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潞新二中陈新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56719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密潞新二中陈新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哈密潞新二中陈新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哈密潞新二中陈新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密潞新二中陈新教学案例.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握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潞新二中陈新案例背景:在九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一单元中,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章里涉及的实际问题比较多,诸如利润问题、单循环比赛问题、签合同问题、互赠贺卡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感觉是个难点,甚至无从下手,如何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这是老师们在备课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精心设计了课堂教学,我发现,只要在课堂中让学生们围绕主题真正“动”起来,那么知识便会轻而易举的被学生们掌握,甚至到了下课有些学生

2、还意犹未尽。案例实施过程: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问题的几节课中,让同学们最高兴的一节课便是“握手问题”。在上课的一开始,我便进行创设问题情境:“今天这节课,我们先玩个游戏好吗?”,话音刚落,学生脸上立刻露出开心的笑容,有的同学急忙问到:“老师,我们要玩什么游戏?”,我说“很简单,就是小组之间进行,第一次四人一组,第二次六人一组,第三次十人一组,到底做什么呢?就是一组里的成员是好朋友,在一次聚会上相互握手,.”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我看到同学们进入兴奋状态,便乘机引入主题,“这不是单纯的握手,我们要采取比赛的形式,看看哪个组的成员在握手后能最先答出握手的总次数。”有些同学不以为然的说到:“老师,

3、这很容易,我们数一数不就行了。”我接着又说;“握手是有条件的,就是小组成员每两人必须握手一次并且只能握一次,不能不握手也不能重复。”于是游戏开始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开来,同学们兴高采烈,第一轮是四人一组,有很多组在握手后很快抢答出了握手的总次数;第二轮是六人一组,这时各个组回答的握手总次数就不一样了;第三轮是十人一组,这时许多同学已经手忙脚乱,怎么数也数不清了,于是我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四人一组的握手总次数是6次,可以用四个点表示4个人,我在黑板上画出四点图,两点之间连线,共有6条,接着问学生,四个人中每个人都需要和另外的3个人握手,但要把重复的去掉,所以可以写成342,那么6人一组你们会画出6

4、点图进行观察计算吗?10人一组呢?如果一个小组有x个人呢?.学生们开始激烈的讨论交流,最后探讨出如果有x个人的小组握手总次数一定是x(x-1)/2 ,对于10人一组的握手总次数同学们再不用去数了,直接带入计算得出109/2为45次,才明白这么多次数当然不好数了。然后我又乘热打铁,将握手问题改为签合同问题和单循环比赛问题,同学们明白了这些问题都可以归为“握手问题”,一堂课在学生们兴趣盎然的气氛中结束,通过这节课课堂练习的反馈,发现同学们不仅游戏玩得高兴,“握手问题”类型的应用题掌握的非常好。案例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是我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新课标所倡导的的“数学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

5、”、“数学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数学课堂是讨论、合作、交流的课堂”等应有效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中,在具体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知识点贯穿于现实情境中,创造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枯燥难理解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化,让学生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一点也不难学,数学也能带给我们乐趣。但是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有一点也是需要老师们注意的,那就是所设计的游戏、实验等学生活动不能脱离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不能看起来热热闹闹,流于形式,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了活动,而没有对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如何使学生既能高高兴兴参与活动,又能在活动中对所学知识深入透彻的理解,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认真结合新课标理念,精心进行教法设计,从而才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好新课标。 潞新二中陈新 201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