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3.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74601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研究性学习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3.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目的是追求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并确认这种学习对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国际化、信息化等为标志的社会变化十分必需的综合学习时间的设置被认为是日本即将推行的新课程最突出的特色之一。我国台湾即将推行的新课程非常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作为台湾整个新课程体系之灵魂的十大能力的第九条规定: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第十条规定: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

2、香港特别行政区即将推出的新课程所确立的基本理念是终身学习、全人发展,贯穿这一理念的课程体系则以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为总目标。中国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那么,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与历史上的研究性学习区别在哪里? 从学习目的看,历史上的研究性学习或旨在培养理性的人,或旨在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或旨在培养智力的卓越性;而今天倡导研究性学习则指向于培养个性健全发展的人,它首先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它把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等视为人的本性、视为完整个性的有机构成部分,而非与个性割裂的存在,所以,个性健全发展是倡导研究性学

3、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学习内容看,历史上的研究性学习大多局限于某一方面,比如,布鲁纳、施瓦布、费尼克斯等人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其内容是学科结构,而且主要是理科的学科结构,这未免狭隘而且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主张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问题,其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与科学世界,而不把学科知识、学科结构强化为核心内容。从学习理念看,历史上研究性学习的倡导者大多数认为存在一个普遍的、适用于所有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只要找到了这个模式的共同要素,严格遵循这个模式,即可培养出研究性学习能力;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秉持遇然不同的理念,认为每个人的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课程应遵循每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