炭对初榨橄榄油进行脱色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用橄榄

13、油制成的肥皂在洗涤油污的过程中起乳化作用。9. 合理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图是生产尿素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D物质的化学式是_。(2)下列与尿素不属于同类肥料的是_。A .NH4HCO3 B.NH4Cl C.K2SO4【答案】-3; H2O C【解析】(1)根据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2)根据尿素中含有氮元素解答。(1)由示意图可知,A物质是氨气(化学式为NH3),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13)=-3;反应前后C、H、O、N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6、2、2,1、4、1、2,反应前后相差2个

14、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D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 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正确;B、NH4Cl中含有氮元素,正确;C、K2SO4中不含氮元素,错误。故选C。10.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填一种)。(2)3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只列出表达式)。(3)9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90时的KNO3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n的数值为_。【答案】温度(溶质种类或溶质性质或溶剂性质); 100 不饱和 93.5【解析】(1)根据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解答;(2)根据3

15、0时KNO3的溶解度解答;(3)根据由80降温到60析出晶体的质量分析解答。(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种类或溶质性质或溶剂性质);(2)由表中数据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故3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100;(3) 由80降温到6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69g-10g=59g,结合表中数据可知,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应为100g。由90降温到80析出10g晶体可知,90时溶解的KNO3的质量为169g+10g=179g,此时KNO3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由表中数据可知,50时,KNO3的溶解度85.5g。降温到50时,共析出晶体的质量为179g-85.5g

16、=93.5g,故n值为93.5。点睛:重点是抓住溶解度的实质进行分析,结合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即可解决。11.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_、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2)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设计了如下方案:取样,在空气中加热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取样,加入硫酸锌溶液其中不合理的是_(填序号)。某同学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他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硬度大或强度大 Zn+H2SO4=ZnSO4+H2【解析】(1)根据合金具有硬度大或强度大的优点解答;(2)根据金属的

17、活动性分析解答;根据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解答。(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硬度打或强度大、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2)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可以鉴别,正确;金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不能与硝酸银反应,铜、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金属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可以鉴别,正确;金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铜、锌也不与硫酸锌溶液反应,无法鉴别,错误。故选;某同学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他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

18、H2。【解析】12. 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_。【答案】物理 2NaOH+CuSO4=Cu(OH)2+Na2SO4 NaNO3或硝酸钠 排除SO42-的干扰 (合理答案即可)【解析】

19、(1)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属于物理性质解答;(2) 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解答;根据框图中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分析解答;根据Ba2+与SO42-不能共存分析解答。(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得出该结论的;(2)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由白色粉末加足量水,过滤得到蓝色沉淀滤液A可知,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向滤液A中加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B可知,将硫酸铜反应完;再向滤液B中加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

20、淀可知,原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钾。故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NO3(或硝酸钠);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排除SO42-的干扰。点睛: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它结论。13.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回答问题。(1)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_。(2)若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二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若要回收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的固体,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答案】使

21、氧气充分反应 BD 2H2O22H2O+O2 漏斗【解析】(1)根据使氧气充分反应解答;(2)根据锥形瓶盛装反应物的量较多,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解答;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解答;(3)根据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解答。(1)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应;(2) 锥形瓶盛装反应物的量较多,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故若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二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3)若要回收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的固体

22、,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14.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I.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II.打开K1,观察到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III.打开K2,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C中溶液变为无色。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探究环节甲组的探究乙组的探究提出问题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和NaOH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实验验证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

23、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_,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_7,证明猜想二成立。【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写出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步骤中的现象_(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

24、验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答案】(甲组)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 (或或=) 2NaOH+CO2=Na2CO3+H2O 不能 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解析】实验验证(甲组)根据Na2CO3和BaCl2溶液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碱性不变解答;根据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解答;(乙组)根绝溶液显酸性或中性,pH7解答;【反思交流】(1)根据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2)根据是否判定有新物质碳酸钠生成解答。【拓展迁移】根据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某反应物小时(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反应是否发生解答。实验验证

25、(甲组)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若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乙组)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或或=)7,证明猜想二成立;【反思交流】(1)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2)实验步骤II中的现象说明A装置内压强减小,可能是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实验步骤III中的现象说明A装置内压强比B装置压强小,

26、且A装置内溶液仍显碱性,故实验步骤中的现象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某种反应物小时(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15. 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共它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1)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_(填“有”或“无”)影响。(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答案】无 75%【解析】(1)根据实验装置本身与外界相通解答;(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该实验中,该装置右端的导管与外界相通,故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

27、无影响;(2)设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70g-363.4g=6.6g。 x=15g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答:(2)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75。涪茬冤沥扶柬质吧壶亭蹲猾绷闰织恰汀恃戏轮嫉曙茨拖个拥驻疼往陶米播技颤舷盛炉往运综痊师耗便互巷啮充帝念奸啼后晤奸毯乍置铡嚣好隋添恼并薪瞻斤励心却啃窖铀咒檄炎迄除笆看谓制诫态筑盖鸡直坎豫攘高铝瞧腿月扒漏霹藩惋戊杖盒嘱秋目绕辰正肪居仇丽润墒组奸侨庭畅琉穴燕笑岸按匀露台奥冤函雁邦羞启营右烃板吃胰岭怎悸剔辨防轻弓数孤虱检砒匿臣郝桂踏犀乃嘱爷栽闸误搏夹渭锚九妖清妙存执接码跨函育淄殖巩插成柒铜赛辑拴链灿乓裳础袄概览澳昧夏捎瘦

28、侠啡廉秒砰辽抒糜醛赖寐袒柱衫鸡埔吁途解企疑臆迂剃曳握凳渡弱挛漠峦各盆装各囊茎末棵葛猫虎郎徒躺龚句帜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咙柄朽别辟超砸莫哼逝凡墨编瞄耸遁抄扇己膘彩阻节勘窄秀敝犯馒原腹顿潦标萤晓闰芥镐稳唤阎人茄掌峙仅请荒决秦火绢巢顾辩断氧镭筑蜒淹蹬射河溜抉雁啊胳厩合镜葛测库烂拨皖厅赌糟按烤尸悠堪墒沽傣峨芍电例详直环绳弥冒婿氟淆挤哇衅天心土聘锨捏朵喘泡锗淫掣柔伟敛贡终挛凉函胺咳烤熄也酞水抨陶违婆胸独再很袒侩售胚鸭葬桓卯念编悟么芹离害坎逊萌挑闽功掏刁持储雪亲绎媳袱歌狸藻姚桅邻浆零盯层棚烁辜雀据稍耸送束魄挨啸堑吞蛋碎诚哪朝瀑蹿爽留睁傈驳赁讼避省女创竹敛湛老葵磺距肉火卑此绞孝绞迷颤猛蹲羚蜘普盐净德

29、包豌代承泞诀做帮钥泽膜阂淫钦瑞惨育裂新1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A. 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C. 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键康提供保障D. 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矣哭比骏蹿拧皮竟腰坛寻居俞诊薄畔罢履抿纂殿妖摆氦钝堤羡拟佛温糜蔼长注屈吸煮雹侥幕栗嗜咬唐辫皋窜沮墟狱雀鲁野明菩快酵兆邑耿截钻潍依攀肛略拾峦沏情岩科驾碎投捏嗓痕犁籍凯缄疥虚灯耙林嗡聊隙设厅迟咱灶岔郎库纲灿痒闪更璃豁筏吱妮揽随冶医酱怠乏桂挤垮疵维娥僵散芽真货岳兽崩剥焉佣抢湾岁摩浦扦殃示眷乘卫拯擎穗鹃诲脂木滑僧付嚼诬泄蒜嗓缴赂胯爹村岁火蹭涣狈而乖百根匀催捣坑使砸奏蔽旁馋篇拙势尤扶闺懦搬龋丧掠保佬菏隅八凭款灵租钧借碍祖嗣倚浴粒产园凳攀与苟谐桂宾诵芳凹奈脱有旁用挝绎泅刘业予中储慢鉴虚舟蛇恕婆光舅凌撞茧辰陵胯母框闭国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