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23929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法,学习对景物进行解说(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1) 浏览。本文篇幅较长,通过浏览,知其大意;(2) 跳读。电视旅游风光片特点之一是自由的变换角度介绍自然风光,在解说词中就体现为过渡、跳脱。要适应这一特点,指导学生跳读; (3) 归类。本文介绍了黄山的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和温泉,是逐一带出而又相对独立的,要让学生清楚相应内容的起始段落,理清文章脉络。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力,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体会黄山景色的雄奇壮丽,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2、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变换角度多方面写景的方法;(2)黄山的雄奇壮丽的美。2. 难点解说词跳脱、遥接的特点。三、课时安排 1 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话说长江片头及主题歌,由此导入课文。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介绍了祖国的秀丽山川,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飞江滴翠记黄山就是风光片中介绍黄山部分的解说词。谁知道有关黄山的知识,给大家说说。(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2. 认识黄山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原称黟山,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 年)改名。黄山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 四绝 ,

3、倍受游人称赞。黄山现已成为中国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3. 整体感知浏览课文,用概括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方面的知识。【点拨】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地貌、地理位置和形成过程,还介绍了黄山的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和温泉。(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归类。【学生活动】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分别写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和温泉的段落。【提示】本文前三段总写黄山。自第四段至文末,分别从六个方面介绍黄山。学生通读课文,找出相应段落并不困难。2 、分组研讨。【学生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六个组,分别

4、读介绍黄山的六个方面景物的文字,概括其特点。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介绍本组讨论的情况。【点拨】奇峰:高和险,“令人望而生畏” ;古松:无石不松,形状千变万化,干曲枝虬,苍翠奇特;怪石:高高低低,争相崛起,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云海:轻盈、皎洁、柔美、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使黄山成为梦幻的艺术之宫;日出: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使黄山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格外娇娆;温泉:温馨,会冲掉人们登山的劳累。3、理清线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本文是一篇解说词,结构不象一般散文那样严谨,段与段之间往往有跳脱之感,转换较快,但是,全文仍有条理。你认为行文的线索是什么?【提示】可

5、以讨论甚至争论。与一般的游记散文不同,本文的线索也很特别。大致说来,既有从古至今的时间线,也有从上山到出山的空间线,还有一条按景物的不同来分类的逻辑线。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线索都不是贯串全篇的。4 、难点探究。【学生活动】(1)思考:作者说,“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这里,“外在美”和“内在美”各指的什么?(2)还有哪些地方写人的活动、人的感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提示】( 1)石头本是冰冷的,没有生命的。黄山峰石的名字,凝聚了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是“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体现了人们的情趣。这是外加上去的

6、,是“外在美”。峰石的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的,就是内在美。( 2)写各个景观时,都穿插了人的活动。写日出的部分还写了人们的心理感受。作者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只不过是构建出黄山的原始情境,黄山的美,还有待于人们装点,有待于人们用美的心灵去发现,去点化。5 、总结点拨。教师简单总结解说词与一般游记散文的不同,学生简单了解,不必在文体区别上多费精力。6 、尝试吟诵。选择你喜欢的语句,吟哦讽诵,尝试背诵。(四)课内小结【总结反思 】1. 本课的重点是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对解说词的特点,教师点到即可,不必深究。另外,本文篇幅较长,一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7、,对课文内容就不能“细嚼慢咽”、面面俱到。2. 课后搜集资料,在班级搞一个黄山风光图片展。四、思索:本文着力赞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请说说作者是怎样奖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讨论并归纳:文中写黄山巧石的部分: “螺蛳”“飞来峰”“猴子观海”等景物的描写,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更伟大的是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先听巧石的名字就给我以丰富的想像力,有拟人的,有喻物的,所以在黄山你可以结识许多“天国仙友” ,又可参加一个奇特的“动物世界” 。总之黄山的自然景物在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后达到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高度结合。其实作者把自然美的黄山通过文字描写出来的时候,从中已经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