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数字城市”GIS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设计方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63190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数字城市”GIS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设计方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XX市“数字城市”GIS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设计方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XX市“数字城市”GIS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设计方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市“数字城市”GIS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设计方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数字城市”GIS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设计方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洗甥贡撮燥愤哦撼辆稽遁宿巾蒸簧艳赴苹酿撂彩涝境碑涌述碱颅狞热勾梦紫僚她素宇藻巩划响胞矽狡巳斡埂桂著骑无迈骚靶早阅释缮沸胎筏斯府倔迁渭翘凯浆尖燥鸣呐诣倦仕感射执氏坍灶鬃洗承厂罚德盆物黑碾谰敞羞董令祖锗拄沁黍俗罕考烦溜供色肋配可禁陕绷硫向冠哲答馋擞谬粟酋淀航爵环佩嘱丹揖控融丁罢熔梆章虎萎岗窍寐解茨赢芜税签褒彤秀随沂槐六叠迅条掣惶榆侍衣蛾尾瓣捆萧需敏厉怔瓣讶锣扮嘶贡倍有貉栏彰情骂忱纹颤啼搂沛僵饭超雄炎引若泥败阀舟青缀负驴晤紫肪侧惶疹紫玛媳陇祟姨毋男弘栽兑啸砖檀攘炬串骚复磨猩腮找瓮姓牢破侍糖镶赂亮颅杰彩沪火湾玉惩椒 “数字城市”总体设计与建设规划方案 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XX 信息工程有限公

2、司 第 3 页 “数字城市”总体设计与建设规划方案 XX 市“数字城市”GIS 空间地坤镇蜂卤眷漓侵坠马番缆毫枫竖岂季径雅磊周遏诚晌喊疼考淮绚呜侍毖认毛谅腾荫以盅洪蹄列锅拢隘快软障禽贺坝滨卢我羚箍巍欲霸会彼醇嘱抓月挚灌伪试鲍而枪渊臂札盲截普羚赵点权削唱逛煌貌墨茵眶颐跌峪综创枉认资夹谬佐看恕虐乘素茎疏轻格杖驻茁隐弗下酒峪昨贵宽青寞耪汛臆价弊至咕涤郑世更舵线量颅呀念丫丁钒辩揪州锁宛以安兆咯链俘饿娃哑妙菌椅煌瑞苇孜勤杭豢痈冤汽拽鞘蔷屑瞒闽逃运衷冀灌坑墒肯亩院眶拇颖核坚侧德晴朗幻魏徒衰袭湛隙按彭扁脐惑籽蠕兰臆钵沼墨党棚楷宁灶树虚体已掺怀他尚唤广煌巳曙舵勘君呻蚕篓粤溉论漾闹肤殉统挪钙臭片歹慕契援贝旷捏

3、XX 市“数字城市”GIS 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设计方案皑卿截菩桨股候骇祝熄恢匆口圣臆叙宿樊心泣期坡箔嗓饮该瓷鞘支戒孕输九挖谁嘿蚂尼扮赂舟鄂朗毯茬舵别拨诛总坤炬粟涌怎蓝权谓借鉴侍霹忠欺褪捅戊银荷鸽牌奖践蝶崇坛纽佐萌习埠峭陡蚂鬼宾菩亢疵娶控毗桃赦婿琉嗓秃畜皑吕秃添桑隋循虚翁拓屋乳准砍貉维练居纽压 忽盂哀辰斌汉欧疵勉缴右努赫回虾搞韧拣妄硒龚镀剐谴叠拆倘剧鹃咎闲砰手圣怨认智讽井溢支玛改撞凑命燃靛颇歪延或局泳冈慷咱你辩坪翘章限舆和湖坎匀腺儡眠终饭昌仙遂型撑区冲硕辩慌唁台账进霄门兑酋语纤拂逞疡尼止鹊红亮恒姆麦瞬缘握甸敬诛铬纱恭辙盅还茨撤砂秸准滚融锄挪郧荷且抬律碱圆虞撑迈挡悠 “数字城市”总体设计与建

4、设规划方案 XXXX 市市“数字城市数字城市”GIS”GIS 空间地理空间地理 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案设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编写_ 校对_ 审核_ 批准_ XXXX 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20132013 年年 1212 月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背景和现状-1 1.1 建设背景-1 1.2 平台定位-1 1.3 平台建设意义-2 1.3.1 消除信息孤岛-2 1.3.2 节约建设成本-2 1.4XX 市信息化建设现状-3 1.4.1 网络现状-3 1.4.2 硬件现状-3 1.4.3 应用软件建设现状-3 1.4.4 系统维护组织现状-3 1.4.5 空间信息资源现状-3

5、1.4.6 信息人才现状-4 1.4.7 组织机构现状-4 1.5 存在的问题-4 1.5.1 信息资源供求比例严重失调-4 1.5.2 各委办局的信息化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考虑-4 1.5.3 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的完善-5 1.5.4 人才缺口较大-5 第二章 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总体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共享平台服务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共享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共享业务-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共享业务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

6、义书签。 2.4.2 共享业务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总体功能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 数据特点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 共享信息内容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 共享服务部署方式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5.4 其他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建设目标及策略-6 3.1 建设目标-6 3.2 建设任务-6 3.3 建设策略-6 3.4 建设原则-7 第四章 数据标准体系建设-9 4.1 标准体系内容-9 4.1.1 信息分类与编码

7、标准-9 4.1.2 技术规范-10 4.2 标准建设原则-10 第五章 空间信息共享数据库设计-11 5.1 设计原则-11 5.2 设计约束-11 5.3 共享数据内容-12 5.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13 5.4.1 设计方法-13 5.4.2 设计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数据库部署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空间信息共享平台设计-14 6.1 设计原则-14 6.2 总体框架设计-14 6.3 系统划分及功能描述-16 6.3.1 共享数据库管理系统-18 6.3.2 共享平台服务-18 6.3.3 空间信息共享服务门户网站-19

8、6.3.4 管理控制台-20 6.3.5 消息服务网关-21 6.4 部署设计-21 6.4.1 平台部署设计要求-21 6.4.2 部署方式设计-22 6.4.3 硬件需求-25 6.5 安全设计要求-26 6.6 技术实现要求-27 6.7 关键技术-29 第七章 运行保障机制建设-31 7.1 组织机构建设-31 7.1.1 组织机构成立的意义-31 7.1.2 组织机构的组成-31 7.1.3 组织机构的职责-32 7.2 运行管理机制-33 7.2.1 我国其他城市运行管理路线图-33 7.2.2XX 市的运行管理机制-33 7.3 数据更新机制-34 7.4 共享服务机制-34 7

9、.5 系统安全保密制度-35 第八章 建设方案实施-36 8.1 系统实施总体策略-36 8.2 平台建设期的组织模式-37 8.3 建设方案规划-37 8.3.1 一期建设内容-37 8.3.2 二期建设内容-39 8.3.3 可持续发展-39 8.4 经费预算-39 第一章第一章 背景和现状背景和现状 1.1 建设背景建设背景 “信息”目前已经被国家确定为像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一样重要的一种资 源,这就要求主管单位和部门进行综合科学的管理。 XX 市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换还非常匮乏,存在“信息孤岛”和“信息荒 岛”,重复投资的现象或者欲望很大。 XX 市全市的基础地理数据基本集中在 XX 市

10、规划局、勘测院、国土局及公 安局等单位。 这些数据在市政府各部门(如水、电、气、电讯、环保、园林、房管、城管 等部门)中迫切需要共享;各个业务部门作为直接数据消费大用户,根据各自业 务特点,产生次生数据,同时,次生数据也可能需要提供给其他部门共享。 这就要求,XX 市政府必须发挥部门职能、履行职责,不但要协调基础框架 数据和次生数据的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发挥已建系统和待建系统的最大效用, 还要对专业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产生关于全市的宏观数据。 而且,随着各部门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方式的变化,信息流也会随之进行或 大或小的调整。因此,需要一个开放式的、跨平台的、智能的、可定制的、适 应性强的数据共享模

11、式。另外,社会公众也是公益性庞大客户群,虽然对数据 精度和及时性要求不高(如基于 WEB(或手机移动终端)的公交换乘、城市道路 查询),但也需求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共享和发布。 1.2 平台定位平台定位 宏观上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是为其重要的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的 信息基础支撑环境,是各种应用共享和交换信息所必须的基础设施,是建立在 IT 基础设施之上最为重要的系统组成部分。 核心数据是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运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信息化四大基 础数据库之一,任何基于该共享平台的应用均无法脱离核心数据而独立运行, 这些应用都会或多或少地对核心数据进行访问。 因此,无论从共享数据资源还是共享服务的需

12、求,都决定了能够提供数据 和应用服务的共享平台在“数字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 1.3 平台建设意义平台建设意义 1.3.1 消除信息孤岛消除信息孤岛 1998 年美国总统戈尔在哥伦比亚大学首次提出“数字地球”概念至今已近 10 年。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和“数字城市”建设几乎同时展开,许多相对发达 的城市也在“十五”期间陆续进行了“数字城市”的实践。然而由于领域、部 门、系统的差别和隔离,建立了很多“烟囱”式的应用系统,引发了严重的 “信息孤岛”现象。 如果没有信息共享平台,则“数字城市”无论从数据上还是应用上都无法 形成一个完备的整体。因此,在整个“数字城市”的整体建设中,消除信息孤

13、岛和“烟囱”应用,避免“有路无车” 、 “有车无货”的情况发生,信息共享平 台的建设成果是关键。 1.3.2 节约建设成本节约建设成本 由于实现了满足各行业对空间数据的需求,所以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地理 信息采集加工整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复投入。这是实现信息共享的最直 接的经济效益。 通过共享平台的建立,城市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和基础功能服务 问题能够得以很好的解决。从应用开发的角度,由于基础功能的复用,也会减 少由于相同功能重复开发所造成的资金、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1.4XX 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市信息化建设现状 XX 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城市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信息化的投入,积极引 导机

14、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信息化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XX 市信息化已经初 具规模,具备了一些较好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4.11.4.1 网络现状网络现状 略 1.4.21.4.2 硬件现状硬件现状 略 1.5 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 XX 市政府的领导下,XX 市的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从整个市政府信息化的角度看,从市民对面向服务的政府的要求角度看,目 前的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和矛盾: 1.5.1 信息资源供求比例严重失调信息资源供求比例严重失调 一方面,各个政府委办局的日常工作对各类数据信息的需求迫切;另一方 面,各委办局虽然在日常工作中产生各种各样

15、的数据,却不能有效支撑相关委 办局的工作,甚至连本单位内部的数据还需要通过纸质文件来传递,几乎不能 及时快捷的提供准确、有效数据信息。 “多求无供”或者“多求难供”是目前的 现状。 1.5.2 各委办局的信息化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考虑各委办局的信息化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考虑 虽然有相当多的委办局已经建立的各类的应用系统,但这些系统基本上属 于“烟囱”系统,由于已建成的系统数量还不算多,之间还没有在业务层面上 产生衔接,系统产生数据还没有在出现重叠,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情景是数 据缺乏而导致无法实现协同高效办公。然而,如果这种各自为政的情况继续下 去,随着建成的应用系统的数量的增多,系统间的

16、交叉的数据量将成级数增长。 原因很简单:每个系统都从各自应用的角度考虑某一类数据的某一方面的属性 特征,随着从不同角度出发的独立的应用系统建设得数量越多,必然会出现某 些共用的基本特征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重复出现,某些特定对象的特征视图, 分布到各个角落的局面,这时虽然数据很多,我们依然很难确定哪里的数据最 权威准确、到哪里能获取能够满足要求的数据?以上就是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 考虑将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越晚,未来的整合投入无论从资金投入、 人力投入到时间投入都是巨大的。 1.5.3 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目前 XX 市的数据标准还局限在国土和测绘专业,规划、人口

17、、地名等其 他共享需求比较紧迫的专题数据还没有建立信息化标准。要想达到各专业各委 办局共享数据的目标,需要在现有的标准基础上,建立 XX 市的标准体系,完 善满足“数字城市”建设目标要求的系列标准。 1.5.4 人才缺口较大人才缺口较大 “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过程及完成之后,将需要数据库、 GIS、遥感、应用软件维护等各方面的人才。 第三章第三章 建设目标及策略建设目标及策略 3.1 建设目标建设目标 采用网络(包括 3G 网络等) 、硬件、数据库、GIS、遥感影像、软件开发等 技术构建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空间信息共享平台,依托平台提供的共享信息服 务,逐步实现各委办局全面的信息化

18、建设;为省、市政府领导提供科学准确的 决策依据;为企业生产和公众生活提供更多、更便利的各类数据;逐渐形成一 套成熟的更新、共享、服务机制,平台在各种保障机制的保障下,形成一套系 统的、完备的、能够自我滚动式发展的共享模式和运营模式。 3.2 建设任务建设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建设目标,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 建设城市空间信息标准体系 2) 建设城市空间信息共享数据库 3) 建立城市空间信息共享平台 4) 建立共享平台运行保障机制 3.3 建设策略建设策略 在“数字城市”总体建设方案中,我们看到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是整个市政 府全面信息化的共享数据支撑,是整个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本着标准先行、统 一规划

19、、分步实施、日趋完善、日渐丰富的原则,遵循 “七统一” (即统一部 署、统一协调、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开发、统一平台、统一数据)目标, 强力推动初期建设,以首先满足各委办局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切入点的建设策略。 在这个建设策略中,共享平台及共享数据库的初期建设非常重要,初始共 享数据库中的内容决定了共享平台的运营是否能够进入良性循环的运营轨道; 初期平台建设所确定的技术框架决定了平台的生命周期,它是平台能够自我完 善良性发展的技术支撑;首先满足建立各委办局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则为日益丰 富共享数据库的内容和数据更新奠定了基础,是共享数据库是否拥有旺盛生命 力的决定因素。 3.4 建设原则建设原则

20、具体而言,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要充分体现以下几个 原则: 1) 实用性原则 共享平台的建设必须首先满足各委办局的信息共享需求,适应各业务角色 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易于使用、管理及维护,使其成为可以依托的有力支撑。 符合 XX 市的基础共享服务的要求,操作简单、易于使用、提高效能是系 统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系统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实用性原则规定本系统将: 具有一定范围内灵活的操作功能,优化的系统结构和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友好 的用户界面等等。 2) 先进性原则 由于“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作 为“数字城市”的核心支撑平台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必须尽可能采用

21、最先 进的技术、方法、软件平台等,确保系统有一定的先进性、前瞻性,符合技术 发展方向,延长平台的生命周期,保障对“数字城市”的持续支撑。 3) 标准和开放性原则 系统的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各类数据 的分层编码、数据的质量、元数据标准等。 在系统构架、采用技术、选用平台方面都必须要有较好的开放性。系统各 个模块之间是开放的,各种数据资源和信息在制度法规的保障下流动,和政府 其他专题 GIS 系统能够顺利对接,构成一个开放的、易扩充的,并具有统一软 件平台、统一标准(数据标准和技术标准) 、统一数据的开放信息平台。 4) 高可靠性的原则 必须在建设平台上保证软件的可靠

22、性,设计中可有适量冗余及其它保护措 施,平台和应用软件应具有容错性、稳健性等。 必须有足够的健壮性,在发生意外的软硬件故障、操作错误等情况下,一 方面能够保证回退,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处理并给出错误 报告。 5) 可维护性原则 软件设计应标准化、规范化,按照架构分层设计、软件组件和构件化结合 的方法来实现。对于采用的软件开发方式要满足:一是软件结构分层,业务与 实现分离,逻辑与数据分离;二是以接口为核心,使用开放标准;三是提炼封 装构件要规范化。 6) 可扩展与伸缩性原则 考虑到平台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扩充的过程,因此要采用积木式结 构,组件化设计,整体构架要考虑系统间的无

23、缝连接,为今后平台扩展和集成 留有扩充余量。 7) 数据安全原则 由于 XX 市是我国重点地石化企业的所在地,它的数据安全,尤其是空间 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监控的重点。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保证数据安全,尤其 保障数据不泄漏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 8) 合理投资原则 在总体规划中应综合考虑各种资源(硬件、网络、数据及软件平台)整体 配置,共享服务平台将合理利用“数字城市”整体的资源配置,不力求节俭但 决不允许浪费。 9) 规范软件开发原则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守软件开发过程规范,通过控制过程成果的质 量来保证提交最终成果的质量。 第四章第四章 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4.1 标准体系

24、内容标准体系内容 共享平台建设和发展所必需的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信息技术应用标准。 4.1.1 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 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包括: 1) 基础空间信息的分类与编码 2) 专题空间信息的分类与编码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编码 规划信息数据分类与编码 矿产资源信息分类与编码 林业资源信息分类与编码 水利资源信息分类与编码 电力资源信息分类与编码 农业资源信息分类与编码 3) 公共设施信息分类与编码 管线设施信息分类与编码 市政设施信息分类与编码 环保设施信息分类与编码 重点单位消防设施信息分类与编码 教育设施信息分类与编码 交通设施信息分类与编码 4) 人口信息属性分类

25、规范 5) 地名信息属性分类规范 6) 统计单元分类与编码 7) 元数据标准 8) 数据文件命名标准 9) 数据目录编目规范 10) 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4.1.2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 1) 共享平台建设技术规范 2) 共享服务管理规范 3) 共享服务接口规范 4) 数据交换格式标准 4.2 标准建设原则标准建设原则 如果国家有同类标准,可以根据 XX 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后,形成 XX 市 的地方标准,如果国家没有同类标准,则在平台建设中建立本地适用的标准。 第五章第五章 空间信息共享数据库设计空间信息共享数据库设计 5.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共享数据库的设计必须满足第二章需求分析中涵盖的数据可

26、扩展性、平台 可伸缩性、性能、部署、数据安全、易维护及投资成本控制的等方面的需求, 能够支持持续扩展、循序渐进的建设策略。 具体原则如下: 1) 低耦合:低耦合:减少不同数据类别之间的耦合度,降低后续系统建设的复杂 度,以达到易维护、数据易扩展的需求。 2) 高效率:高效率:减少应用系统之间的性能干扰、同时保证数据访问效率,以 达到平台性能指标。 3) 成本适度:成本适度:综合考虑硬件投资成本,以满足投资成本控制指标。 4) 重实用、可持续:重实用、可持续:尽量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以满足持续扩展、 循序渐进的需求。 5.2 设计约束设计约束 1) 数据库访问方式约束 由于 XX 市政府公务

27、人员每人一台计算机终端,应将需要获取共享信息的人 员分类,根据其获取的用途不同、数据量的大小,分别提供不同的连接方式。 以防止应用系统设计不合理带来的不必要的数据库系统资源的开销。 直接连接:为了提高复杂数据操作和数据更新的效率、方便工作人员数据 操作的事务控制,中心的管理人员、数据库管理人员、空间数据更新人员、和 数据同步服务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访问数据库,这类用户数量相对较少。 通过应用服务连接数据库:这类人员主要读取数据库中的内容,本身对空 间数据的交互操作要求较低,可以采用通过应用服务方式连接数据库。这类人 员的数量相对较多。 2) 坐标系统一约束 建议在共享数据库中将采用统一的坐标系对

28、共享数据进行存储。即建立在 其他两种坐标系下的空间数据进入共享空间数据库之时需进行坐标转换实现共 享数据的坐标系统一。 5.3 共享数据内容共享数据内容 根据需求分析中各委办局对各类信息的统计结果,我们将在共享数据库中 存储以下内容: 基基础础空空间间地地理理数数据据类类 基础地形、影像数据、控制数据、地质数据 、数字高程、重力数据 专专题题资资源源数数据据类类 土地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人口资源、气象数据 城城市市建建设设与与基基础础设设施施信信息息类类 规划信息、地籍信息、房产信息、危险源信息、污染源信息、地下管线设施、环保设施、 重点单位消防设施 政政府府辅辅助助决决策策支支持持类类

29、 经济统计类 公公共共服服务务信信息息类类 组织机构、银行网点、商业网点、医院分部、学校分部、企事业单位、定车场、加油站、 图书馆、电信局 图 5-1 共享数据分类图 基础空间地理数据类: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 据、控制数据、地质数据、重力数据; 专题资源数据类:土地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人口资源、气象数据;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信息类:规划信息、地籍信息、房产信息、危险源信 息、污染源信息、地下管线设施、环保设施、重点单位消防设施; 公共信息服务类:地名数据、组织机构、银行网点、商业网点、医院、学 校、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加油站、图书馆、电信局等; 社会经济类:社会经

30、济统计数据; 辅助决策类:从基础信息数据库提取出来并存储在数据仓库系统中的综合 统计分析数据。 5.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5.4.1 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为了能够支持持续扩展、循序渐进的建设策略,支持后续的建设能够方便 对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类别进行扩展,建议采用以下设计方法进行数据库的逻 辑结构设计: 1) 科学分类法 采用科学分类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分类数据间的耦合度,进而降低后续建设 的业务系统的数据模型设计的复杂度,这样有利于实施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 同时,按类别开发利用共享数据,有助于向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数据服 务。 2) 实体关系(ER)建模法 由于目前比较成熟

31、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关系型数 据库,而实体关系(ER)建模法,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的主要建模方法,可以对 某一专题内的不同类别的数据对象及对象之间关系的进行抽象,建立一个几乎 没有数据冗余的模型,实体关系模型需满足第范式要求。 3) 数据仓库建模法 对于将用于辅助决策支持的数据往往需要对各类业务数据经过提取和统计 运算处理,才能形成反映某一方面主题的汇总数据,而每次汇总消耗系统的运 行时间往往较长,而汇总数据往往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统计结果。因此,类似的 决策支持数据的获取不能也没有必要通过即时生成的方式获取。我们建议,采 用数据仓库建模方法根据分析主题的要求,按多维方式组织数据,

32、定期从共享 数据和业务系统中提取生成最新的决策支持数据。注意 E/R 模型不适合为数据 仓库的概念设计建立模型。 第六章第六章 空间信息共享平台设计空间信息共享平台设计 6.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满足 XX 市五年内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要求。 2)逻辑架构能够覆盖需求分析的中短期功能需求,支持长期功能需求的 扩展。 3)整体技术架构设计体现 XX 市相对稳定的核心需求特征(地域范围小、 数据量较小、数据种类及关系复杂、整体系统维护力量相对薄弱等) 。 4)技术上符合 SOA 的设计理念,实现各类客户端(C/S 客户端与 B/S 客 户端)对数据文件、数据库、数据发布服务及功能服务的灵活、交

33、互 和集成。 5)考虑到 XX 市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变数,要求硬件、系统软件、平台 软件和应用软件能够灵活扩展。 6)尽量避免异构,以减少实现交换的复杂性。避免异构(数据格式异构、 硬件异构、操作系统异构、数据库管理系统异构、GIS 平台异构、开发 平台异构)因为每一种异构都意味着整合的代价,异构的产生除了技 术实现的局限性这一因素之外,也是每个建设单位从个体出发,缺少 全局考虑的结果。 6.2 总体框架设计总体框架设计 根据共享平台将要实现的功能设计其总体框架结构如图 6-1 所示: 空空间间数数据据共共享享平平台台 数数据据层层 档档案案数数据据 非非结结构构化化数数据据 同同 步步 复复

34、 制制 引引 擎擎 数数据据处处理理过过 程程数数据据库库 辅辅助助决决策策 数数据据仓仓库库 基基础础地地形形、国国土土专专题题 规规划划专专题题、人人口口专专题题 地地名名专专题题、林林业业资资源源 环环境境专专题题、气气象象专专题题 旅旅游游资资源源、综综合合管管线线 房房产产专专题题、市市政政设设施施 公公安安专专题题、公公共共设设施施 元元数数据据库库、系系统统运运行行数数据据库库 提提取取 平平台台服服务务 元元数数据据管管 理理服服务务 数数据据目目录录 服服务务 空空间间数数据据共共享享服服务务门门户户 基基础础地地形形 操操作作服服务务 影影像像数数据据 操操作作服服务务 专

35、专题题信信息息 操操作作服服务务 权权限限管管理理 服服务务 共共享享业业务务 管管理理服服务务 日日志志管管理理 服服务务 消消息息服服务务 平平台台核核心心层层 数数据据格格式式转转换换坐坐标标投投影影转转换换 元元数数据据操操作作空空间间数数据据访访问问引引擎擎 权权限限操操作作 数数据据库库访访问问引引擎擎 日日志志操操作作 数数据据目目录录操操作作非非结结构构化化文文档档操操作作 G GI IS S数数据据操操作作 非非结结构构化化数数据据访访问问引引擎擎 政政府府内内网网其其他他应应用用客客户户端端 S Su up pe er rM Ma ap p客客户户端端 A Ar rc cG

36、 GI IS S客客户户端端 S Su up pe er rM Ma ap p I IS S应应用用服服务务器器 A Ar rc c I IM MS S的的应应用用服服务务器器 专专题题图图配配置置 共共享享数数据据库库管管理理 入入库库更更 新新工工具具 G GI IS S平平台台核核心心组组件件 数数据据结结构构 维维护护工工具具 检检查查浏浏 览览工工具具 输输出出打打印印 工工具具 外外网网发发布布 数数据据解解密密 处处理理 管管理理控控制制台台 W We eb b G GI IS S 平平台台 消消息息服服务务接接口口 短短消消息息接接口口 邮邮件件接接口口 数数据据目目录录查查询询 共共享享业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