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综合检测题6-部分.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672392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综合检测题6-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综合检测题6-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综合检测题6-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综合检测题6-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综合检测题6-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综合检测题6-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综合检测题6-部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高三生物综合检测题6- 部分【一】选择题1、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过程中()A、都受基因控制B、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C、细胞周期均变短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均减少2、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 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 其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图中的 b a b 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B. 甲图的 b a 与丙图的b a 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C. 从 a b, 由于 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3、(2017 年高考山东卷) 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以下属于奢侈基因的是A、血红蛋白基因B、 ATP合成酶基因C、 DNA

2、解旋酶基因D、核糖体蛋白基因()4、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 运动 ) 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 感觉 ) 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 如乙酰胆碱 ) 始终不被酶分解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5、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 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中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的是 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32P 标记的 ATP是新合成的 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该过程中 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A、 B、 C、 D、6、以

3、下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表达 , 错误的有 ()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都是有害的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 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无关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是细胞癌变的内因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7、 ATP分子简式和18 个 ATP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A、 A PP P 和 18 个 B、 A P P P 和 36 个 C、 A P P 和 36 个 D、A P P P 和 54 个8、将

4、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 细胞质基质 ) 和沉淀物 ( 含线粒体 ) ,把等量的上清液、 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 H2O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 产生9、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作用的一组细胞是食用的糖醋蒜细胞蚕豆叶的表皮细胞植物的根毛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A. B. C. D. 10、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

5、情况。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麦A、 T0 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Ta 和 Tb 对酶活性的影响有区别C、图乙中温度超过Tb 时,酶的活性达到最大D、图乙中A 点可能对应图甲中的温度为T011、图甲表示A 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 A 植物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CO2 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 点与 c 点相比较, c 点时叶肉细胞中C3 的含量;b 点与 c 点相比较,b 点时叶肉细胞中C5 的含量依次是A、高、高B、低、基本一致C、低、高 D、高、基本一致12、如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 a 和 b 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

6、,以下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如下图为肝细胞膜,那么尿素的运输方向是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有密切的关系C、大多数可以运动D、 b 过程不需要ATP, a 过程能表达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13、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A、血液B、血清C 、淋巴D 、原尿14、以下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 O2B. 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 ATPC. 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D.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5、容器底部是培养基,

7、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如果有人在配制培养基的矿质元素中使用了NH4NO3、 KNO3、 CaCl22H2O、 MgSO4 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一种必需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A.CaNO3 2B.KClC.KH2PO4 D.K2SO4()16、在以下四项中,A、 B 为不同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 示意图) , C、 D 为不同条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选项是()17、以下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A、胰岛 B 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

8、T 细胞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18、以下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A、抗体与SARS病毒发生结合()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C、叶绿体中ATP的形成D、人鼠细胞的融合19、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 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替换了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20、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A. 复制 - 分离 - 联会 - 分裂 B. 联会

9、- 复制 - 分离 - 分裂C. 联会 - 复制 - 分裂 - 分离 D. 复制 - 联会 - 分离 - 分裂21、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表达了个体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多样性B、内容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C、研究历程主要依据进化理论的构建D、生物多样性形成是生物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必然结果22、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图表示一个正在分裂的雌性动物细胞,结合图分析,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处于图中的BC段B、此细胞产生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的概率是0C、图下一个时期的细胞内有4 个染色体组D、图中C D形成的原因与细胞膜

10、的流动性有关23、以下有关生物学实验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利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B、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动物的丰富度C、利用显微镜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细胞需保持活体状态D、蔗糖溶液浓度由 0.3g/mL换成 3.0g/mL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效果会更明显24、右图所示的是某生物的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 DNA含量变化示意图,挑选出符合 EF段的正确细胞图像是 假设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 条量4aCD含25、图所示是甲、 乙两个分裂的细胞 ( 正常生物体为二倍体 ) ,以下有

11、关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的A是 ()FIJN2aDA BEaGHABCD时间A、甲是减数分裂图像,乙是有丝分裂图像B、乙细胞所属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 条染色体C、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依次是2、4、 4D、甲细胞的亲代细胞,其基因型一定是AaBb26、如下图 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1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假设向U 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A. 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B. 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C. 两侧液面高度不

12、变;麦芽糖酶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27、 (2017 年高考安徽卷 )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28、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 ()A、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C、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D、都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29、有一瓶混有

13、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的量如下图 ( 两种细胞呼吸速率相等 ) ,在氧浓度为 a 时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 2/3 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C、 1/3 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D、酵母菌停止发酵CO230、关于人体癌细胞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物质都发生明显的变化【二】填空题31、 1 19 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尺蛾中黑化蛾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研究环境改变

14、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 1950 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结果:地区项目白色蛾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黑化蛾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污染区641625、 01548253、 2非污染区3935413、 7406194、 7请回答以下问题:自然选择是的过程。表中两组数据大于、大于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这一论点。32、图 1 表示 A、 B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 真正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2 表示将 A 植物图 3 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 1 中,

15、在 c 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 2图 2 中,de 段的限制因子是; e 点与 d 点相比较, e 点时叶肉细胞中C3 的含量填“高”、“低”、“基本一致” ;e 点与 f 点相比较, e 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填“高”、“低”、“基本一致” 。 3图 3 中,在光照强度较强时,叶绿体产生的氧气的去路有填字母。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33、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 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为了证明 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请设计完成实验三用图示和有关文字补充在上图中 ,并画出结果 C。 2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

16、 _作用。假设用 15N标记 DNA的细菌,在含 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在坐标图中画出连续培养细菌60min 过程中, 15N标记 DNA分子含量变化的曲线图。34、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 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和属于_,属于 _。在反射弧中皮肤血管、立毛肌和分布在其上的神经末梢等属于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2) 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会 _,同时骨骼肌会 _ ,垂体分泌更多的_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在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_,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3)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_调

17、节为主。(4) 人体的体温之所以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 _和 _ 两个过程相对平衡的结果。35、如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 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 图中曲线 QR区段 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 。(2)_ 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 O2 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_ 。(3) 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4) 假设图中的AB段与 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相比 _( 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 ,有氧呼吸消耗的

18、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5) 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 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 目的是 _。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 _点的对应浓度,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试说明理由:_ 。36、柿子椒果实圆锥形(A) 对灯笼形 (a) 为显性 , 红色 (B) 对黄色 (b)为显性 , 辣味 (C) 对甜味 (c)为显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以下4 个纯合亲本 :亲本果形果色果味甲灯笼形红色辣味乙灯笼形黄色辣味丙圆锥形红色甜味丁圆锥形黄色甜味(1) 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 ,F2 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_。(2) 上述亲本组合中 ,F2 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例最高的亲

19、本组合是_, 其基因型为 _。这种亲本组合杂交,F1 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是_, 其 F2 的全部表现型有_,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2 中出现的比例是_。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A2、 B3、解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分化过程中选择性表达的基因的产物是特定细胞才具有的。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中,而 ATP合成酶、 解旋酶、 核糖体蛋白质那么存在于所有细胞中。答案: A4、 C5、 B6、 C解析个体发育过程中, 细胞的衰老有些对机体是有利的,如红细胞的衰老及凋亡, 有些是不利的, 个体衰老过程中细胞衰老加速机体衰老; 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由于

20、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细胞黏着性降低, 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7、 B8、 B9、 D10、解析:图甲表示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图乙表示产物的积累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乙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当产物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值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已经停止,即因温度而使酶的活性丧失。答案: C11、 A12、解析:图中、依次是糖蛋白、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a示自由扩散。尿素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由细胞内运至细胞外,别与糖蛋白有关。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自由扩散不需要答案: B表示主动运输,b 表即由。细胞识ATP。13、 C解析: 组织液、 血浆和淋巴三者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它们基本

21、成分相似,其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 ( 类似于海水 ) ,这可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且淋巴是由组织液直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的。14、 D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 ATP合成酶 , 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叶绿体在适宜光照下,将水分解为 H和 O2等,并合成 ATP,无光条件下不能合成 ATP;线粒体在有氧条件下能合成 ATP,供给各项生命活动利用,而叶绿体暗反应利用的 ATP 是自身光反应产生的。15、 C解析根据题意, 培养基中不缺乏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中除C、 H、O外 , 应有 N、 P、 S、 K、Ca、 Mg.从培养基的成分分析

22、,培养基中缺少P, KH2PO4能提供 P,故 C正确。16、 A17、 D18、 A19、 C解析:根据题中“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 ,可判断是乳糖酶基因中有一个碱基替换了;假设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那么会发生一系列氨基酸的改变。20、 D21、 D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者的多样性,表达了分子、个体、生态系统三层次水平上的多样性,研究的主要依据是化石。22、 D23、 A24、 A25、 D解析:据图分析, 甲无同源染色体, 应为减数分裂图像, 乙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断裂,应为有丝分裂的后期; 甲细胞中染色体为 2 条,染色单体和 DNA各为 4 条和 4 个,

23、乙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体, 其体细胞应有 4 条;甲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 其基因组成为 AAbb,那么亲代细胞基因型 AaBb、 AABb、 AAbb、 Aabb 都可以。26、 C27、解析: 不同细胞之间、 细胞与个体之间的衰老一般是不同步的;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 比如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逐渐消失;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老年斑”是衰老细胞色素沉积的结果。答案: B28、解析: 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不均匀分布;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其中只有组成生物膜的

24、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与三层结构模型一致。答案: C29、 B30、 B【二】填空题31、 1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53、 2%25、 0%1.7%4、 7%两组数据先后顺序可调换32、答案 1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光照强度低高 3p 和 g(4) 略解析图 1 中在 b 点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 0,在 c 点时,继续增加光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再增加,此时光反应强,合成较多的 ATP,而光反应的场所是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所以 ADP的移动方向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在图 2 中 de 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 CO2的吸收量增多,说明

25、光合作用的速率增加, 限制其增加的因素为光照强度。 与 d 点相比 e 点时光照强度大, 光反应强烈,产生的 H和 ATP多,所以 C3 的消耗多 ,C3 的含量降低; e 点时, CO2的浓度较 f 点高, CO2的固定量大, C3 含量高。在光照较强时,光合作用增强,产生的氧气一部分进入线粒体,一部分扩散到周围环境中。33、【解析】 1实验一和实验二说明14N 和 15N标记的 DNA密度不同,所以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后,会在离心管不同位置出现轻 14N/14N、重 15N/15N链,假设要证明 DNA 为半保留复制, 实验三中的 DNA必须出现中间链 14N/15N,一条来自模板 DNA链,

26、另一条为新合成的,离心后应位于轻、 重两链之间, 所以可用 14N标记 DNA的细菌, 放在15N 的培养基上培养,或是15N标记 DNA的细菌放在14N 标记的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次分裂, 破碎细菌细胞提取DNA经离心后, 只有中链出现, 即可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2实验【一】二为对照实验;细菌繁殖一个世代需20min ,60min 繁殖了三代,即DNA复制了三次, 15N 标记 DNA分子第一次为1,第二次为1/2 ,第三次为1/4 。答案: 134、颤抖 ) 促甲35、解析: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释放的CO2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2)P 氧浓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无氧呼吸生成

27、的 CO2总量 (3) 如图 ( 点线 ) 所示 ( 所绘曲线应能表现下降趋势,并经过Q、 B 以及在 X 轴上的投影点。)P 点(4) 一样多 1/3(5) 降低氧浓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R 此时有氧呼吸强度较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蔬菜中的有机物消耗最少36、答案 (1) 甲与丁、乙与丙、乙与丁(2) 乙与丁 aabbCC与 AAbbccAabbCc,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1/16解析考查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1) 题中已给出了三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表现型与基因型,要求它们杂交F2 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杂交组合, 可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分别推测出甲乙、甲丙、甲丁、乙丙、乙丁、丙丁共6 组杂交后F2 中出现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从中选出符合题意的杂交组合。(2) 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得出 (1) 中 6 组杂交后代中 F1 和 F2 可能出现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种类与比例 , 从中找出合适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