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数学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31230 上传时间:2021-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班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毕业班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毕业班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毕业班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毕业班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班数学质量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班数学质量分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质量分析2004-2005学年一、 考试质量情况。 这次考试,由市教研室统一命题,中心学校统一组织,采取单人单桌,校与校之间交换监考的形式进行检测。本班应参加考试52人,实参加考试52人。总分为4409分,平均为84.78; 合格率为100%;优秀人数为23人,优秀率为44.4%。二、试卷命题分析。l 本次试卷由五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计算题(占37%),第2部分为填空题(占20%),第3部分为判断题(占4%),第4部分为选择题(占4%),第五部分为实践应用(35%)。整份试卷,在理念上能以数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为指导;命题立足课本,立足基础,立足全册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检测,同

2、时注重双基考查,增大知识覆盖面,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能力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等都做了考查,试题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着力避免单纯的记忆知识的考查,将几个知识点揉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了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体现了面向全体。三、答题情况分析 1、各分数段的分布情况。10090分的有23人,8980分的有18人,7970分的有5人,6960分以下6人。2、 从分数的分布情况看,中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应辨能力比较差,一

3、些变形的题目不能随机应变,学生无从下手。如第五大题第七小题,部分学生计算失误;加上一些学困生对题目不理解错误率较高。 3、计算方面出错的地方较多。分析其原因:(1)部分学生这方面能力不强,如用竖式计算的第6小题失分很多;(2)部分学生的认真作业的良好习惯欠佳,卷面上反应出学生因粗心导致看错运算符号与数字发生错误,以及计算过程出错以至于失分。4、练习没有达到一定的量。有些题学生对一些题的解题方法已掌握,但个别学生掌握还不够扎实,如第五大题的第3小题,这些题型学生都在平时的学习中碰到过,但真正考试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说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没有得到彻底巩固。5、“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失分较多的是

4、第5、7小题。从卷面来看,错误原因有二:一是不理解题意,不会解(极个别);二是对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清楚,不知道第二步用谁除以谁,这种情况占大多数。这个问题我们在平时用了很多的时间,费了很大的精力去解决,但成效甚微。四、取得成绩的原因。1、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重挖掘教材,紧扣课标,设计教学。 2、计算的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的,无论是口算、竖式计算、简算还是解方程等,得分率还是比较好,3、教师平时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氛围。 4、注重了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认真进行单元测查) 5、学生们形成了一定的学风,有上进心,学习基础知识扎实,掌握比

5、较牢固。 6、每天作业坚持面批,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单独讲解,对多数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讲解,扫除学习障碍。五、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个别学生在计算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失误。 2、判断推理的能力不强。部分知识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过浅。 3、题形变换不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六、改进的措施。 1、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多方面的练习。 2、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理解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3、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应用。 4、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问

6、题。 5、加强过程意识,注重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提高过程,重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解决思路的探究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发展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6、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独立思考、认真探究,遇到问题主动解决。没有耕耘何来收获,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质量分析20052006学年我班共有36名学生参加数学学科考试,总分2370分,平均分93.2分;其中优秀人数17人,占47.2%,合格率为100%.本次考试的题目涵盖了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课本的大部分内

7、容,能够以书为本,点多面广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对教材对课标的掌握程度。从卷面成绩统计的相关数据看,本次的综合成绩与上次本年级测查成绩相比,无论是平均分、优秀率,还是及格率都有所提高。从卷面题目的完成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知识已经理解并掌握,已具有相应的数学能力与方法,达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下面针对试卷失分较多的部分题目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作以简要地分析:一、卷面分析:计算部分内容,学生对于算理算法理解掌握较好。直接写得数有10人错误,占34%;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共有6名学生出现错误,占17%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没有良好的解题习惯(如审题不认真,看错符号、抄错数据等),错

8、误较多的是第一小题的简便算法,连续减两个数转化成先加后减,有几个学生把括号前的减号也变成加号。解方程有8人错误,占28%,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出现错误的多数都是中等的学生,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方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运算符号,所以出现错误。填空题第1小题有3人出错占9%,主要原因一分率和实际数混淆。第2小题错误7人,占21%,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缺乏认真态度,没有认真审题,不理解题意,当然也存在着对数学方法和规律掌握不扎实和心理因素的原因而导致出错失分。第8错误5人占15%,9小题错误12人占36,主要是计算错误,8题是算面积,9题是算利息,是小数点点错和乘错。多数学生是把所

9、求问题“到期时爸爸连本带利可取出多少钱?”的利息算成上税利息。利息是税前利息还是税后利息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从卷面看,学生已经掌握了解法,只是在理解问题的方式上还欠缺经验。判断题第3小题错误16人,占48%,主要原因在于圆周率的定义没有掌握牢固,不能灵活运用,对知识点理解的准确性与深刻性还不够。选择题第5小题共有4人失分,占11.原因是计算错误或判断错误。第五大题解决问题的第1小题是按操作要求确定位置,错误4人占11%,错误原因是平移图形后位置确定错误,有一位学生平移图形时翻转了。第2小题是看统计图回答问题,错误4人,占11,都是计算失误。失分较多的是第3、4小题。共有13人出现各种

10、错误,占40。从卷面来看,错误原因是计算误,两题都是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出现3.14在乘的过程中出错。从总体情况看,本次考试情况不是太理想,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试题中没一种类型的题目,练习了很多遍,也强调了很多遍,但在答题时还是掉以轻心,混淆不清。特别是计算准确率不高,导致失分过多,成绩不高。二、对今后数学教学的启示1. 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并进行一定的拓展。同时提高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特别是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2. 在概念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构建概念网络图,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概念间的联系,并能灵活运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3. 学生学

11、习态度和认真程度不够;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对某些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运用的灵活性还有待于加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抄错数据等)造成失分。4.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应减少重复的训练,多给学生一些方法的指导。同时可对应用题的结构进行拓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今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读懂题中的文字等的含义,理解应用题叙述中所反映的实际背景,特别是分数应用题中确定单位“1”及等量关系。6.做好学困生的帮差补缺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学校间和年级间的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

12、力。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质量分析 20062007学年一、命题思路本张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试题既要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县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二、考试结果情况及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6人,其

13、中男36人,女20人。均来自本村。在本校已完成六年义务教育,全部参加了毕业考试。得 分 90以上80-8960-7959以下人 数2618120总分4425合格率100三、答题情况。本次考试,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能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基本掌握了小学所学的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初步建立起了空间观念;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从整体上讲,学生对于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在一、二、三大题基础知识题中,除二大题外,一、三题得分优秀率在80%以上,合格率在90%以上。这说明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

14、学,学生切实掌握了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这符合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达到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 2、计算题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得分优秀率达到88.9%,合格率达到95.7%,这在所有考题中是最高的。这与教师扎实的计算教学是分不开的,教学中,教师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考卷看出,口算题的正确率高,学生不但掌握了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而且计算合理、灵活、简便。这充分说明:加强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经。 3、学生运用所学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应用题得

15、分优秀率接近75%,合格率达到87.9%,而且有许多个得满分。 三、学生失分原因分析。1、概念不清晰、不扎实。认真想一想,你会做的非常好!中的表面积的计算。学生从平面的图形面积计算到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而立体图形组合中表面积是变化的,而体积是不变的,学生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太少,体验不深,因而学生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2、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想一想,画一画,你会更聪明!中的第3题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简述自己找圆心的方法。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动手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失分严重,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对动手操作能力不太熟练,二是学生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较差。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努力方向:1.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次考试学生的答题也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结果的记忆,忽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问题。如学生在判断“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3.1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1厘米。”的正误时出现错误,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建立起空间观念。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没有理解好望老师们在教学中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真正落实“三维目标”。 2.加强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几何知识的教学中,作图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重视操作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

17、识,而且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还能为中学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3.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应用题解题思路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训练,在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向现实生活延伸,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落到实处。 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严重失误。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本次测试学生的过失性失分相当普遍,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