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段考试卷二普通班.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28938 上传时间:2021-03-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段考试卷二普通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段考试卷二普通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段考试卷二普通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段考试卷二普通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段考试卷二普通班.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肥东圣泉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检测二地理试卷命题人:成璨 做卷人:牛光 审卷人:穆可宣一、选择题(共25题,50分)1、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下图为甲岛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乙岛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23题。2、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 B.甲岛面积小于乙岛C.甲、乙两岛均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D.甲乙两岛的地势都是东高西低3、关于甲、乙两岛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都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B.河流径流都无明显的季节变化C.年太阳辐射量东部都大于西部 D.年降水量

2、东部都大于西部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46题。4、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5、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6、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

3、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思考完成78题7、为迎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荒漠化的是A B C D8、导致中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是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B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C人口增长迅速 D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91

4、1题。9、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 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变暖 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10、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四月十一月 B.四月 C六月 D十一月11、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右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1213题。12、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 B

5、C D13、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读右图,回答1415题。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回答24-25题14据图判断,退化率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坡向为 A南坡与北坡 B南坡与西南坡C东坡与东南坡 D东南坡与南坡15对图示信息解读和分析,正确的是A降水越少,草场退化率越高B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总体呈负相关C该地的居民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拔约4 7004 900米左右的南坡附近D该地区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地势较低的北坡草场进行右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

6、你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判断1617题:16、从该结构图可以判断该区可能位于A山东丘陵 B两广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17、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18、本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考虑A大量出售木材 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生产C全部改为梯田 D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

7、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1920题。19、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20、从年泄洪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用水量较大读右图回答2122题:21、图中山脉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的是:A B C D22、甲地形区

8、的主要生态问题是:DA沙尘暴 B荒摸化 C盐碱化 D水土流失23、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减少 B蒸发量增大 C植被较少 D农业灌溉用水过多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的大小),读图判断2425题。24、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25、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是A. B. C. D. 二、综合题(共3题,50分)26、根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

9、,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图12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材料二 图13示意鄱阳湖南部地区,PQ铁路线的建成对该区域的铜矿开采、冶炼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1)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沙丘的成因。(6分)(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4分)(3)说明图13中PQ铁路干线的建成对该区域铜矿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并指出当地铜矿业开采与冶炼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6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

10、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甲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材料二:图乙为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材料三:杏花村(图乙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4分)(2)读乙图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

11、要原因。(4分)(3)据材料二及图乙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8分)28、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6分)(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6分)(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6分)第5页 共6页 第6页 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