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高成红.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20311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高成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高成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高成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高成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高成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高成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高成红.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地理年 级八年级教学形式讲授教 师高成红单 位封丘县第一初级中学课题名称中国的河流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学习内容分析中国的河流这一节是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气候、中国的地形等知识,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分析它们的水文特征;说出黄河的概况。 学习者分析处于这一阶段的

2、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量的地理知识,他们具有一定的对比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人地关系的判断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知道黄河的概况。黄河的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各河段的水文特征。2、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黄河流经的地形区。3、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4、 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治理黄河的成就。(二) 过程与方法1、 收集资料,开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图片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精神。2、 通过演示理解“地上河”的形成。(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及可持续发展观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黄河景观录像视频,配上音乐,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气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教师问:从录像中看到黄河是条怎样的河流?(学生各抒己见)自西向东流、含沙量大、河道弯曲等。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了解滔滔黄河。一、黄河概况(活动)1、展示黄河水系图,配合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学生分成两组,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问题。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1) 黄河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划分点以及注入的海洋。(2) 黄河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单位?流经哪些地形区?(3) 黄河分界点河口与旧孟津分别位于哪个省区?(内蒙古、河南) (过渡) 如果你要在黄河建立水电站,应该建在哪些河段

4、。二、黄河的贡献展示黄河水系图,完成以下问题。请学生找出主要的水电站。(4)黄河主要的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5)黄河那些河段谁能最丰富?主要有哪些的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展示部分水电站景观图。分组讨论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类型。说说母亲河的贡献。(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评、总结)黄河的贡献:水能资源丰富、塑造平原、灌溉(承转)黄河不仅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壮丽的景观,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的生命之河。但是又有人说她是害河,是什么原因呢?三、黄河的忧患及治理学生阅读课本P50、51。黄河的“地上河”、“凌汛”、“断流”。展示相关图片、文字。演示“地上河”的形

5、成原因。请学生思考、分组讨论:(6)黄河忧患在上游、中游、下游有什么表现?分析忧患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7)请大家为黄河的综合治理献计献策。教师讲解凌汛是由于上游冰雪融化,而下游尚未解冻所形成的河水猛涨。产生于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师生总结黄河的忧患及治理上游土地荒漠化、凌汛 (还草还林)中游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下游“地上河”隐患、凌汛 (加固堤坝、疏通河道)断流(节约用水、水库蓄水)凌汛 (科学监测、及时爆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 滔滔黄河)一、一、黄河概况一、 上游 : 源头河口 (迂回曲折、土地沙漠化)一、 中游 : 河口旧孟津 (水土流失)一、 下游 : 旧孟津入海处 (地上河)一、二、黄河的贡献 水能丰富、旅游景点 文明发祥地、塑造平原 灌溉三、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上游:土地荒漠化 还草还林 中游:水土流失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如植树造林 下游:“地上河”隐患 加固堤坝、疏通河道断流、洪灾: 节约用水、水库蓄水凌汛: 科学监测、及时爆破作业或预习课后练习1、 比较黄河和长江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河名水量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黄河长江自我评价由于本节课准备比较充分,所以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明显,同学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到了中国河流的知识,也认真了解到了黄河的概况、贡献以及忧患和治理措施。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