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三点做法.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56635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三点做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三点做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三点做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三点做法.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三点做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以下三点做法。一、 指导自学与教师适时点拨相结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是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好办法。让学生先想,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克服思维的惰性。在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时,我先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而巧设悬念,让学生思考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学生通过自学,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怎样才能说明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呢?我拿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教具,让学生思考,我发现班上80%的学生只能根据书上的内容加以说明:棱长是1

2、分米的正方体可以看作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因为3个10相乘得1000,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我让学生继续观察教具,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可以看成10层,先拆下一块底面,同学们发现底面是一个长和宽都是10厘米的正方形,底面积是100平方厘米,从而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力。二、 直观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操作活动能促使学生把外界的运动与内隐的思维紧紧的联系起来,按照小学生认识的基本规律,加强直观教学,促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使他们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的一条途径。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直观演示与学生的动手操作两者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例如把

3、棱长是4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时,我先进行了直观演示,学生初步知道表面多了几个面。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我让学生动手操作,一部分学生切出的长方体的长是4分米,宽是2分米,高是4分米,另一部分学生切出的长方体长是4分米,宽是4分米,高是2分米。让学生根据所切的长方体求出表面积,最后得出它们的表面积是64平方分米,虽然切法不同,但是答案是一样的。这样的动手操作训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 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我在教学中,把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实际,分类进进行指导,分层提问,分层设计练习内容,分层进行评价,让全班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