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38943 上传时间:2021-03-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管理会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成本管理会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成本管理会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成本管理会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成本管理会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管理会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管理会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成本管理会计考试大纲.考试性质与试题命题的原则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考试(以下简称“插班生考试”)成本管理会计科目的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含离职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考招生的普通班)应届和往届专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系列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人员,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就读的全省统考科目。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 插班生成本管理会计 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1命题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目标和考核内容,考试命题应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识记为10,理解 35,应用 55。3 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易约占20,较易约占 30,较难约占 30,难约占 20。.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2试卷的题型有: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分析题等 (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见题型示例)。根据考核的要求, 适当安排各种题型数量的比例, 达到考核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3、成本管理会计 科目考试内容为 成本管理会计。乐艳芬主编,成本管理会计(

3、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2 月。.成本管理会计的考核内容和要求成本管理会计的考核内容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的程序及各种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熟练运用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进行预算、决策、分析和考核。第一章成本管理会计概述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成本的内涵和特点;成本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区分成本与费用;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二、考核知识点(一)成本的含义(二)成本与费用(三)成本管理会计的特点(四)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三、考核要求(一)成本的含义1. 识记( 1)成本的含义2. 理解(1)成本与费用的关系(二)成本管理

4、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 识记( 1)成本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三) 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及其信息质量要求1. 识记( 1)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 考核成本的分类; 成本对象;成本分配;成本计算方法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成本术语及其用途(二)成本对象及成本分配(三)成本计算方法三、考核要求(一)成本术语及其用途1. 识记( 1)成本按经营目标的分类( 2)成本按与特定对象关系的分类2. 理解(1)成本按与业务量关系的分类( 2)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3)机会成本的含义(二)成本对象及成本分配1. 识记( 1)成

5、本会计的对象( 2)成本对象的特点、构成要素2. 理解(1)成本分配的方法3. 运用(1)间接成本分配标准的运用( 三) 成本计算方法1. 识记( 1)品种法( 2)分批成本法( 3)分步成本法2. 理解( 1)品种法的特点( 2)分批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3)分步成本法的特点第三章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联系与区别;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制造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及一般程序;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划分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制造业成本核算概述(二)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三)制造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四)制造

6、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五)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划分三、考核要求(一)制造业成本核算概述1. 识记( 1)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 2)成本核算的内容2. 理解(1)制造成本计算法(2)变动成本计算法(二)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1. 识记( 1)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2)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2. 理解( 1)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2)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 三)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要求1. 识记( 1)制造业成本核算的要求2. 理解(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2)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四)制造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 识记(1)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2

7、. 理解(1)成本流程(五)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划分1. 识记( 1)在产品及其数量的核算( 2)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2. 理解( 1)在产品不计价法( 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3. 运用( 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的运用( 2)定额比例法的运用( 3)约当产量比例法的运用( 4)在产品投料程度和完工程度的测定第四章分批成本法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分批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一般计算程序;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简化分批法的特点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分批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二)分批成本法的一般计算程序(三)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四)简化分批法及其应用

8、三、考核要求(一)分批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 识记(1)分批成本法的含义2. 理解(1)分批成本法的特点(二)分批成本法的一般计算程序1识记( 1)分批法计算成本的步骤(三)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1识记(1)“制造费用”账户的使用2. 运用( 1)实际分配率法的运用( 2)预定分配率法的运用( 3)累计分配率法的运用(四)一般分批成本法的应用1. 运用( 1)一般分批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一般分批法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五)简化分批法及其应用1识记( 1)简化分批法的特点( 2)简化分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运用(1)简化分批法的运用第五章分步成本法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 考核分步成本法的特

9、点及适用范围;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及计算程序;成本还原的基本方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及计算程序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分步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二)逐步结转分步法(三)平行结转分步法(四)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三、考核要求(一)分步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 识记(1)分步成本法的含义2. 理解( 1)分步成本法的特点(二)逐步结转分步法1. 识记( 1)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2)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程序2. 理解(1)综合结转法(2)分项结转法3. 运用( 1)加权平均法的计算程序( 2)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三)平行结转分步法1. 识记(1)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含义2.

10、 理解( 1)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2)广义在产品的计算3. 运用( 1)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运用(四)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1. 理解( 1)平行结转分步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比较( 2)分步成本法和分批成本法的比较第六章废品、返工品及残料的核算(不考)第七章分类成本法及联合成本的分配(不考)第八章服务部门费用的分配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服务部门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直接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顺序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一次交互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代数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服务部门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直

11、接分配法(三)顺序分配法(四)交互分配法三、考核要求(一)服务部门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 识记( 1)服务部门费用的含义( 2)辅助生产车间的类型2. 理解( 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二)直接分配法1. 识记(1)直接分配法的含义2. 理解(1)直接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3. 运用( 1)直接分配法的运用(三)顺序分配法1. 识记( 1)顺序分配法的含义2. 理解( 1)顺序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四)交互分配法1. 识记( 1)一次交互分配法的含义( 2)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含义( 3)代数分配法的含义2. 理解( 1)一次交互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 2)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

12、及适用性( 3)代数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3. 运用( 1)一次交互分配法的运用( 2)计划成本分配法的运用( 3)代数分配法的运用第九章成本性态和本量利分析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保本点分析的意义及方法;本量利分析的具体应用;本量利分析的敏感分析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成本性态(二)本量利分析概述(三)保本点分析(四)本量利分析的应用(五)本量利分析的概率分析和敏感分析三、考核要求(一)成本性态1识记( 1)成本性态的含义( 2)散布图法2 理解( 1)变动成本( 2)固定成本( 3)混合成本3运用( 1)高低点法( 2)回归

13、直线法(二)本量利分析概述1. 识记( 1)本量利分析的含义( 2)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2. 理解( 1)本量利分析的意义(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3. 运用( 1)边际贡献的运用( 2)边际贡献率的运用(三)保本点分析1. 识记(1)保本点的含义2. 理解( 1)保本点分析的意义( 2)保本点分析图示法3. 运用( 1)单一品种保本点的计算( 2)多品种保本点的计算(四)本量利分析的应用1. 识记( 1)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含义( 2)达到保本点的作业率的含义( 3)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的含义2. 运用( 1)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计算( 2)达到保本点的作业率的计算( 3)目标销售量

14、和目标销售额的计算(五)本量利的概率分析和敏感分析1. 理解(1)本量利的概率分析和敏感分析2. 运用( 1)本量利的敏感分析第十章变动成本计算法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意义;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变动成本计算法对利润的影响;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点及局限性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三)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对利润的影响(四)对变动成本计算法的评价三、考核要求(一)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1. 识记( 1)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含义( 2)完全成本计算法的含义(二)变动成本

15、计算法的特点1. 理解(1)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三)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对利润的影响1. 理解( 1)销售量变动而产量稳定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利润的影响( 2)销售量稳定而产量变动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利润的影响2. 运用( 1)销售量变动而产量稳定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利润影响的计算( 2)销售量稳定而产量变动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利润影响的计算(四)对变动成本计算法的评价1 识记(1)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的结合应用1. 理解( 1)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点( 2)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局限性第十一章作业成本法(不考)第十二章标准成本制度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标准成本制度的

16、意义;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标准成本的选择及其制定;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的意义;标准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标准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标准成本制度及其作用(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三)成本差异分析(四)标准成本制度的运用三、考核要求(一)标准成本制度及其作用1. 识记(1)标准成本制度的含义2. 理解( 1)标准成本制度的作用(二)标准成本的制定1. 识记( 1)理想标准成本的含义( 2)基本标准成本的含义( 3)现实标准成本的含义(三)成本差异分析1. 识记( 1)不利成本差异的含义( 2)有利成本差异的含义2. 理解( 1)固定制造费用的两差异分析

17、( 2)固定制造费用的三差异分析3. 运用(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2)直接人工差异的计算( 3)变动制度费用差异的计算(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四)标准成本制度的运用1. 识记(1)成本差异转销的三种方法2. 理解(1)标准成本制度下的运用第十三章预算管理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预算管理的意义;预算的分类;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管理的方法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预算概述(二)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三)预算管理的方法三、考核要求(一)预算概述1. 识记(1)预算的含义2. 理解(1)预算的意义( 2)预算的分类(二

18、)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1. 识记( 1)全面预算的含义( 2)全面预算的内容2. 理解( 1)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 2)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三)预算管理的方法1. 识记( 1)弹性预算的含义( 2)零基预算的含义( 3)滚动预算的含义2. 理解(1)滚动预算的编制原理3. 运用( 1)弹性预算的编制( 2)零基预算的编制第十四章短期经营决策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决策的意义和作用;短期经营决策应考虑的相关成本;定价决策的基本方法;特殊情况下的定价;各种生产决策方法的具体应用。二、考核知识点(一)短期经营决策概述(二)定价决策(三)生产决策三、考核要求(一)短期经营决策概述1. 识记(

19、1)决策的分类( 2)决策分析的一般程序( 3)短期经营决策的理论基础2. 理解( 1)相关成本、无关成本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之间的关系(二)定价决策1. 识记(1)定价决策的基本方法2. 理解( 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2)目标成本定价法3. 运用(1)特殊订货定价策略(三)生产决策1. 识记(1)生产决策的含义2. 运用( 1)新产品开发决策( 2)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决策( 3)产品进一步加工或直接出售的决策( 4)亏损产品应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5)生产能力约束下的产品组合的决策第十五章长期投资决策(不考)第十六章分权管理和责任会计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责任会计制度的意

20、义;责任会计制度的特点;责任中心的建立及其特点;内部转移价格的意义及制定原则;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分权管理和责任会计概述(二)责任会计制度(三)责任中心(四)内部转移价格三、考核要求(一)分权管理和责任会计概述1 识记( 1)分权管理的优点(二)责任会计制度1. 识记(1)责任会计制度的特点2. 理解( 1)责任会计制度的核算原则(三)责任中心1. 识记(1)责任中心的类型2. 理解( 1)成本中心的特点( 2)收入中心的特点( 3)利润中心的特点( 4)投资中心的特点(四)内部转移价格1. 识记( 1)内部转移价格的概念( 2)制

21、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2. 理解( 1)内部转移价格的意义和作用( 2)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第十七章业绩评价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方法;收入中心的业绩评价方法;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方法;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方法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二)收入中心的业绩评价(三)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四)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三、考核要求(一)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1. 识记(1)责任成本的含义2. 理解(1)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3. 运用( 1)目标成本降低额的计算( 2)目标成本降低率的计算(二)收入中心的业绩评价1. 运用( 1)

22、营业收入目标完成百分比的计算( 2)营业货款回收平均天数的计算( 3)坏账发生率的计算(三)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1. 理解( 1)责任利润的缺陷( 2)可控边际贡献( 3)部门边际贡献( 4)税前部门利润2. 运用( 1)可控边际贡献的计算( 2)部门边际贡献的计算( 3)税前部门利润的计算(四)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1. 理解( 1)投资报酬率及其局限( 2)剩余收益的优缺点2. 运用( 1)投 酬率的 算( 2)剩余收益的 算 .成本管理会计参考书目 芬主 ,成本管理会 (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2 月。. 题型示例一、 ( 每小 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 意的正确答案。 将 定的

23、答案,填入下表,多 、 、不 均不得分)1. 下列各 指 中,其数 越小, 明企 的安全程度越大的是(A. 安全 率B. 售利 率C. 献率D.达到保本点的作 率)。二、多 ( 每小 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 意的正确答案;多 、 、不 均不得分。 )1在 成本 算法下,下列(A. 制造 用B.C. 用D.) 目 期末存 成本高低无影响。固定制造 用固定 用三、判断 ( 的打“ T”, 的打“ F”。)1在代数分配法下, 各 助生 分配的 用是本 生的 用加上其他 分 来的 用。()四、 算分析 (凡要求 算的 目, 除特 明外, 均 列出 算 程, 算 果出 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1. 某企 有供 和机修两个 助生 , 本月根据 助生 成本明 得知: 供 直接 生的待分配 用 7040 元,机修 6720 元。各 提供 量如下:第一基本生 、部 品耗用用 度数18500修理工 一般耗用15001800第二基本生产车间产品耗用17000一般耗用10002100管理部门2000100供电车间200机修车间4000合计440004200要求: 1)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