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间高运球说课稿.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23787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进间高运球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行进间高运球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行进间高运球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行进间高运球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进间高运球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进间高运球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行进间高运球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行进间高运球下面我将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效果预测、场地器材这几方面进行说课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自学、 对学、群学的模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进行教学辅助教学手段具有目的性能让学生掌握重点为了突破难点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游戏 “智勇大冲关”中设计了不同难度的练习内容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 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的同时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二、教材分析行进间高运球是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水平二

2、的教学内容是篮球技术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主要锻炼手脚的配合发展速度、 灵敏素质和身体协调性是学好篮球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行进间高运球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熟练完成技术动作还是比较困难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重要阶段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对于富有挑战的、 对抗的运动项目甚是喜欢对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及了解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很浓男生表现更为强烈;女生相对内秀但对游戏还是比较感兴趣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运动参与: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动技能:通过本课教学使 85%学

3、生能基本掌握行进间高运球的动作要领、其中 15%的学生完成得更标准速度更快身体健康:发展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灵敏素质、协调能力和手腕手指灵活性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通过冲关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拍球的后上方、球的落点控制在运球手臂的同侧脚的外侧前方教学难点是:运球时手脚的协调配合六、教法学法根据人体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直观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循序渐进原则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循序渐进法评价法等教法在本课中让学生采用“自主练习法、观察法、竞赛法”等学习方法七、教学过程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人

4、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四部分:收心准备、激趣热身、增知长技和身心放松(一)、收心准备: 2 分钟课堂常规内容:队列整理、温馨提示钥匙等尖锐物品放到指定位置、强调安全等(二)、激趣热身: 6 分钟原地的各种跑和配乐球操能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作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三)、增知长技: 28 分钟首先是复习原地运球这一安排是为学生进一步熟悉球性为后面的行进间高运球教学做铺垫其次学习行进间高运球通过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技术动作要领教师进行完整示范让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整体动

5、作表象和了解各个技术环节过程为了解决行进间高运球重、难点设计如下:1 、两人一组自由推球的后上方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找准拍球的部位2 、以篮球端线和边线为参照物“线内拍线外线外拍线内”进行运球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控制球的落点3 、行进间高运球练习4 、请出不同水平的学生展示先让学生评价老师在有针对性的讲评和分析目的是让学生对比自己引起注意改正错误5 、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结合教师评价自主练习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更好地掌握行进间高运球的动作要领6 、游戏:“智勇大冲关”第一关:原地运球 10 次接着行进间直线高运球 10 米;第二关:行进间直线高运球 12 米最后三次运球的落点必须在指定的圈内; 第三关:行

6、进间直线高运球 6 米最后 3 次运球的落点必须在指定的圈内继续运球 8 米最后 4 次运球的落点必须在指定的圈内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其中一条冲关巩固、 提高学生行进间高运球技术增强学生速度、 灵敏等身体素质通过教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遵守纪律、 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7 、课课练:抱球跳 10 米 3 组(四)、身心放松 4 分钟配音乐进行拉伸放松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之后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收回最后师生道别八、效果预测: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通过本课教学使85%学生能基本掌握行进间高运球的动作要领其中 15%的学生完成得更标准速度更快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45 55%左右平均心率达到120 130 次/ 分九、场地器材:篮球场一块、篮球40 个、录音机一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