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培养思品学习兴趣的方法.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42449 上传时间:2021-03-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培养思品学习兴趣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谈培养思品学习兴趣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谈培养思品学习兴趣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培养思品学习兴趣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培养思品学习兴趣的方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谈培养初中生思品学习兴趣的方法初中很多学生认为思品这门在中考中只占一小部分的分数,又是开卷考试,将思品认为是“副课”,他们就不重视这门课。这门学科理论性很强而且很抽象,这些都给上好思品课带来一定的难度。其实这门课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思品课是一门对学生身心发展相当重要的学科。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师生都应重视这门课。针对目前现状,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思品学习感兴趣呢?下面谈谈培养初中生思品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创造机会,引发学生

2、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设的情境有:音乐视频情境、学生活动情境、教师描述情境及实践活动情境。创设合理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境的直观化、形象化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更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学方式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可以采用学生的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方式,还有案例教学法、座谈教学法、实地考查法、演讲辩论法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例如:我在教学合作!竞争!中让学生进行一场拔河比赛的游戏来体会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在讲解网络上的人际关系时,让学生进行了一场辩论会,正方:网络交往利大于

3、弊,反方:网络交往的弊大于利,进行激烈的辩论后,学生明白了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我们要辩证的对待网络交往。对于教学手段也要灵活多样,可以充分利用电子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我们教师还可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插图、漫画、名言、成语以及教学挂图等直观教具的作用。这样就使学生学得开心,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二注重理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思品知识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注重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

4、思品知识的学习对我们的生活实际有很重要的作用,认识到了这个作用,学生就有兴趣将这些对生活有指导意义的知识学好。可以让学生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等到社会中,大自然中去感受和体验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可以让学生到商场、菜场等地方去调查、访问消费情况。又如:为了增强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增强,让学生们亲自参加环保活动,到大街上去扫一下街。这些活动学生们都很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思品就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把知识的探究学习放到好奇的各种课堂活动中。如:知识竞赛、小品表演、模拟法庭、成语接龙、猜谜语、

5、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寓教于乐,寓学于动之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口耳手脑等感官活动,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老师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用情来抓住学生,用爱心来感染学生,从而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思品教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教师要成为学生人生中的好榜样。教师要平等的尊重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例如:班上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更要多交流、多沟通,给予更多的关爱。有了这样平等无私的爱心,就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发自内心得接受自己的思品老师,进而对这位思品老师的思品教学也乐于接受,学生对思品这门课也就感兴趣了。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理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成为学生成长中的知心朋友,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