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新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28035 上传时间:2021-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只有一个地球新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只有一个地球新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只有一个地球新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只有一个地球新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只有一个地球新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只有一个地球新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只有一个地球新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学号 姓名一、设计思想及对象分析1.教学设计思想设计本课教学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的。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并不陌生,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和学习不能生硬地强塞给学生。因此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从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事例出发,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地建构新的知识,学生身心体验印象深刻。加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亲自参与知识学习和形成的过程,会把环保和节约的意思扎根于自己的心中,并不断转化为日常的自觉行为。2.学习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

2、容。3、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4、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3.重点难点分析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3、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4.学习内容简介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多方面的知识,又运用了多种修辞,体现了

3、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二、学习者基础特征分析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学生对“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并不陌生,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基本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热情。三、学习环境与资源设计本文是在学生认识到身边环境不断恶化的基础上,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由于学生对地球的知识认识不足,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选择一组大自然风光的图片,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选择地球的图片,让学生加上对地球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地珍惜环境,保护地球。还

4、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以出手抄报、画环保宣传画、做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环保。从而达到“学习知识,提高认识,强化意识,落实行动”的学习目标。四、教法设计及教学过程一、学习导语,明确要求:在上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你可想过,人与自然的相处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真情。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组课文,先读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谁来说说,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明确哪些任务?(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二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二、猜测引入,初步感知: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第6课怀念母亲,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有两个母亲,一个是( ),一个是(

5、)。其实,世界上所有的生物还有一个共同的母亲,猜一猜她是谁?生:地球。师:展示地球图片,引入课题齐读课题:13.只有一个地球。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试着解决。三、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给文章标出段序,扫清字词障碍。2、想一想:课文介绍的地球的哪些方面,找出相关的中心句。3.出示本课新词: 裹着 渺小 矿产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4、默读课文,梳理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5、交流反馈: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来向大家汇报,并朗读相应的

6、段落: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人类应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四、概括大意,初解课题1、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2、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3、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渺小)。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五、板块研读,深究题意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条条颤抖的波浪线条记下了你们心灵

7、震动的痕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感悟大家画下的词句。1、 感悟地球的美丽:齐读第一段,找出描写地球美丽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2、感悟地球的渺小。(1)指名读。(2)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3、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1)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

8、人类无知的破坏。(2)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b.补充有关生态灾害的资料,加深理解。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4、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1)品读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别的星球上去。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了“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

9、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公里”有多远?(以前学过太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太阳离地球是1.5亿公里,坐飞机去的话大约要二十几年,这么一估计,40万亿公里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指导朗读。(2)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教师可介绍有关火星和月球的知识,引导学生明白,这种设想是遥远而困难的事情)5、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她无私地奉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障;说地球容易破碎其实是指她很容易遭受破坏,比如资源枯竭、生态灾害等。这句话表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同时更体现了宇航

10、员对地球的担忧之情)6、结合课题小结,齐读最后一段。六、读写结合,提升情感假如你是地球,面对人类肆无忌惮的滥砍滥伐,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你打算怎样劝说人类立即停止这些行动,让人类觉醒,请以“人类,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七、总结全文学习了本文我们队地球资源和人类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理解,认识到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那我们就积极行动起来,争做环保小卫士吧!八、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本课生字词。2、查找与地球相关的资料,搜集生态及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事例。3、出一期环保手抄报,宣传环保知识。五、教学效果分析及评价本节课教学设计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身边的熟悉事例引入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形成过程,通过探究活动,拓展延伸活动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提倡节约,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自觉行动。整个教学过程顺畅、自然,学生参与度广,积极性高。另外,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扩大了课堂的容量,扩宽了学生的思路,形象直观地把有关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效果明显。稍有不足的是学生自觉参与环保的意识和行动会有所反弹,教师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经常教育,不断强化,以便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好地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