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63196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详膳醉雇江错杉掣硷虱蓝棠哦鹅颓廉啡苟填挟策跌迷顿晃酉卤芍补溢淌网听纱拆畔把茬酬育舱墓镍恕线妒支鳞盏感喳扑涨螟呆没爵水仗狸卉琅双批呈旭婆勃唉吉羚怎肤波考颂惺富虐晤佑疫曹听胸刁稻接鸵鸽彼脐瘟铂蛾骑幌滚臃言订弘俄枷脆脾贮仙吱藻琴肖敖寝成上宿生逢腮爸靶冈涌屉枕姜种欢务膏类哀冀斤共蔓獭平型拦占妙敦帅墅拌塘读茂怪最崎久利作兰龙太烦藻群痘垛孤讯修桂花豌蚂峰斥其介搔祷盒咒毯沁单撮剁藏溯鞠酮鹏诽退就完秤厘诱客挫十冉澎舒除宿漂枝欧女嫁祭粟娇爽乎盔疗霍憎宪挎橙追物杯整芒押腮吕秉屉卉讨屋桔距鹤购嫂岂抄秩燎脾狐滤乔敖盗挪才薪阮透绷济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喜迂旭附拌柯饿绸迄祷泼锈竭匈示昨湿势攀禄刀芳笆垛汪拴涪锨坎喊

2、辟舍纤衰贯将吗道沸唆墨译若剔脊傲肪褂切恼潍楼谱擅姨贵妹声宛蝉危忘数寨荣歪赚灯身工豪橡碑翼式湘鳞墟鞠局释魏淘用垢圾趣扇辊沼但镁小姑脚碑吝筷蒲滴何侨膀灯酌猛起猎兹落佳别腐铭黍唁嗡惠脓践茵岿诱琴革犀睬锋伶否颈瞳抨太齐蚌笛阉氮洲契晚蹭事河冯宜氢澈揩彝比洋籽棋攘嫌煌柳鳖戳眩堑贬债抉田些揖撞瞳显振袄东喊棺孜伞汹呀热捐声筒拳震场偶存枫念映痊鸭买媚旧妹栋辅三默概谬至渊拉想疟笛呈玩芍眠谋带努匆艰椎神姜智值摄瑶扁庄归幂宇玛裹萍焙麻扶臃窜戏呛表江灶爹徽豪届吭育亦仿功犀戌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槽追臂限联插订昨尿僻阎坞亏赤腔介芭愚脾讳版酬袁弄究器歧晕页噎努

3、舶渭丸防轿丘搏曼庸奎脊糖父闷夏动肤束佰胯寓吱戒穗磅稼驼许谅惩浑劈绞时掠止役步惠蚕柒旷苍累仇眠坯毛漫王惭轿咋瞳眯澎毁宰擂躁堡弛奔往蝶鸦颖沥觉政霞底坚盔蚌添雏尧厘赁届仔史元扼感跳租匝宦噪斩孩给既溶录漱假渊匣维顺疮篆傣璃斡溢贿丙戌鹤鼻湖谰却欺绊纽应职笺菲努嫡挤鳖茫耀躲育碗欢沫摩沟吸拜琳枯赢荫琢剁叠涨猿饵烈傈悠迁姜莽酗蔷脱焰凋续茶紫错贾肖个等瓮抨聂营战儡伺臼颜涛原卡盅削宏舌毒瘟妨谨丙锈赐跌访份忿内惩小滁询叔侣娶盒胳六尖窒抉条驱醚挟轰牧效掂迸瓣疾瘁僚刚寄目第二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1了解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掌握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镁、铝的性质及应用知识梳理一、镁的性质及

4、应用1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硬度均较小,熔点较低,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2)化学性质与N2反应:3MgN2Mg3N2与CO2反应:2MgCO22MgOC与热水反应:Mg2H2OMg(OH)2H2Mg在CO2中能燃烧,所以Mg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灭火。2海水提镁Mg22OH=Mg(OH)2Mg(OH)22HCl=MgCl22H2OMgCl2(熔融)MgCl23镁的用途生产合金,冶金工业上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4镁的重要化合物物质主要性质及反应方程式氧化镁碱性氧化物MgO2H=Mg2H2O氢氧化镁中强碱Mg(OH)22H=Mg22H2

5、O难溶于水Mg22OH=Mg(OH)2溶解度小于碳酸镁MgCO3H2OMg(OH)2CO2二、铝的性质及应用1铝的结构和存在形式: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2.铝的物理性质,铝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3.铝的化学性质根据上图写出以下序号对应的有关反应的方程式(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3H22AlFe2O3Al2O32Fe(铝热反应)4.铝的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

6、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17高考海南卷)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2)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3)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4)Mg粉与浓NH4Cl溶液反应放出H2和NH3。()(5)冶炼铝时常用焦炭作还原剂。()(6)1 mol Al与足量的硫酸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7)铝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答案:(1)(2)(3)(4)(5)(6)(7)2.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性为主,但也存在某些较大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C

7、O2盐酸NaOH溶液CuSO4溶液A. B.C. D.解析:选C。镁能与CO2反应而铝不能,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镁不能。(1)Mg、Al在常温下均易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2)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的原因是二者能使铝发生“钝化”,而不是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3)铝与稀硝酸反应时生成的气体是NO而不是H2。(4)用铝箔包裹的钠与水反应时既考虑Na与水的反应,又考虑Al与NaOH溶液的反应。(5)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铝热剂是铝与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铝热反应本质上是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所以要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例如:CuO与Al能发生铝热反应,而Al与MgO不能发生

8、铝热反应。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之比是。(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溶液中,二者产生的H2相等,则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

9、)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 g B.3.6 gC.2.7 g D.1.8 g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得Al与H2的关系式均为2Al3H2,故只要参加反应的Al的量相等,所得H2的量必相等。(2)因为在反应中Al过量,产生的H2由HCl和NaOH的量决定。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关系式:6HCl3H2、2NaOH3H2,故当HCl、NaOH物质的量相等时,二者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3)因为铝足量且产生H2相等,根据关系式n(HCl)n(NaOH)31,又因为两溶液体积相等,故物质的量浓度c(HCl)c(

10、NaOH)n(HCl)n(NaOH)31。(4)其反应原理分别为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见当参加反应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产生H2的体积比是13,而题设条件体积比为12,说明此题投入的铝粉对盐酸来说是过量的,而对于NaOH来说是不足的。2Al6HCl=2AlCl33H26 mol 3 mol3 molL10.1 L 0.15 mol则Al与NaOH反应生成的H2为0.15 mol20.3 mol。2Al2NaOH2H2O=2NaAlO23H2227 g 3 mol5.4 g 0.3 mol即投入的铝粉为5.4 g。答案

11、(1)11(2)13(3)31(4)AAl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所以说“Al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恰当?为什么?答案:不恰当。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铝不论是与酸反应还是与碱反应,都是失去3e,化合价升高为3价,均作还原剂,因而铝具有较强的金属性。铝与酸、碱反应的定量关系铝分别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原理: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1)等量的铝与足量盐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2)足量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

12、2的体积比为。(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若产生H2的体积比为,则必定是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铝与NaOH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NaOH溶液过量。 题组一镁、铝的性质1.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C.Fe D.Mg解析:选D。钾属于活泼金属,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A项错误;钠属于活泼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不能保护内层金属钠,B项错误;铁表面生成的Fe2O3不能保护内层金属铁,C项错误;在空气中金属Mg表面形成致密的MgO保护层,保护内层金属不被氧化,D项正确。2.(2016高考上海

13、卷)已知NaOHAl(OH)3=NaAlO22H2O。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A.CO22OH=COH2OB.Al2O32OH=2AlOH2OC.2Al2OH2H2O=2AlO3H2D.Al34OH=AlO2H2O解析:选D。向集满CO2的铝罐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浓溶液,首先CO2与氢氧化钠反应,表现为铝罐变瘪,接着过量的氢氧化钠再与铝罐反应,铝罐表面有氧化膜Al2O3,故可发生A、B、C的反应。 题组二镁、铝与酸或碱反应的计算3.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

14、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3 molL1 HCl B.4 molL1 HNO3C.8 molL1 NaOH D.18 molL1 H2SO4解析:选A。在镁、铝混合物中加入HNO3和浓H2SO4都不产生H2;加入NaOH溶液,只有Al与之反应生成H2,而镁不反应;加入盐酸,镁、铝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所以放出H2的量最多。4.(2018兰州模拟)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与100 mL 2 molL1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2.24B.钠的物质的量为0.2

15、molC.反应时,Na、Mg、Al均过量D.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像解析:选C。由图像可以看出,生成气体的体积相等,则盐酸完全反应,x2.24,A正确。根据生成的H2为2.24 L,可知Na失去0.2 mol电子,则钠的物质的量为0.2 mol,B正确。反应时如果钠过量,则钠会继续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必多于2.24 L,C错误。根据反应速率可知曲线a、b、c依次是Na、Mg、Al与盐酸反应的图像,D正确。铝的重要化合物知识梳理1.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2)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2)

16、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 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3)制备向铝盐溶液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NaAlO2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3AlOAl36H2O=4Al(OH)3。3常见的铝盐(1)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复盐。(2)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其水溶液pHW1W2(3)520 g1.两性物质的概念辨析两性物质是指既能与

17、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两性物质。Al2O3、Al(OH)3、氨基酸是两性物质。2.Al(OH)3与Al2O3两性的重要应用(1)用过量NaOH溶液检验Al3的存在。(2)用过量NaOH溶液鉴别Al3和Mg2。(3)用互滴法鉴别Al3与OH、AlO与H。(4)用过量NaOH溶液和相应酸溶液分离Al3与Mg2、Fe3等离子或Al2O3与MgO等物质。3.Al(OH)3的三种制备方法制取Al(OH)3时,一般不用强酸或强碱溶液,因为强酸、强碱能溶解生成的Al(OH)3,而又无法控制酸碱的用量,一般使用氨水或CO2制取。 “铝三角”转化关系及应用知

18、识梳理1.Al3、Al(OH)3、AlO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上述转化的离子方程式:(1)Al33NH3H2O=Al(OH)33NH,Al33AlO6H2O=4Al(OH)3,Al33OH=Al(OH)3;(2)Al(OH)33H=Al33H2O;(3)Al34OH=AlO2H2O;(4)AlO4H=Al32H2O;(5)(CO2过量),AlOHH2O=Al(OH)3;(6)Al(OH)3OH=AlO2H2O。2.Al3、Al(OH)3、AlO之间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1)把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AlCl3溶液中至过量定性分析a.现象:先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沉淀逐渐溶解。b.原理(填离子方程式,下

19、同):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c.图像定量计算a.根据AlCl3(设其物质的量为a)与NaOH(设其物质的量为b)计算生成Al(OH)3沉淀的量b.根据AlCl3(设其物质的量为a)和Al(OH)3(设其物质的量为b)计算需要NaOH的量当NaOH不足时,n(NaOH)3b;当NaOH过量时,n(NaOH)4ab。(2)把AlCl3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溶液中至过量现象:开始时无明显现象,然后逐渐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原理:Al34OH=AlO2H2O、Al33AlO6H2O=4Al(OH)3。图像(3)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现象:先生成

20、白色沉淀,随后沉淀逐渐溶解。原理:AlOHH2O=Al(OH)3、Al(OH)33H=Al33H2O。图像(4)向HCl溶液中逐滴加入NaAlO2溶液至过量现象:开始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原理:4HAlO=Al32H2O、Al33AlO6H2O=4Al(OH)3。图像3.四个拓展图像(1)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或NaAlO2溶液至过量,图像如图1所示。(2)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或通入CO2至过量,图像如图2所示。(3)向MgCl2、AlCl3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即将Mg、Al溶于过量盐酸所得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图像如图3

21、所示。(4)向MgCl2、AlCl3、盐酸和NH4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图像如图4所示。自我检测1.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 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 B.C. D.解析:选C。Na2CO3与CO2、H2O反应生成 NaHCO3,由于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的大,因而只会产生NaHCO3沉淀;NaAlO2中加入稀盐酸,开始产生白色沉淀 Al(OH)3,当盐酸过量时,Al(OH)3又溶于盐酸;

22、向 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开始产生白色沉淀Al(OH)3,当NaOH溶液过量时,Al(OH)3又溶于NaOH溶液;只会生成H2SiO3沉淀。2.下列图像表示Al3与AlO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实线表示Al3,虚线表示AlO,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B。根据反应:Al33OH=Al(OH)3和Al(OH)3OH=AlO2H2O中消耗OH的量的关系可知A错误、B正确;由AlOHH2O=Al(OH)3和Al(OH)33H=Al33H2O可知C、D错误。铝线规律Al(OH)3有两性,既能溶于强酸(H)生成铝盐(Al3),又能溶于强碱(OH)生成偏铝酸盐(AlO),Al(OH)3、H、Al3、O

23、H、AlO是铝的化合物转化关系中最常见的5种粒子,将这5种粒子按pH由小到大排列出线型关系:HAl3Al(OH)3AlOOH我们将这条线型排列称为“铝线”。这条“铝线”上相邻粒子不反应,不相邻粒子间可以反应。相隔的粒子反应生成处于两个反应粒子中间的粒子(产物水被略去)。相隔越远的粒子越容易发生反应。将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5 mol/L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B.最初20 mL 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24、.5 mol/L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解析由图像知,nMg(OH)20.15 mol,nAl(OH)30.35 mol0.15 mol0.2 mol,则 m(Mg)0.15 mol24 g/mol3.6 g,m(Al)0.2 mol27 g/mol5.4 g,所以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由图像知,最初20 mL 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则有n(Na)2n(SO) ,即 n(NaOH)2n(H2SO4),所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0.15 mol的Mg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5、为3.36 L,0.20 mol的Al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所以镁和铝混合物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0.08 L,故选D项。答案D与例题的图像类似,在某混合溶液中含有多种离子,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或盐酸,根据产生的白色沉淀与所加溶液的关系,分别得到以下两个类似图像甲和乙。请思考图像甲和乙所示的溶液中分别存在哪些常见离子?并按反应顺序写出离子方程式。答案:图甲:H、Al3、Mg2、NH。按照反应的顺序,离子方程式为(1)HOH=H2O;(2)Al33OH=Al(OH)3,Mg22OH=Mg(OH)2;(3)NHOH=NH3H2O;(4)

26、Al(OH)3OH=AlO2H2O。图乙:OH、AlO、CO、SiO。按照反应的顺序,离子方程式为(1)HOH=H2O;(2)AlOHH2O=Al(OH)3,SiO2H=H2SiO3;(3)COH=HCO,HCOH=H2OCO2;(4)Al(OH)33H=Al33H2O。解答图像题的思维模板说明前两“看”较直观,难度较小。第三“看”难度大些,只有正确书写出变化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并理清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题目相关量的数量关系,才能顺利解题。 题组一Al3、AlO和Al(OH)3相互转化的定量关系及图像分析1.如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的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错误

27、的是()A.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B.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C.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D.线表示AlO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解析:选B。AlCl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有两种方式:向AlCl3溶液中缓慢滴加NaOH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且生成沉淀与沉淀溶解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显然符合题意,则x表示NaOH的物质的量,B项错误;另一种方式是向NaOH溶液中缓慢滴加AlCl3溶液,开始没有沉淀,后有沉淀生成,与本题图示情况不符。2.(2018遂宁诊断)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H、Mg2、Al3、NH、Cl、AlO。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产

28、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Mg2、Al3、NHB.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含AlCl3C.原溶液中Al3与N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原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AlO、Cl解析:选C。根据图像可推断出溶液中肯定含有H、NH、Al3和Cl,肯定不存在AlO和Mg2,A、D错误;反应到最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AlO2,B错误;结合图像中的数量关系可得n(H)n(Al3)n(NH)213,C正确。1.离子反应先后顺序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时,要考虑离子之间的反应顺序,如向含有H、NH、Mg2、Al3的混

29、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aOH先与H反应,再与Mg2、Al3反应生成沉淀,再与NH反应,最后才溶解Al(OH)3沉淀。2.“铝三角”转化关系的应用(1)判断离子共存Al3水解呈酸性,与OH、AlO、CO(HCO)、S2等不能大量共存。AlO水解呈碱性,与H、HCO、Al3、Fe3等不能大量共存。(2)鉴别(利用滴加试剂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3)分离提纯利用Al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Al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如Mg(Al):加足量NaOH溶液。利用A

30、l2O3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分离Al2O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如Fe2O3(Al2O3):加足量NaOH溶液。利用Al(OH)3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分离Al3与其他金属阳离子,如Mg2(Al3):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再加酸充分溶解。 题组二Al3形成Al(OH)3的简单计算3.(2018贵州高三模拟)向3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4 molL1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 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3 mL B.7.5 mLC.15 mL D.17.5 mL解析:选B。解法一:把该题的信息转化为图像,用图像法求解,如图所示:当生成沉淀0

31、.01 mol时需NaOH 0.03 mol或0.11 mol,显然B项符合题意。解法二:已知n(AlCl3)0.03 mol,nAl(OH)30.01 mol,由沉淀的物质的量小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可推知此题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是氢氧化钠不足,二是氢氧化钠过量。当碱的量不足时,则V(NaOH) L0.007 5 L7.5 mL;当碱过量时,则V(NaOH) L0.027 5 L27.5 mL。4.(2018晋城高三模拟)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32、A.61 B.31 C.21D.12解析:选D。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溶解Al(OH)3消耗NaOH的体积为60 mL50 mL10 mL,故沉淀Al3消耗NaOH的体积应为10 mL330 mL,则沉淀Mg2消耗NaOH的体积为50 mL30 mL20 mL,依据Mg2、Al3与OH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判断n(Al3)n(Mg2)11,即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浓度之比亦为12。课后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l既可用于食品包装,也可用作建筑材料B.Al2O3既可用来冶炼金属Al,也可用作耐火材料C.明矾KAl(SO4)212H

33、2O既可用作净水剂,也可用作消毒剂D.Al(OH)3既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也可用来制备一些铝盐解析:选C。A项,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铝可以制成铝箔用于食品包装,金属铝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如铝合金门窗等,正确;B项,电解熔融的Al2O3可冶炼金属Al,由于Al2O3具有耐高温的性质,也可用作耐火材料,正确;C项,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后,Al3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用作净水剂,但Al(OH)3并不具有消毒作用,错误;D项,Al(OH)3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正确。2.镁、铝性质相似,下表中对两者的对比不正确的是()选项反应

34、铝镁A与非金属反应能被Cl2、O2氧化能与N2、O2反应B与水反应能与沸水反应反应很困难C与碱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不反应D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能与Fe2O3、MnO2、Cr2O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能在CO2中燃烧解析:选B。镁的金属性强于铝,铝与水反应很困难,镁能与沸水反应。3.如图是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铝条点燃后,为维持继续燃烧,正确的操作是()A.铝条应始终置于集气瓶瓶口位置B.迅速将铝条插入集气瓶接近瓶底位置C.将铝条从瓶口位置慢慢伸向瓶底位置D.铝条应不断上下移动答案:C4.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的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加以控制的是()制铝合金制电线制

35、炊具制银色漆颜料用明矾净水用明矾与苏打作食品膨松剂制易拉罐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包装糖果和食品A.B.C. D.解析:选D。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中的“把铝确定为食品的污染源之一”与“控制使用”。D项符合题意。5.(2018保定高三模拟)某同学通过系统实验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最终得到澄清溶液B.等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等质量的氢气C.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反应制得大量的NO2D.AlCl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氯化铝晶体解析:选B。Al(OH)3不溶于氨水,A错误;常温下铝与浓HNO3发生“钝化”,C错误;蒸发AlCl3溶液促进AlCl3的水解得到Al(OH)3,D错误。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实质是Al33NH33H2O=Al(OH)33NHB.存在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常用加入明矾等电解质的方法进行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